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濤
“馬上望祁連,奇峰高插天。西走接嘉峪,凝素無青云。”一首名為《祁連山》的詩帶我們走進了祁連縣這個神秘的地方。祁連縣因地處祁連山中段腹地而得名,故有青海“北大門”之稱。
黑河,古稱弱水,是我國第二大內陸河,發(fā)源于祁連山之分水梁,上游有東西二汊,在青海省黃藏寺匯合,流經鶯落峽、張掖城、山丹河等地,最后流入居延海,全長800多公里。黑河上游河道狹窄,水流湍急,河底坡降大,蘊藏著巨大的水能資源。
黃藏寺水庫是黑河干流骨干工程規(guī)劃項目,壩址位于黑河上游東西兩汊交匯處以下11公里的黑河干流上。開發(fā)任務為:合理向中下游配水,保障實現國務院黑河分水方案,替代中游大部分平原水庫,改善中游灌區(qū)的引水條件。
抓住機遇 勇于挑戰(zhàn)
2015年,黃河勘測規(guī)劃設計有限公司中標黑河黃藏寺水利樞紐工程EPC總承包項目。作為國務院確定的2016年新開工的20項節(jié)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水利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矯勇在黃藏寺水利樞紐開工動員大會上指出,全體建設者要以對國家、對人民、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精神,周密組織、科學管理、精心施工。
黃藏寺水利樞紐工程對外道路主要作為施工期施工設施、發(fā)電設備、建筑材料,以及生活物資等運進工區(qū)的主要通道,同時也是作為后期運營管理通行的永久道路,該公路的建成將會直接推動黃藏寺水利樞紐的建設。黃河勘測規(guī)劃設計有限公司地質勘探院(以下簡稱地勘院)主要承擔了黑河黃藏寺水利樞紐工程對外道路1號、2號隧道工程的施工任務,責任重大。
隧洞施工對于我們來說并不陌生,近幾年,地勘院連續(xù)承擔了多個水利工程輸水隧洞的施工任務。但交通隧道施工項目還是前所未有的,這次交通隧道的施工不僅是對我們以往隧洞施工經驗的檢驗,更是一次新的挑戰(zhàn)。面對挑戰(zhàn),我們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必須打贏這場攻堅戰(zhàn)。
精心組織 攻堅克難
黃藏寺水利樞紐對外道路1號、2號隧道工程項目被地勘院列為2016—2017年度重點項目。接到任務后,地勘院挑選了一批業(yè)務素質高、精通施工管理、思想作風過硬的管理人員和技術水平高、能打硬仗、吃苦耐勞的作業(yè)人員,迅速組建了項目部,并全面調動人力、物力、財力,為施工任務順利展開打下良好的基礎。
2016年2月,當人們還沉浸在新春佳節(jié)的喜慶氛圍中時,黃藏寺項目部的人員已經踏上新的征程。因祁連縣位屬高原、高寒地區(qū),到達后,項目部人員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但大家不懼困難,努力工作,搭建臨時辦公場所、明確分工職責、施工設計交底、建立規(guī)章制度、組織分包隊伍現場查勘、施工機械設備進場,及施工前期資料的報審等工作。一項項工作在項目部精心策劃下,井然有序地進行。
冬日的祁連山銀裝素裹、空曠豁達,羊群悠閑地在山坡吃草,呈現出一片和諧安詳的景象。隨著工程進展,原有的寧靜逐漸被打破,施工機械發(fā)出的轟隆隆聲音響徹山谷,在保證周圍原有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條件下,我們把坑坑洼洼的草地變成了平整的道路和施工場地,在空曠的山谷中建設出溫馨的四合院作為施工人員的生活營地,工地一天天地熱鬧和歡騰起來。
在歡聲笑語的背后是我們的汗水和淚水。白天,我們忍受著風沙與寒冷的肆虐,繁重的工作再加上高原反應,經常讓施工人員在寒冷的空氣中變成了“蒸汽人”。夜晚,我們忍受著沒電帶來的無邊黑暗,再加上手機沒有信號,更加重了同志們的寂寞。每當此時,仰望著璀璨的星空,思念著遠方的家人,雄壯的男人們也會露出脆弱的一面,默默地落下淚水。當我們滿懷豪情壯志,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卻因業(yè)主征地問題未及時落實,當地村民攔住施工道阻工。反復多次被攔阻施工,項目人員思想和情緒波動很大。面對開工初期的諸多不利因素,項目部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時合理調整計劃,重新調配工作任務,同時細心給施工人員做思想工作,穩(wěn)定人員情緒,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項目部工作終于步入正軌,隧道前期臨建和開挖等工作逐步有序推進。
為了盡快熟悉交通隧道的施工工藝和施工工序,項目部成立之初就制定了全員學習制度,每天晚上集中學習一小時,內容包括施工設計圖紙、隧道施工規(guī)范、安全技術規(guī)范、質量評定標準等。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結合以往施工經驗、現場實踐和不斷的交流討論,項目部人員的整體業(yè)務水平、施工經驗、溝通能力都明顯提高。
精益求精 狠抓質量安全
黃藏寺對外道路1號、2號隧道開挖階段,輪廓線的控制標準非常高。為保證施工質量,在隧道開挖前,項目部組織鉆爆人員進行了詳盡的設計技術交底,并針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開展了培訓。為隨時掌握施工質量情況,測量人員根據設計開挖邊線,對每個循環(huán)開挖輪廓線都要進行測量放線。同時不斷改進施工工藝,對鉆爆施工技術進行了多次調整和試驗,從周邊孔采用導爆管引爆到使用導爆索引爆,從毛面爆破技術到光面爆破技術,變換裝藥爆破方式,試用不同品種炸藥等。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爆破后的殘孔率達到了98%~100%,周邊圍巖的平整度符合規(guī)范要求??吹叫Ч?,項目部全體人員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隧道開挖光面爆破效果也贏得了設計公司EPC總承包項目部、監(jiān)理單位、業(yè)主單位等相關方的高度贊揚。
質量是企業(yè)的生命。開工伊始,項目部就制定了“創(chuàng)優(yōu)質工程”的目標,不斷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嚴格施工質量管理。編制了施工組織設計、質量檢測計劃、質量保證措施等各類施工規(guī)范,確定了關鍵工序質量控制點,從施工技術、原材料等源頭上對工程質量進行把關,對施工全過程加以控制。施工過程中加大質量檢查力度,加強技術指導,對關鍵工序進行現場技術交底,將質量責任和目標分解落實到人,嚴管嚴罰,做到上道工序質量不合格決不進入下道工序。在開挖、噴錨作業(yè)中,嚴格執(zhí)行報檢程序,對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必須先自檢,自檢不合格的堅決返工,自檢合格后再報請駐地監(jiān)理檢查,工程分項合格率達到要求方可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項目部嚴格按照安全標準化要求進行管理,成立安全領導小組,制定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確定安全生產目標,編制安全生產投入計劃;對施工進場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與考核,嚴格遵守施工技術標準規(guī)范;制定相關演練方案并組織學習,實行進口人員登記制度等。一系列的安全生產措施有效保證了工程項目的安全順利進行。
“奮戰(zhàn)在高原,奉獻在高原,立功在高原”是地勘院黃藏寺項目的真實寫照。每名員工都始終懷揣責任與堅持,默默堅守在施工第一線。通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如今已能看到隧道貫通的曙光。在院領導的高度重視、項目部的精心組織和施工人員的辛勤努力下,我們必將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黃藏寺對外道路1號、2號隧道的施工任務,開創(chuàng)地勘院隧道施工領域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