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康定斯基抽象畫,是歐洲第二次工業(yè)革命背景下催生的產物。電氣時代的到來,人類生活日新月異,各種新發(fā)明新科技激活了人性自由天性。奔騰年代下,畫家沖破傳統(tǒng)繪畫壁壘,大膽走在現(xiàn)代藝術的最前沿,成為第一個發(fā)現(xiàn)抽象繪畫真相的人。畫作直指藝術真諦,沉淀著豐沛的情感、夢幻的靈感與美妙的旋律。在畫中聽音、在抽象中表達實相、突破傳統(tǒng)繪畫邊界,是康定斯基在藝術史上的偉大貢獻。
關鍵詞:夢幻;奔放;浪漫;樂感;動感;靈感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鬧春秋,頃刻興亡過手。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shù)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說甚龍爭虎斗”。龍戰(zhàn)于野,其血玄黃。勝王敗寇,焉知誰為玄、誰為黃,不爭則不得。古往今來,多少武林高手懷揣絕學,憑借藝高人膽大,行走江湖。他們一路廝殺,越行越遠;一生曠達情懷,也只有眼前路,沒有身后身。忽而悲壯,幾許豪情!東邪西毒、南帝北丐,抱死也要一步一擂臺,祭出自己的英雄膽識;只求問鼎中原,拜高山、看風景、活境界。人活一世,不就是刷出個“存在感”嗎?人生之意義,原本虛無;意義只是人們強行賦予??刺煜挛淞譅幇裕姅_,爭來斗去,拳來劍往,無非就是證明自己:我來過,我存在,我不朽。若真不朽,雖死猶榮;不幸敗亡,二十年后又是一條好漢。哇呀呀,豪情萬丈呵!
蒼茫云海間,于是有了江湖、武林、天下;萍蹤俠影里,自此開始華山論劍、彎弓射大雕。其實,皆為風吹樹梢,沉湖漣漪,雁過行跡,五蘊皆空。然而,短暫的生命維度里,因為刷出了具體真實的存在感,人生虛幻的意義,由此變得雷霆萬鈞、暢快淋漓。千古同局,皆是如此。千拳萬劍歸一路,江湖原本大同。到頭來,只有兩個字:生或死。生,升華為不朽。死,淪落為塵埃。如許喧嘩熱鬧,豈止唯中華武林獨享。在西方美術史的厚重篇章里,也曾有過這樣的刀光劍影,一決雌雄。滾滾紅塵中,十幾家畫派風起云涌,百家爭鳴;好一場我的世界我主宰,我的畫派我存在。一家家畫壇高手華山論劍,庶子風流;一個個畫派林立,百舸爭流。一時間,美術界卷起千層浪。是什么歷史洪流,催生畫壇此番盛景?從師別后,更誰風范相繼?其實,英雄短暫的一生,能耐還在其次;有的成了暗淡過客,有的成了耀眼明星,皆是時勢使然,毋須褒貶。若論美術界的華山論劍,還要從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勃興說起。19世紀下半葉,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由此產生了各種新技術、新發(fā)明,并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德國人西門子制成發(fā)電機,比利時人格拉姆發(fā)明電動機,電力開始用于帶動機器,成為補充和取代蒸汽動力的新能源。電燈、電車、電鉆、電焊機、電影放映機等電氣產品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xiàn)出來。人類進入電氣時代,并在信息革命、資訊革命中達到頂峰。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繼而誕生,柴油機創(chuàng)制成功。內燃機的發(fā)明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fā)動機問題。美國人貝爾發(fā)明了電話,德國人卡爾·弗里特立奇·本茨等人成功地制造出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內燃汽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得到了迅猛發(fā)展。內燃機的發(fā)明,又推動了石油開采業(yè)的發(fā)展和石油化工工業(yè)的生產。