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嬌婷 葉民珠
[摘要]目的:制備蛇床子素固體脂質納米粒(ost-SLN),并考察ost-SLN體內的抗腫瘤活性。方法:采用熔融-勻化法制備蛇床子素固體脂質納米粒,評價Ost-SLN對小鼠H22肝癌實體瘤的抑瘤作用,觀察對脾、胸腺等器官的損傷情況,比較不同濃度下對機體帶來的影響。結果:ost-SLN可不同程度地抑制H22荷瘤小鼠的腫瘤生長,而且隨著給藥濃度增加,ost-SLN的抑瘤率均上升,分別為34.2%、50.9%、68.5%。結論:ost-SLN在體內均有明顯的抗腫瘤活性,且未出現(xiàn)毒性反應,有望開發(fā)成一種高效、低毒的蛇床子素制劑。
[關鍵詞]蛇床子素;ost-SLN;抗腫瘤
蛇床子素(osthol,osc)是從傘形科植物蛇床的果實中提取分離得到的一種香豆素類化合物,其核心結構由苯環(huán)和吡喃酮環(huán)組成。藥理研究表明,蛇床子素對心血管系統(tǒng)、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等有重要活性,且在抗腫瘤、抗骨質疏松癥及抗變態(tài)反應等方面也均有較強的效果。但由于蛇床子素在水中難溶,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個體差異大,限制了其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研究采用熔融-勻化法制備蛇床子素固體脂質納米粒,建立小鼠H22肝癌實體瘤模型,評價蛇床子素固體脂質納米粒對小鼠H22肝癌實體瘤的抑瘤作用,觀察對脾、胸腺等器官的損傷情況,比較其不同濃度下對機體帶來的影響和可能產生的毒副作用,為蛇床子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的進一步臨床研究奠定基礎。
1.儀器與材料
1.1儀器 Sartorius ALC4100電子天平(廣州市上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85-2型數(shù)顯恒溫磁力攪拌器(鞏義市科瑞儀器有限公司);NIROSOAVI高壓乳勻機(美國儀器集團);高效液相色譜儀(日本島津);高分辨透射電鏡(81W/AIS2100,西化儀器有限公司)。
1.2試藥 蛇床子素(批號:110822-200406,南京替斯艾么中藥研究所);單硬脂酸甘油酯(批號:054K5303,上海凌峰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大豆卵磷脂(批號:2075523,上海愛康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泊洛沙姆188(批號:WPWA544C,南京威爾化工有限公司);無水乙醇(批號:20110528,上?;瘜W試劑有限公司);甲醇(色譜純,山東浩中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
1.3動物與瘤株 昆明種小鼠,體重18~22g,雌雄各半,清潔級,動物合格證號:JxA2005318,由贛南醫(y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肝癌細胞H22由贛南醫(yī)學院藥理實驗室提供。
2.方法
2.1蛇床子素固體脂質納米粒的制備 采用熔融-勻化法制備,稱取處方量的單硬脂酸甘油酯在(75±2)℃加熱熔融后,蛇床子素用適量無水乙醇溶解后,兩者均勻混合作為油相。取處方量的大豆卵磷脂、泊洛沙姆188、水在超聲中溶解,并加熱至(75±2)℃成為水相。在攪拌下將水相緩慢滴加到油相中,制成O/W型初乳。用高壓乳均機在100 MPa壓強下,于(75±2)℃下反復乳勻5次后,迅速冷卻形成蛇床子素固體脂質納米粒混懸液。
2.2納米粒的質量評價
2.2.1ost—SLN的形態(tài)學觀察及粒徑分布形態(tài)學觀察 按照最佳方案制備的ost-SLN,采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將ost-SLN樣品,用水稀釋至適當濃度,用激光散射粒度測定儀測定其粒徑。
