吳蓉
摘 要 雖然相應的教學視頻的安排內(nèi)容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來進行布設,但是不可避免會存在一些學生沒有聽懂或者看懂的知識點,此時教師可以采用視頻播放的暫停功能來為學生就有關疑惑點進行解答,或者借助回放功能來使學生反復溫習有關的教學知識,扎實學生的學習基礎,增強他們的學習效果,真正實現(xiàn)對癥下藥的教學目標,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視頻;視頻情境
中圖分類號:G623.5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23-0105-02
1 前言
近些年,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推廣與普及,信息技術已經(jīng)成為新時期人才必備的技能。特別是小學信息技術學科作為信息技術知識學習的基礎,其學習質(zhì)量直接關乎學生后續(xù)的信息技術學習。本文基于視頻情境教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探討如何提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以期達到提質(zhì)增效的教學目標。
2 巧設視頻情境,糾正學習視角
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對一切新鮮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尤其是對于一些生動的視頻、音樂感興趣,非常反感眾多的文字。然而,在當前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僅僅按照教學大綱或者教材的順序,按照章節(jié)的順序來為學生闡述有關的教學知識,部分學校甚至干脆沒有開設這門課程,這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如果教師可以順應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真實且充滿樂趣的課堂,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致,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教學中。因此,在開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大綱和教材中的有關內(nèi)容,為學生合理制作一些與課程教學相關的視頻課件來讓學生觀看,而不是單純地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有關的圖文課件,以便使學生可以在視頻課件的引導下投入課堂教學中,同時也有助于借此來避免學生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從而從根本上解決現(xiàn)階段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首要難題。但是為了確保視頻課件制作的質(zhì)量,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否則無法使相應的視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此一來,就可以逐步改變學生的學習視角,增強學習注意力,不斷優(yōu)化學習效果。
如對于“七巧板游戲”,教師可以以視頻課件的形式開展教學,具體就是在制作視頻課件的過程中合理融入一些學生喜愛的游戲截圖,借助這些游戲截圖來引導學生去思考七巧板到底是什么?然后,教師可以在開展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播放相應的視頻課件,視頻中的七巧板不斷地進行相互移動和拼接,進而可使學生觀察到不同的組合圖形,這些圖形的形象非常逼真,并且色澤非常艷麗,具有趣味性。
此外,在相應的視頻課件中,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插入一段七巧板操作的具體方法和流程。比如依次單擊開始按鈕,選擇七巧板,再右鍵點擊一次之后,相應的七巧板都會旋轉一定角度,待角度旋轉完畢之后,可以采用拖動的方式適當?shù)仄唇?。其他七巧板拼接與此類似,直至游戲完成為止。如此一來,學生在觀看這些視頻課件過程中,注意力會高度集中,更好地迎合愛玩的心理特征,全面激發(fā)學習有關教學知識的熱情,真正實現(xiàn)“要我學”向“我要學”的教學狀態(tài)轉化,不斷增強學習效果。
3 巧設視頻情境,傳道授業(yè)解惑
在開展課程教學過程中,所制作的視頻課件中除了需要包含必要的游戲視頻等知識之外,教師還可以充分借助視頻課件來展開授課教學,借此來為學生灌輸有關的教學知識。講授法是當前課程教學過程中一種基本的教學法,其也適用于現(xiàn)今流行的微課教學等視頻課件教學,具體過程主要為:在相應的教學視頻中,信息技術教師需要為學生導入有關的知識傳授過程,比如證明某種概念、定義或者原理的過程等,從而借助這種視頻課件來開展課堂教學,并且引導學生借助口頭應答來逐步踐行視頻課件教學。通過觀看有關教學視頻課件的過程,學生同時在聆聽教師在視頻中的講解,此時如果對于某個知識點存在疑惑或者不理解,可以隨時發(fā)問,并且可以借助視頻的暫停、重復播放等功能,真正了解和掌握有關的教學知識。這種視頻授課模式不僅可以為學生模擬真實的課堂授課,而且可以極大地緩解學生在真實課堂學習中的緊張感,使他們從容、鎮(zhèn)定地和教師與其他學生展開教學互動,不斷增強學習效果。
如在講解“‘我的電腦窗口”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在課下為學生錄制一些有關該部分知識的教學視頻,并且在相應的視頻中為學生合理創(chuàng)設一些富有啟發(fā)性和趣味性的問題來讓學生進行積極思考。比如:“我的電腦”窗口是由哪幾個主要部分所構成?如何將有關的資料正確存入到文件夾中?計算機文件類別有哪些?等等。學生在觀看教學視頻課件的過程中思考這些問題,會不可避免地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學習難點,此時教師需要及時解答學生的各種疑惑,逐步提升學生對于有關信息技術知識的認知。
4 巧設視頻情境,深化學生理解
除了講授法之外,借助視頻情境的合理創(chuàng)設,也可以真正實現(xiàn)演示法的教學方式,以便借此來進一步提升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特別是針對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其中的某些知識點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概念性,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小學生初次接觸信息技術理論可能理解比較困難,此時教師可以采用演示法來將這些抽象、繁雜的信息技術理論知識以視頻的方式展示給學生,然后親自動手進行操作,引導學生仔細觀看,使學生在細心觀察教師演示教學內(nèi)容的過程中逐步掌握有關的教學知識,提升學習質(zhì)量。此外,在教學演示過程中,授課教師也可以合理加入一些學生熟知或者喜愛的元素,從而逐步增強學生的聽課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如在講解“畫圖”時,為了幫助學生熟練地掌握“橢圓”和“刷子”等畫圖工具的具體運用策略,并借助它們來完成簡單圖形的繪制,在演示有關圖形繪制過程中,除了需要為學生展示如何才能規(guī)范地應用有關的畫圖工具,還需要為學生講解畫筆粗細的調(diào)節(jié)方法以及橡皮擦大小的設置方法等。
此外,根據(jù)不同事物的色彩,相應的教學視頻中同樣需要為學生講解“橢圓”的換色方法,以便幫助學生借助這些繪圖小工具來繪制出學生心中理想的圖形等事物。比如繪制五顏六色的氣球等,在播放有關教學視頻之后,教師可以借助回放功能來為學生回放剛才已經(jīng)播放的教學視頻,然后著重探討顏料盒的具體使用方法,使學生明確如何借助“刷子”工具來繪制氣球形狀的外在輪廓等。
與上述視頻講授相比,演示教學需要學生親自去進行觀察和學習,此時教師要重點側重講解,適當?shù)貫閷W生講解一些關鍵知識點,從而使學生通過自主觀察、分析和思考來逐步掌握有關的教學內(nèi)容,逐步使學生消化、吸收有關知識,提升學習質(zhì)量[1]。
5 結語
總之,通過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為學生合理設置視頻情境教學環(huán)境,有助于糾正學生的學習視角,增強學生聽課注意力,同時也有助于更好地開展傳道授業(yè)解惑,深化學生對于有關教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真正實現(xiàn)課程教學達到提質(zhì)增效的教學目標。因此,在實際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小學生學習興趣和愛好來合理創(chuàng)設視頻情境,不斷提升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何克抗.21世紀以來教育技術理論與實踐的新發(fā)展[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9(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