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帶來的豐碩成果,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觀念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日新月異的新科技,讓人們在大千世界迷失了方向,無限膨脹了人定勝天的信念,催化了人類的自大。由此也突破了很多領域的限制與壁壘,使人性得到空前解放,思想和哲學界也無比自由。美術界不是孤立存在的那朵繁花,它也需要汲取大地營養(yǎng),故而深受世俗世界的浸染,從而也孕育和開發(fā)出很多個“第一次”。第一次嘗試抽象藝術和第一個抽象藝術大師,是俄羅斯畫家、美術理論家康定斯基。他是現(xiàn)代藝術的偉大人物之一,現(xiàn)代抽象藝術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奠基人。1911年,他撰寫了《論藝術的精神》,隨后又陸續(xù)撰寫了《關于形式問題》、《點、線到面》、《論具體藝術》等一系列理論文章,這些都是抽象藝術的經典著作、是現(xiàn)代抽象藝術的啟示錄??刀ㄋ够?866年出生在莫斯科一知識分子家庭,童年時代在敖德薩渡過。他在優(yōu)裕家庭得到近乎完美的教育,早年學習了鋼琴和大提琴,也是一位卓越的音樂家。音樂對他日后的繪畫創(chuàng)作影響很大,使他具有超驗體驗。中學時代他成績優(yōu)異。1886年他就讀莫斯科大學,學習法律和經濟。1893年他獲博士學位,在莫斯科大學法律系執(zhí)教。而立之年,為了學畫,他扔掉法律教授的身份來到慕尼黑。1900年,在慕尼黑美術學院畢業(yè)后,康定斯基成為職業(yè)畫家。他涉獵很廣,知識結構寬大。1889年,他曾到沃洛格達從事民族史和民俗學調研,接觸到俄羅斯民間繪畫和裝飾藝術,對當?shù)乜鋸?、非寫實的表現(xiàn)手法和強烈的色彩印象深刻。1903年始,歷時四年,他游歷歐洲、北非,實地考察各國現(xiàn)代藝術運動的發(fā)展實況,對歐洲文藝有了全方位理解。
1908年,康定斯基定居慕尼黑,正式開始藝術創(chuàng)作生涯。畫家并不是一步登天,直接跨入抽象藝術世界,期間他經歷數(shù)次飄移。1909年,他加入德國表現(xiàn)派社團“慕尼黑新藝術家協(xié)會”,并擔任首屆主席。次年,他完成自己第一部抽象藝術的理論著作《論藝術的精神》,并第一次試水抽象作品。這是一張水彩畫,名為《即興曲》。該畫問世,對畫家本人和現(xiàn)代藝術的意義非比尋常,顛覆了西方美術史千年傳統(tǒng)。這幅作品放眼望去,宛若灑落于蒼穹的點點繁星,又好似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三千大千世界。畫面的每一個物像,都不是具象個體,沒有實際意義;然而每一個物像,分明又是有生命的靈動個體。整幅畫面看不出重點和特點,遍布畫面各個角落的“奇怪家伙”,又共同烘托起一個主題。即:強烈的情感,生命的韻律,人類的呼吸,天堂的色彩,自然的音樂。忽略重點便是重點,沒有意義方是意義。試想人世間最重要的,有哪一樣能真正摸到?空氣抓不住,卻一刻不曾離開。微風看不見,能看見的也只是它吹拂過的晃動樹梢。旋律如何把握,然而人們總會隨它或雀躍或傷感。愛情又姓甚名誰,人世間孰人膽敢吹噓,不曾為它寢食難安?!都磁d曲》一畫,激蕩起的就是這樣一種虛幻的情感。讀此畫,真切能夠咂摸出它的味道,卻又無處尋覓它的芳跡;心弦被它撥弄出了惆悵,那是興奮過后的余味,然而卻又不知為何會隨它亦悲亦喜。由此畫為肇端,康定斯基開始終生探索和實踐他的抽象藝術。畫家挖到一座巨大金礦,前無古人,后有來者。然而,有一點卻能夠按圖索驥。此畫聽得到聲音,那是春天的節(jié)奏,山花爛漫,草長鶯飛,清新歡快。在畫面中捕捉聲音,好比在棋盤里看到金戈鐵馬。這樣的絕活兒,非高人莫屬。
1911年,康定斯基退出“慕尼黑新藝術家協(xié)會”,另行組建“青騎士派”,并出版刊物《青騎士年鑒》。他參加了柏林“狂飆”畫廊的首屆德國秋季沙龍。“狂飆”還為康定斯基出版過一本照相集,使他的抽象繪畫聲名遠揚。作為先鋒派畫家,他的新藝術在歐洲產生很大影響??刀ㄋ够乃囆g流變相當復雜,最初他是從俄羅斯民間藝術中獲取靈感。之后又在印象主義、新印象主義、象征主義、野獸派、立體主義那里汲取營養(yǎng),豐富自己的繪畫實踐。世紀之交,隨著物理學領域的突破,粉碎了人們對已知世界的認知。不可觸摸、無法證實的物質世界,如量子力學是真實存在的,世界真相遠未被人類觸及。博學廣聞的康定斯基因此開始思考藝術的實質,并認為藝術要表達的核心屬于精神層面而非純粹具象。早年音樂上的訓練,為他繪畫之路打開另一條通路。