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我國中小學教育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其教學模式也一直是研究的熱點問題。本文通過介紹翻轉課堂的概念及本質,分析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特點,論證了翻轉課堂模式應用于該課程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由針對性的翻轉課堂模式及實施流程,以期更好的培養(yǎng)中小學健康的心理素質和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翻轉課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應用研究
一、 翻轉課堂的概念與實質
(一)翻轉課堂的起源與概念
翻轉課堂起源于2007年,由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園高中的兩位化學老師--喬納森·伯爾曼(Jon Bergmann)和亞倫·薩姆斯(Aaron Sams)提出并應用。翻轉課堂就是把講課內容錄成視頻,把能夠學習的目標優(yōu)先放在課前,這種轉換使得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時間組織小組討論,或單獨輔導學生。
(二)翻轉課堂的實質
翻轉課堂除了教學視頻外,還有面對面的互動時間,與同學和教師一起發(fā)生有意義的學習活動。我們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來理解翻轉課堂的本質:
(1)翻轉課堂是“課前傳授和課上內化”的過程。與傳統課堂教學過程相比,表面上是過程的翻轉,事實上,是對教育理念的突破。翻轉課堂強調在課前讓學生學習傳統課堂上的知識,是一種深度學習,而非預習,而知識內化是在課堂上進行的,伴隨著教師的點撥與同學的協作討論,將學生的學習引向更高層次。
(2)翻轉課堂是素質教育的體現。翻轉課堂的目的在于讓所有學生得到個性化的發(fā)展,通過針對性的矯正,和個別輔導有效的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除了讓學生掌握知識外,更加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方式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研究能力。這正是素質教育的體現。
(3)翻轉課堂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學生在家看視頻,教師通過看視頻反饋的問題著重選擇課堂上要處理的內容,確定相關的討論話題,以學生的學習情況組織課堂。這些改變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性質和現狀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主要途徑和手段,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心里健康教育系統中,起核心、中介作用。
(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性質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既是一種學生本位課程又是一種生成性課程。中小學心理健康健康教育課程不是直線型的課程設計模式,具有不確定性和建構性。對于學生來說,當其進入心理健康教育過程時,并不希望聽命于某種固定的程序,而是期待著某種發(fā)現感悟或者幫助,盡情表達心靈深處的情感。所以,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設計是教師幫助學生借助于現實活動而進行協作的過程。
(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現狀
就該課程的教學模式的角度來說,心理健康教育學科化是最大的問題。很多學校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到正規(guī)學科中,在課堂上教授心里健康的概念等學科性知識,枯燥乏味,讓學生記憶背誦,并布置作業(yè),更有甚者還安排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課的考試。完全違背了心理健康教育意在幫助中小學生解決現實中的心理問題等目的。
三、翻轉課堂應用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可行性分析
通過以上翻轉課堂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翻轉課堂所倡導的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培養(yǎng)其探索能力)正是心理教育課程所需要的。它不同于傳統學科,它更多的需要以學生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自我構建心理健康知識,在實際生活中能夠解決存在的心理問題,培養(yǎng)和諧的心理素質。
從翻轉課堂課前知識傳授和課后知識內化的兩個階段上來說,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可以通過尋找生活中的素材做成短小的視頻,讓學生課前觀看從中得出一些思考,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到專業(yè)系統的心理知識,而且培養(yǎng)了同學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個性的發(fā)揮。
四、翻轉課堂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應用
課堂上學生為中心的活動。教師說明活動的方式和要求,讓學生自主探求;也可以是老師讓學生根據課前的學習提供話題,學生們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們在討論中得到啟發(fā),在已有的心理體驗的基礎上思考,尋求答案,學生們也在相互交流中獲得感悟。如果學生認識不夠深入,老師可以進行適當的指導,比如對學生取得的結果進行評價,指出成功與不足之處,同時將學生獲得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升化為心理的知識技能和技巧。并要求學生們聯系生活實際拓展所學的心理知識,讓他們課后進行實踐,是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進一步的鍛煉與提高。
五、結語
目前,翻轉課堂主要應用在中小學的一些主課課程,還未涉及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然而,經過細致的對比和分析我們有理由相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將會更好的應用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诜D課堂模式的中小學心理健康課程較其他教學模式而言將會更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心理。
參考文獻:
[1]劉建瑛,曹文濤,劉秀琴,張艷麗.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誤區(qū)及教育模式的演進 [J].校園心理,2010(5):32.
[2]鄧潔.翻轉課堂在高校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創(chuàng)新教育,2013(10):43.
[3]王忠惠,朱德全.“翻轉課堂”的多重解讀與理性審視[J].當代教育科學,2014(16):32.
[4]王海英,成偉.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模式探析[J].當代教育科學,2010(20):56.
[5]李志凱.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9:85-101.
[6]Jon Bergmann,Aaron Sams.Flipped Learning[M].America: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14:1-19.
作者簡介:
任賓營(1992.8~ ),女,漢族,山東省濟寧市,研究生,聊城大學,學科教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