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雪玲
【摘要】立德樹人是教育之根本,初中數學教學中實行德育教育是新課改趨勢之下的必然。初中數學具有很強的說理性、生活性以及思想性,在德育教育中有很大優(yōu)勢。初中生“立德樹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德育培養(yǎng)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具有一定的層次性,由難到易、有淺入深層階梯式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 立德樹人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9-0079-01
一、明確數學教學在初中立德教育體系中的優(yōu)勢地位
1.說服性
初中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所有結論都經得起檢驗和推敲,不容許有一點疏忽。數學所具有的說理性十分令人信服,立德教育過程中倘若能夠利用好數學的優(yōu)勢,必然會大大提高學生思想品德境界。
2.真實性
數學可以說是一門看得見摸得著的學科,如果將數學與生活相結合,其真實性更容易讓學生自覺接受德育教育。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數學為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這種成果真實而親切。
二、明確目標
過去對知識的盲目重視已成為過去,如今人們更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方式、情感與態(tài)度。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立德樹人”教育是當前大勢所趨。初中數學教育在新課改推動下一改往日教學方向,開始朝著提升學生綜合能力方向發(fā)展。數學無處不在,它與人們的生產、生活都有著密切關聯。數學來源于生活,當然更需要實際地運用到生活中去。鼓勵初中生多加思考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并在生活中不斷應用課堂上所學得的數學知識,這是樹立學生實踐意識的第一步。數學思維應該在實踐中進一步加強,當學生遇到相關問題時,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的思路,引導學生用數學思維解決各種問題。學生會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強烈的成就感從而培養(yǎng)起對數學的更強的興趣。
三、具體措施
多年來,初中數學教師教學以傳授書本知識為教學重心,教師對學生德育培養(yǎng)缺乏足夠的認識。初中生的數學運算以及抽象思維得到了鍛煉,然而在德育教育方面較為缺乏。
1.展現教師個人魅力
人格魅力包涵的內容較多,教師的上課方式、外在形象、談吐、教學態(tài)度等等都是人格魅力的重要構成部分。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的談吐、風度、形象都會直接影響學生。一個極具人格魅力的教師將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因為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會模仿教師的為人處世,那么作為初中教師的我們必須發(fā)揮個人魅力樹立良好形象。在上課時,要穿著大方得體,語言邏輯要清晰明了,對待工作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教師自身還不要斷提升個人素養(yǎng),讓學生在教學中感受到我們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使學生感受到美無處不在?,F代教育中開始注重個性化教育,初中數學教學關注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并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性格所長,使學生各有所得。德育教育會在個性化教學過程中滲透到課堂中去,學生潛將會得到深度開發(fā)。
2.情景教學應用
立德樹人切忌局限于課堂,我們應該將立德樹人與課外拓展結合,通過豐富有趣的活動寓教于樂。初中數學課堂的德育教育可以通過情景教學法展開,情景教學需要學生之間的互動、團結,在情景中教會初中生基本的道德修養(yǎng)和基本的接人待物。例如在學習概率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布置一個課外作業(yè),讓學生在一定情境下思考班級排列情況并根據題目思考概率事件,這是鍛煉學生發(fā)現問題和自主解決問題的好契機。
3.落實榜樣教育
榜樣的力量是不可忽視的,如果初中數學教學中多引用經典案例或名人事跡,學生能夠因為榜樣的影響而有意識無意識地效仿榜樣。華羅庚終身熱愛數學,對數學具有不懈的研究探索的精神,教師如果把華羅庚追求真理的經歷講給學生聽則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和奉獻精神。
4.利用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
正確利用數學思維也是培養(yǎng)學生德育的有效方法。在數學中使用轉換法可以讓學生學會多角度思考同一個問題,轉化法還有利于對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培養(yǎng)。例如初中數學概率部分的知識點的學習時鼓勵學生親自動手來得出結論,學生就會形成真理來源實踐的觀念。比較是數學中較常用的思想,在比較兩個對象的異同點的時候對立統(tǒng)一、現象與本質、規(guī)律等知識會漸漸滲透進學生的思想觀念中,并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式。在比較中,學生掌握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鑒別能力也得到強化。
數學思想還包括了遷移、實踐的思想。數學知識對學生遷移能力要求較高,舉一反三、由此推彼的思想能夠不僅擴展了學生知識的廣度,也強化了其深度。很多知識都是相通的,只要學生善于發(fā)現和歸納就能將各種知識融匯貫通,建立起普遍事物之間的聯系,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初中教學中德育教育需要數學思想方式,它會使學生對德育教育的接受力變強,思考問題客觀辯證。課外教學是學生德育教育的課外延伸教學內容之一,由于課外教學的自由性,學生在實踐中與人相處的能力、協作能力能得到很好地鍛煉。
5.循序漸進,堅持原則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立德樹人”必須堅持情感性原則、科學性原則與層次性原則。情感性原則即在教學中充分借助情感體驗,推動學生以開放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學習,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提升綜合素質。科學性原則即保證德育教育的正面積極、清晰明了、立場明確。教師必須明確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在學生需要的時候及時給予正確的思想引導,同時不忘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
四、結論
初中生階段是學生形成性格和習慣的重要階段,把握教育關鍵期,將數學教學與德育教育相結合,更有利于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立德樹人必須貫穿于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把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視為教育的重心,這樣的人才才是真正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戴艷冰.在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J].考試與評價2014年07期
[2]趙光偉.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人文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4年20期
[3]李華平.高中與高職數學教學銜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年19期
[4]馬亞麗.如何讓數學教學更貼近實際生活[J].數理化學習2014年11期
[5]康敏.在數學教學中訓練學生思維的幾點體會[J].中學時代2014年19期
[6]張恒亮.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讀書文摘2015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