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
〔摘要〕真人圖書館(Living Library)是由特定的人擔任Living Book與讀者交流分享知識和智慧的服務方式,其核心理念是讓用戶服務用戶。為推動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本文詳細分析了Living Book的特點、服務理念和服務流程,采取文字描述與圖表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對基于Living Book的圖書館服務模式進行了全面構建。借鑒Living Library理念,圖書館可以構建新型的參考咨詢服務、虛擬社區(qū)服務、隱性知識服務、閱讀療法服務,達到提高圖書館現代化服務水平的目的。
〔關鍵詞〕真人圖書館;圖書館;服務方式;服務創(chuàng)新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4.021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821(2017)04-0134-04
Discussing on The Library Services Modes Based on the Living LibraryZhang Jing
(Guizhou Library,Guiyang 550001,China)
〔Abstract〕Living library is a kind of service mode,in which special users could exchange with other users as Living Books sharing knowledge and wisdom.Its core concept is allowing users to serve for user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brary service,this paper made a detailed analysis on Living Book characteristics,service concept and service process,and built a comprehensive library service mode based on Living Book in the way of text descriptions and diagrams analysis.Learning from the Living Library concept,libraries could build a new service mode of reference service,a virtual community service,tacit knowledge,reading therapy service,to achie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the service level of library modernization.
〔Key words〕Living Library;library;service mode;service innovation
Living Library 是由特定的人擔任Living Book與讀者交流分享知識和智慧的服務方式,其核心理念是讓用戶服務用戶。起源于西方國家的Living Library的服務理念與實踐給傳統(tǒng)圖書館工作帶來了深刻的啟示,為新時期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借鑒其人與人之間直接交流互動的服務方式,創(chuàng)新圖書館參考咨詢的模式與方式,建立新型信息共享空間、虛擬閱讀社區(qū),為讀者提供相互交流、學習的空間與場所,支持讀者開放式學習與閱讀,實現一站式資源獲取與服務。我們應該突破傳統(tǒng),制定規(guī)則,規(guī)范借閱流程,創(chuàng)新圖書館服務方式,以適應Living Library新環(huán)境下圖書館服務要求,為讀者提供全新的服務方式與內容[1]。本文就如何利用Living Library構建圖書館新型服務方式展開探討。
1Living Library概述
1.1Living Library的主要特點
Living Library起源于1993年,由丹麥青年Ronni Abergel等4位青年發(fā)起建立的“反暴力組織(Stop The Violence)”,試圖用同輩教育的方式來規(guī)勸丹麥青年抵制暴力。2000年,在丹麥Roskilde Festival上,該組織對外借出75本Living Books,通過“對話”的方式與來賓進行面對面交流,反響熱烈,Living Library 由此產生[2]。這是一種突破傳統(tǒng)圖書館概念的新型圖書服務活動。這一新型的圖書借閱方式現已傳播到北美、南美、澳洲、亞洲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qū),受到人們普遍的肯定與歡迎。國內首家Living Library組織——星辰?!ふ嫒藞D書館于2012年在北京成立。一些高校圖書館,如,同濟大學圖書館、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等開始舉辦此類活動[3]。Living Library之所以受到參與者的肯定和青睞,主要源于以下優(yōu)點:①以人為書:在這里每個人都是一本書,書的內容是人們的社會閱歷和經驗,交流閱讀的是各自的思想;②互動閱讀:借閱真人圖書是通過面對面的即時交流方式來閱讀,讀者與Living Books之間的信息、知識與思想交流是即時互動的;③主題內容多樣:Living Library主題多是人們關注的熱點,具有大量的信息量。它是將“人”作為“圖書”即Living Books,在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中讓讀者“借閱”,與“書”自由“交談”,從而達到交流、傳遞與共享知識的目的。Living library是社會閱讀的新形式,它改變了傳統(tǒng)閱讀單方面獲取文字、信息、符號的模式,跳過了信息出版發(fā)布過程,通過面對面的交流與溝通,在互動中使知識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4]。
