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莉
這些食物你喜歡吃吧——烤羊肉串、炸雞翅、麻辣燙、紅油火鍋、水煮魚、毛血旺、辣子雞、烤牛肉、煎雞蛋、辣椒狗肉湯、五香驢肉、薯片、油炸花生米、炒葵花籽,為什么把它們羅列到一起了呢?因為這些食物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吃起來很香、很刺激,很容易滿足味覺的需求,甚至讓人上癮,使你離不開它們。但是這些香味富足的食物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容易使人上火!
雖然上火食物并不是毒藥,但確實多吃無益。偶爾吃一次、進食量不是很大,對健康無妨,但一次吃很多,或者一天吃幾次、連續(xù)吃幾天,就可能造成身體機能的失衡,甚至引發(fā)疾病。
容易使人上火的膳食一方面是食材本身具有溫熱的性能,比如狗肉、雞肉、牛羊肉、鯽魚、帶魚、蝦、海參、桃子、菠蘿等;燒烤、油炸的烹調(diào)方式和辛辣的調(diào)味也可加重上火的程度;黃酒、白酒為溫熱之性,吃油炸、燒烤食物的同時飲白酒或黃酒,形同火上澆油。總結下來就是說,上火是食物原料、烹調(diào)方式、膳食搭配、進食量多少、季節(jié)和身體敏感程度等多重因素疊加而致。
我們知道了上火的原因,就可以按圖索驥,找到火源,對癥下藥,將火撲滅。
(1)少用辛辣調(diào)料 如果原料偏重溫熱,在佐制菜肴時應配以具有寒涼之性的輔料,比如在涼拌狗肉或者驢肉時不要加過多的大蒜、辣椒、花椒等辛辣佐料,可配搭一些黃瓜、生菜、蘿卜、西紅柿等具有寒涼性能的蔬菜,這樣能使“火勢”有所削弱。
(2)吃主食穩(wěn)定大局 谷類的性能都比較平和,我們經(jīng)常吃的糧食基本沒有比較極端的熱性和寒性。大米、玉米、蠶豆、豌豆、黑豆、紅小豆、青稞為平性食物,如果我們每餐吃2~3兩的主食,就能穩(wěn)定大局,不至于過度上火。綠豆、白面、蕎麥是涼性的谷類食物,如果每天能保證吃上一定的數(shù)量,便可減輕上火。
(3) 搭配寒涼的食材 很多水果具有寒涼的食性,如香瓜、哈密瓜、西瓜、獼猴桃、柿子、香蕉、梨子。經(jīng)常吃點水果,方便、靈活,有利于敗火。
(4) 茶飲有敗火效果 綠茶、菊花茶、苦丁茶、羅漢果茶等飲品都具有清熱、敗火的功效,水本來就有滅火的天性,而茶中的涼性也可以對沖辛熱帶給機體的不適。
(5) 減少油炸、燒烤等烹調(diào)方式 這樣的烹調(diào)方式不僅促進上火,還因容易產(chǎn)生致癌物質(zhì),并使油脂攝入過多,而屬于不利于健康、不宜提倡的烹調(diào)方式。
(6) 少吃烤肉、薯片 兒童、青少年生機旺盛,屬于容易上火的體質(zhì)。應培養(yǎng)孩子從小喜食天然清淡本味的飲食習性,不要過于追求非常香、調(diào)味過濃的食物。像烤羊肉串、炸雞、薯片等食物,都有較多于健康不利的成分,要引導孩子能少吃則少吃、能不吃則不吃。
就外部環(huán)境與飲食的關系而論,春夏季節(jié)氣候溫熱,應適當多選用寒涼性的食品,在膳食中增加蔬菜、豆制品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