2.2.2包封率的測定 采用超速離心法,精密量取蛇床子素固體脂質納米粒1mL,置離心管,于10000r/min離心30min。取上清液用甲醇定容于10mL量瓶,經孔徑0.45um微孔濾膜濾過,備用。在此色譜條件(色譜柱:C18柱;檢測波長:322nm;流動相:甲醇-水(75:25);柱溫:室溫;流速1mL/min)測定游離藥物濃度。
精密量取蛇床子素固體脂質納米粒lmL,置10mL量瓶,用甲醇定容,超聲處理,靜置,經孔徑0.45um微孔濾膜濾過,備用。采用上述色譜條件測定蛇床子素固體脂質納米粒中總藥量,并根據(jù)公式計算包封率。包封率(%)=[(總藥量-游離藥物量)/總藥量]×100%。
2.3體內抗腫瘤活性研究
2.3.1小鼠肝癌細胞H22荷瘤小鼠模型制備 H22瘤株經小鼠腹腔7d傳代1次,取第3代用于實驗,腹水瘤小鼠脫頸椎處死,無菌條件下用一次性無菌注射器抽取乳白色腹水,置于已滅菌的離心管中,細胞計數(shù)器計數(shù),用無菌生理鹽水稀釋成1×10個/mL的腫瘤細胞懸液,接種于小鼠右前肢腋部皮下,每只0.2mL。
2.3.2Hz2肝癌小鼠分組及給藥 接種次日隨機分組,每組10只,雌雄各半。分組后立即腹腔注射給藥,藥量經預實驗確定,每天用藥1次,連續(xù)8d。分組及給藥量分別為:模型組為生理鹽水,對照組環(huán)磷酰胺組(20mg/Kg),分別用Ost、Ost-SLN的低、中、高劑量組為用藥組。藥物3個劑量組為1.0、2.0、4.0mg/Kg,每只給藥0.2mL/d。
2.3.3檢測指標末次給藥后24h(禁食不禁水),后頸椎脫臼處死各組小鼠,完整剝離腫瘤并稱重,計算抑瘤率。剖取胸腺和脾臟,計算臟器指數(shù)。
抑瘤率=(模型組平均瘤質量-用藥組平均瘤重)/模型組平均瘤質量×100%。
脾臟或胸腺指數(shù)/mg/g=脾臟或胸腺重量/體重。
2.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3.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結果
3.1納米粒的質量評價 在電子顯微鏡照片中顯示,ost-SLN大都呈規(guī)則、完整的圓形或卵圓形,粒子分散狀態(tài)良好,無粘連。形態(tài)學圖見圖1。平均粒徑分布范圍為100~200nm,分布比較均勻。粒徑分布圖見圖2。測得其包封率為59.78%。
3.2體內抗腫瘤活性研究
3.2.1小鼠瘤重的影響 ost-SLN用藥組對H22荷瘤小鼠的腫瘤抑制率達到了34.2%,與模型組比較抑瘤效果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隨著給藥濃度增加,藥物的抑瘤率均上升,分別為34.2%、50.9%、68.5%。ost-SLN可以增強ost對小鼠腫瘤的抑制作用,反映了其在體內良好的靶向分布和抗腫瘤活性。見表1。
3.2.2胸腺指數(shù)和脾指數(shù)比較 各組小鼠處死時體重變化與對照組比較,發(fā)現(xiàn)用藥組中不同劑量可見ost-SLN組對小鼠體重的抑制作用較小,這應當與其在體內的靶向性分布,減少藥物在其它組織和細胞中的分布有關。用藥組中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數(shù)和脾指數(shù)都比模型組的免疫指數(shù)略大一些。見表2。
4.討論
實驗中采用熔融一勻化法制備ost-SLN樣品,將載藥類脂熔融物分散于熱的乳化劑水溶液中形成初乳,初乳經高壓乳均機勻質形成納米乳,室溫下冷卻固化形成SLN。該法得到的SLN粒徑小且分布窄,但高溫會增加藥物和載體的降解速度。為進一步考察蛇床子素的抑瘤活性,實驗進行了蛇床子素對荷瘤小鼠抑瘤活性的研究和對脾、胸腺等器官損傷情況的考察,觀察其給藥劑量下對機體帶來的影響和可能產生的毒副作用,以揭示其在臨床腫瘤治療中潛在的應用前景。
實驗結果顯示,環(huán)磷酰胺和ost-SLN可不同程度地抑制H22荷瘤小鼠的腫瘤生長,其中隨著給藥濃度增加,ost-SLN的抑瘤率均上升,分別為34.2%、50.9%、68.5%。表明其在體內良好的靶向分布和抗腫瘤活性;且高濃度的ost-SLN的抑瘤率比環(huán)磷酰胺更好;胸腺指數(shù)和脾指數(shù)結果表明,用藥組中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數(shù)和脾指數(shù)都比模型組的免疫指數(shù)略大一些,可能是接種腫瘤后刺激了免疫系統(tǒng),也可能是吞噬作用或病理性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