2Living Library服務理念
現有的圖書館一般是通過借閱、定題檢索、參考咨詢、資源導航等方式為館內讀者服務,信息和知識單向從圖書館傳遞給用戶,如圖1所示。然而,Living Library并不直接向用戶提供資源和服務,而是通過挖掘、組織Living Books,再由Living Books利用各自經驗和知識與用戶交流互動,解答用戶的疑惑,分享智慧與知識,并且通過記錄和分享惠及更多的用戶。這是一種用戶(Living Books)為用戶(讀者)互動服務模式。這些知識資源來源于用戶,所有權也屬于用戶,圖書館只對用戶資源擁有一定程度上的組織與使用權。圖書館的主要職責是協(xié)調、組織、管理用戶資源,為Living Library服務提供必要的場所與技術條件,推動“用戶服務用戶”的目標實現,如圖2所示:
1)從資源范疇上看,將Living Library資源納入圖書館的資源體系中,突破了圖書館資源的有限性,有效實現了用戶隱性知識的轉移與共享;
2)從服務形式上看,用戶與Living Library資源進行充分的互動,提高了對用戶的吸引力;
3)從服務內容上看,同一Living Book在與不同用戶交流中所交流與獲得的知識不盡相同,服務內容高度個性化[5]。
2Living Library 的服務流程分析
Living Library服務模式堅持“用戶服務用戶”的互動交流理念,其服務流程大致包括資源采集、資源組織、資源借閱和服務效果評估等具體過程如圖3所示。
2.1資源采集
Living Books是Living Library的核心,采集資源是Living Library服務的基礎。公共圖書館的Living Books資源采集對象主要是那些有特殊經歷、興趣或信仰的人,如殘疾人、宗教人士、無神論者、社區(qū)工作者、難民、人道主義者、同性戀者等[6]。高校圖書館Living Books采集的重點是優(yōu)秀學生代表,他們是同學們身邊的榜樣,在學習、科研、工作上都有突出的成績和豐富的經驗。Living Books資源采集一般從組織者熟悉認識的人中開始,不一定必須是某方面知識的專家,關鍵是要有良好的交流能力,并樂意與用戶分享他們的知識與經歷。
2.2資源組織
在提供Living Books借閱服務前,需要對采集到的Living Books進行組織與培訓,讓志愿者理解Living Library的理念與目標、自身權利以及與讀者交談閱讀中的注意事項。借鑒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的組織方法,首先按主題對Living Books進行選擇,然后對選定的Living Books資源進行分類和編目,內容包括主題、志愿者基本信息、來源單位、索書號等,再擬定一個貼切的“書名”,使讀者通過書目便能迅速了解并找到感興趣的Living Books。
2.3資源借閱
Living Library資源的借閱是一個“書”(Living Books)與讀者互動交流的過程,是一個用戶(Living Books)服務用戶(讀者)的過程。Living Books的借閱時間一次大多在30分鐘左右,借閱地點一般由組織方提供。在Living Books閱讀過程中,有些Living Books一對一借閱,有些Living Books則一對多借閱。閱讀的方式是讀者與Living Books在相對私密的空間環(huán)境里自由交流,就共同關心的問題展開討論,相互啟發(fā)與提高[7]。此外,組織者還會提供一位閱讀秘書,在不侵犯Living Books和讀者隱私且征得雙方同意下,記錄、整理閱讀交流內容,分享給其他用戶。
2.4服務評估
為了總結經驗、改善不足,必須對Living Library服務活動進行評估。科學嚴謹的評估有利于Living Library工作的改進和完善,也有利于擴大宣傳、提高Living Library的影響力。評估數據來自活動組織方、讀者及Living Books的反饋,評估指標項目包括活動的借閱規(guī)模、參加人數、借閱有效性、目標完成情況等。評估周期一般是逐次評估、月度評估、季度評估等。
3基于Living Library的圖書館服務模式構建
3.1基于Living Library的圖書館咨詢服務
參考咨詢工作是圖書館的一項重要服務內容,充分體現了一個圖書館的服務質量與水平。但當前基于讀者提問參考咨詢服務已經很難滿足用戶的需求。Living Library活動方式為參考咨詢服務提供了創(chuàng)新思路如圖4所示。
1)圖書館可基于Living Library“用戶服務用戶”的理念,將用戶需要的知識、問題與服務記錄下來,然后采集Living Books(教授、專家與學者),為用戶與專家提供直接的面對面的互動知識交流服務[8]。
2)圖書館咨詢館員可以把自己做成Living Books,把自己最新關注的主題做成Living Library書目,通過Living Books借閱服務方式完成咨詢任務,幫助讀者解決咨詢問題。
3)引導讀者間互助解答咨詢,招募信息檢索能力強的讀者做Living Books,搭建讀者互相學習平臺,以達到讀者問題自我交流解決的目的[9]。
3.2基于Living Library的圖書館虛擬社區(qū)服務
虛擬社區(qū)服務已經成為圖書館咨詢服務的一種重要方式,成為數字圖書館建設的一個重要方向,是一種“資源+館員用戶互動”的信息服務模式?;贚iving Library理念,結合虛擬社區(qū)服務模式,圖書館可以構建一個Virtual Living Library(VLL)社區(qū),提供一種虛擬的“用戶服務用戶”的Living Books互動服務如圖5所示。VLL應當具備如下功能:資源收集、編目、存儲、檢索和提供利用;資源建設及用戶管理;社區(qū)系統(tǒng)功能的構建和優(yōu)化。在VLL社區(qū)建設時,首先要確定建設的目標任務為學術性的專業(yè)服務社區(qū),讓用戶在樂中學、學中樂。其次要建設專門的Living Library資源庫,在VLL社區(qū)中,用戶也是“書”,每一個愿意成為Living Books的用戶通過注冊加入Living Books資源庫,根據Living Books編目系統(tǒng)給定的標準,由用戶自己進行主題資源編目,或圖書館進行統(tǒng)一編目,成為Living Library中的“一本”。再次是Living Books虛擬借閱。讀者通過自由注冊的方式參與Living Library活動,得到館員審核許可后,通過電話、電子郵件、實時通訊軟件等方式借閱Living Books,也可以約定時間在面對面閱讀[10]。在VLL社區(qū)中,讀者、館員及Living Books三者之間處于一種互動交流的狀態(tài),讀者在館員的服務指導下通過VLL交流平臺與Living Books達成“借閱”活動,閱后對Living Books作出評價,進一步豐富Living Books(LB)資源庫。
