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德和
【摘要】在當前應試教育的大氛圍中,學生學習的興趣直接影響著他們知識的學習、技術的掌握和動手能力的提高,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為此,教師應改革課堂教學,通過利用學生的求趣、求疑、求新和求動心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樂學好學。
【關鍵詞】興趣 設疑 獵奇 直觀教學 表現(xiàn)欲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7-0232-01
興趣是一個人積極探索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睈垡蛩固挂舱f:“對于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可見,興趣在學習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勞技課是一門以實踐為主培養(yǎng)學生勞動技術素質的課程,教學中學生的興趣如何,直接影響著他們知識的學習、技術的掌握和動手能力的提高,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如何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值得勞技教師探索的一個問題。下面本人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這方面的認識和做法。
一、以新穎、別致的方式引入新課
課堂教學的引入,如同戲曲的“引子”、影劇的“序幕”,精彩的引入能起到醞釀情緒、集中注意力和帶入情境的作用。所以上課一開始,教師應以新穎、別致的方式,如展示有創(chuàng)意的實物,巧妙提問,講述生動有趣的實例等,把學生帶入一個新奇的境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動手實踐的欲望。例如,工藝制作《實用結與藝術結的制作》一課,教師在課堂上可先展示幾只精美的藝術節(jié)和實用節(jié),如各種大小不同形式各異的中國節(jié),吊礦泉水的吊索結、家中導線的縮繩結等等,讓學生在欣賞的同時,對制作實用結與藝術結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又如教學編扎工藝《小花籃與兔燈的制作》一課,上課一開始,教師首先向學生展示精美的小花籃和兔燈,告訴他們是某班同學的作品,你們想不想擁有一只?想不想自己動手制作一只?教學中教師若能根據(jù)教材的知識特點和學生的知識水平,精心設計每節(jié)課的“開場白”,或設疑,或激趣,無疑會使學生進入“受激發(fā)狀態(tài)”,積極、主動地從事學習活動。
二、介紹現(xiàn)代科技成果
對周圍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是人類共有的天性。青少年學生尤其不例外,他們對周圍世界特別是最新發(fā)生的事情,不但好奇,而且還懷有積極探索的欲望。根據(jù)學生這種求新獵奇的心理特點,教師有必要本著“知識點源于教材,具體內(nèi)容不拘泥于課本”的原則,結合有關章節(jié),向學生適當介紹一些新知識、新技術、新的科研成果。例如在講花卉無性繁殖時,可介紹“組織培養(yǎng)”、“克隆技術”等相關知識;講營養(yǎng)元素時,可介紹無土栽培技術;講光合作用時,可適當講解溫室栽培技術對提高作物產(chǎn)量的意義;講優(yōu)良品種時,可介紹基因工程、轉基因技術和太空育種等;講地膜覆蓋栽培時,可介紹“再生纖維共混膜”;講澆水管理時,可介紹“節(jié)水灌溉”技術。事實上,每當將這些內(nèi)容引入課堂,連最“淘氣”的學生也會凝神靜聽,學習興趣倍加濃厚。
三、使學習材料直觀化
課本中的學習材料本身是有意義的,但往往比較抽象或一時不被感知,使學生學習興趣下降。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盡量使學習材料直觀化,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和運用直觀教具和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由被動地接受知識向主動地觀察、思考、探索轉化。例如在上《走進園藝世界》一課時,教師首先投影展示生活中精美的園藝圖片——各種花卉、盆景、插花、園林植物、建筑小品、山石水體等等,然后再播放一段配樂園藝視頻,讓學生感知的材料由靜到動、由抽象到具體的轉變,因而更能引起學生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同學們認真觀察,積極思考,整個課堂呈現(xiàn)出一種良好的氣氛。
又如上《插花》一課,在介紹插花材料時,教師用錄音機播放婉囀的鳥嗚,潺潺的流水聲,如同鳥兒在身邊歌唱,溪水在身邊流過,美麗的花草就生長在周圍。在學習插花的形式時,教師將幾種不同形式的插花擺放在講臺上,要求學生擔當花店“營業(yè)員”角色,向顧客介紹、推銷自己的“產(chǎn)品”。同學們個個興奮不已,爭著對照實物描述插花的特點、風格。由于學生在學習時有身臨其境之感,可以饒有風趣地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結果輕松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由此可見,恰當?shù)厥褂脤嵨?、標本、模型、掛圖等直觀教具和投影、幻燈、錄像等直觀手段,充分、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視聽感覺,引起學生對教學活動的興趣,能使學生產(chǎn)生認真、主動學習的愿望。這樣教師便抓住了學生,學生又抓住了教材,因而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開展學習競賽活動
眾所周知,中學生具有很強的表現(xiàn)欲和求勝心理,所以適當?shù)亟M織學生參加競賽活動,可大大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教包裝工藝《包裝盒的制作》一課,教師介紹完操作要領后,組織全班學生進行制作比賽,劃線時,看誰線劃得準確,裁剪時,看誰裁得到位細致,粘貼組裝時,看哪個小組做得整齊,最后要看哪個同學的作品美觀實用。上述競賽活動的開展,不僅促進了學生技術的學習和動手能力的提高,而且活化了教學過程,使課堂教學自始至終充滿著樂趣。
五、讓學生學以致用
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教師應引導他們拿到生產(chǎn)、生活實際中加以運用,這對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例如學習盆景制作技術后,教師將學生帶出教室,以大自然為課堂,組織學生到野外挖樹樁,找石料。制作材料備好后,教師要求學生親自動手進行盆景的設計與制作。同學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才能,制作出一盆盆造型奇特、極具觀賞價值的盆景作品。又如學習花卉施肥技術后,教師安排學生調查自家花卉的施肥情況。經(jīng)過調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家庭花卉施肥存在著種類單一、用量不合理和施法不當?shù)葐栴}。于是,不少同學針對存在的問題,利用課堂所學知識,向家人提出了許多合理化的建議,從而取得了較好的施肥效果。再如學習過安裝日光燈后,對于家庭當中常見的日光燈不亮的故障,學生都能大膽嘗試去維修解決實際問題。教學實踐證明,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踐,對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在知識的運用過程中,學生會產(chǎn)生一種成功的心理體驗,而這種心理體驗會進一步使學生對勞技課的學習產(chǎn)生穩(wěn)定而持久的興趣。
總之,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做法有多種,教學中教師應深入鉆研教材,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將勞技知識趣味化,在學生感興趣的基礎上,引導他們?nèi)W習,去實踐,并使之在學習、實踐中體會樂趣,將興趣轉化為學習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