他體悟出藝理相通,并將其付諸實踐。這種超驗體驗,就是在畫中聽到聲音,在聲音中見到顏色。這些感性上的洞見,又讓他在靈性層面得到提升??刀ㄋ够煌ㄉ駥W、降神術和玄奧深深吸引。在他的思想領域,總有一個精神指引,那個神秘力量,他自己也解釋不清。在他繪畫實踐中,引領他一路前行的,始終是這個心靈指引。說不清、道不明,卻又真實存在。他的抽象作品看似零亂和毫無章法,其實總有自己的節(jié)奏。那種“東西”,可以歸類于靈感、直覺或潛意識。其實叫什么稱呼都無所謂,重要的是那種指引并非虛幻。這樣的感受,被后來的華裔法籍、抽象畫家趙無極描述得最為貼切。趙無極說:“任何抽象繪畫在畫家眼里都是具象的”。遺憾的是,這種繪畫感受脈絡,只有畫家本人心知肚明而已。梨子雖好吃,口感說不出。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康定斯基被迫離開德國,回到俄國。俄國革命后,他被任命為莫斯科美術學院教授,而后又被任命為莫斯科大學教授。次年,構成主義者中持“生產藝術”觀點的藝術家們,結成新的創(chuàng)作社團,“生產者聯(lián)盟”。該聯(lián)盟簽署宣言,正式拒絕抽象創(chuàng)作。俄國探索現(xiàn)代藝術的自由氛圍變天了,那時是蘇維埃政府提倡社會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的時代??刀ㄋ够乃囆g方向遭到排擠,他只好重返德國,在遠離故土的異鄉(xiāng)繼續(xù)他的抽象藝術探索。他成為魏瑪新成立的包豪斯學院的教授,后成為副校長。德國大名鼎鼎的包豪斯學院,是“現(xiàn)代設計的搖籃”。在包豪斯他成為優(yōu)秀教師,不僅因為他是藝術家,也是一位擅長把自己藝術理念和創(chuàng)作思考用語言系統(tǒng)闡釋的理論家。他的這些能力,得益于早年受到的法學和經濟學教育??刀ㄋ够邆渲苊艿睦硇运伎寄芰?,這些能力還體現(xiàn)在他出版的各種藝術理論著作中。1928年,康定斯基加入德國國籍。1933年,他與包豪斯分別,那是迫于納粹關閉了學院。此后他定居法國,并加入法國國籍,直到逝世從未離開??v觀他的一生,經歷了一戰(zhàn)二戰(zhàn),身如浮萍輾轉飄零,但他始終聆聽內心聲音,堅定走自我藝術之路。他豐富的人生經歷,廣博的知識結構和奔波不停的腳步,厚重助益他的藝術思考和抽象實踐。他的抽象畫雖有幾番嬗變,那無非是幾何圖案的轉變,無關大局不需贅述;不變的是他在畫中融入動感、樂感。在畫布上彈琴是他由始至終的手法,音色虛無縹緲唯有炙熱的情感,此種狀態(tài)被他遷延到繪畫里。他曾寫到:“我的作品中一直大量用圓,這里要出現(xiàn)的浪漫主義是一塊冰,而冰里燃燒著火焰”。如此深情,猶如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典型的斯拉夫人深邃的浪漫。
在抽象繪畫里抒情,追蹤靈魂的脈絡,并非康定斯基首創(chuàng)。唐代王維《雪里芭蕉圖》表達的是同樣意象。意象抽象,只是中西方不同的語言詞匯,無關宏旨;實質是畫家粉碎現(xiàn)實世界的壁壘,心靈和畫筆直接對話。達到如此境界時,畫家的自我都被粉碎。大地平沉,萬籟俱寂。畫家生命能量體和繪畫融為一體,好像兩塊相吸的磁體,沒有什么成為阻礙,徹底逍遙自由。此刻,康定斯基對音樂的深沉把握,內化到繪畫創(chuàng)作中。并非玄奧,書法創(chuàng)作尤其是草書創(chuàng)作時,線條的揮灑也是這般,內化著書家的情感與領悟。一氣呵成,氣象萬千。毛筆與宣紙、書家與書寫化作一對對磁鐵關系;也可闡釋為做愛,陰陽交融,水乳交融。此刻書家赤誠的情感和扎實的基本功,在宣紙上呈現(xiàn)。康定斯基抽象作品,跳動和奔放的點線面是他真實的情感,畫面涌動的韻律是他扎實的音樂童子功。這與書法創(chuàng)作的境界全然一樣。千拳萬劍歸一路,江湖原本大同。到頭來只有倆字:生或死。生,畫作千年不朽;死,畫稿墊了桌腳。
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康定斯基只是第一個,重逢抽象真相的人。
作者簡介:
王彧濃,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會員、河北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河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