3.3基于Living Library圖書館隱性知識服務
圖書館中的隱性知識包括館員的隱性知識和讀者的隱性知識兩部分。隱性知識的傳遞與服務一直是圖書館一個難以攻克的難題,至今尚未形成成熟的服務模式。Living Library活動通過嚴格的借閱規(guī)則、私人的閱讀場所、友好的交流氣氛,為隱性知識交流傳遞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不同信仰、不同職業(yè)、不同經歷、不同年齡的Living Books與借閱的讀者的交流,帶給雙方獨特知的識經驗交流體驗,有力地推動了圖書館隱性知識轉移與顯性化。在隱性知識轉移中,館員、Living Books和讀者等各個知識個體因為相似的問題、興趣和經驗,互動、交換彼此的經驗和知識,共同創(chuàng)造知識,有效實現了圖書館隱性知識的顯性化如圖6所示。
3.4基于Living Library圖書館閱讀療法服務
目前閱讀療法實踐集中在向讀者推薦合適的主題書目的“讀書治療”上。Living Library的出現給閱讀療法實踐提供了更廣泛而豐富的閱讀資源,閱讀與讀者有相似體驗與經歷的Living Books,更能疏導讀者情緒、緩解讀者壓力,糾正讀者心理不當傾向,在這個相互閱讀的過程中,讀者達到自我反省和自我調整的功效。構建基于Living Library圖書館閱讀治療方式[11],如圖7所示:首先,圖書館要通過廣泛調查深入了解用戶心理狀況和心理需求,進而確定閱讀治療主題。第二,根據閱讀治療主題組織招募Living Books志愿者,編目建立Living Books借閱“書目”。第三,圖書館員與Living Books的仔細交流,了解每本Living Books的特點,制作有針對性的閱讀療法導讀書目。最后是根據讀者的個體需求確定特色主題,開展閱讀治療,為用戶提供對癥的閱讀“藥方”。
4結語
在網絡技術日益發(fā)達的知識社會里,圖書館作為知識收集、整理、承載與交流機構,面臨著來網絡搜索引擎和眾多情報信息服務部門的競爭壓力,圖書館只有創(chuàng)新服務理念,改變以往的服務方式,提供迎合讀者需求的高質量服務產品,才能在新環(huán)境中保持生命力[12]。Living Library為圖書館提供了一種新的服務理念與模式,具有強大的發(fā)展?jié)摿?,已經引起了越來越多的圖書館的重視,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讀者所認可和接受。本文詳細分析了Living Book的特點、服務理念和服務流程,采取文字描述與圖表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對基于Living Book的圖書館服務模式進行了全面構建。借鑒Living Library理念,圖書館可以構建新型的參考咨詢服務、虛擬社區(qū)服務、隱性知識服務、閱讀療法服務,達到提高圖書館現代化服務水平的目的。當然作為一個新事物,Living Library在應用過程中仍需要我們去探索和拓展,隨著實踐和研究的不斷深入,Living Library活動必將逐漸成熟與完善。
參考文獻
[1]朱軍華,徐草.圖書館開展真人圖書服務探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4,(9):107-109.
[2]The History of the Human Library[EB/OL].http:∥humanlibrary.org/the-history.html,2017-01-02.
[3]滕杰.真人圖書館的特點與發(fā)展研究[J].新世紀圖書館,2016,(10):11-15.
[4]徐.Living library:高校圖書館學科化知識服務的創(chuàng)新點[J].圖書情報工作,2010,(1):58-61.
[5]柯丹倩,等.Living Library組織模式與核心理念對圖書館創(chuàng)新的啟示[J].圖書館建設,2012,(4):58-61.
[6]Mark Rice-Oxley.Borrow A living library top rick stereotypes[EB/OL].http:∥www.csmonitor.com/2008/0605/p01s02-wogn.html,2017-01-02.
[7]周天,楊慶書.試論真人圖書館與傳統(tǒng)圖書館服務模式的融合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6,(5):101-105.
[8]Living Library Participants.Douglas College[EB/OL].http:∥www.douglas.bc.ca/visitors/foundation/living-library.html,2017-01-02.
[9]王妍.真人圖書館在公共圖書館的應用思考[J].圖書館建設,2015,(8):23-26.
[10]錢國富,周群.基于SNS的Living Library虛擬社區(qū)構建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1,(2):91-95.
[11]職珂珂,武利紅.閱讀治療:醫(yī)院圖書館患者服務的新視角[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6,(6):85-87.
[12]陸和建,祝淑君.Living Library發(fā)展前景探析[J].圖書館建設,2013,(3):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