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
摘要: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過程,教師應該對教學過程及時總結和反思,才能提高教學能力,實現(xiàn)教學相長。本文以本人2016年下學期授課班級的實際情況為例,對該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方法和策略,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AutoCAD;教學;反思;改進方法
1 引言
《AutoCAD》是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yè)的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yè)基礎必修課程,同時也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職業(yè)崗位核心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不僅能夠掌握AutoCAD二維平面設計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能獨立地繪制中等及以上復雜程度的工程圖樣。
2 教學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2.1 教學存在的不足
(1)教師引導不足
由于本人深知高職學生的理論基礎和水平都比較差,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將進度放慢,以保證學生能夠充分掌握知識點。由于每次繪圖都是我?guī)е鴮W生一步一步進行操作,貌似每次課學習效果還不錯。但是最后幾次課我只對繪圖任務做一些簡單說明,對繪圖順序和方法做簡單提示后讓大家獨立繪制,結果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竟無從下手。這說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不夠,并沒有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沒有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
(2)學生主動性差
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主動性比較差,只會一步一步跟著老師繪圖,而不會自己獨立地參照任務工單上的圖紙繪制,依懶性重。課堂上學生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偏移多少?”“中心線長度多少?”“直徑多少?”等等。繪制一個倒角或一條直線,都在等著老師報尺寸數(shù)據(jù),按照老師報的數(shù)據(jù)進行尺寸偏移之后也不去思考為什么偏移這個尺寸。學生主動性差跟教師的過度指導也有一定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學生的惰性,應該糾正。
(3)整體布局意識弱,看不懂圖紙
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學生不注重圖紙布局,繪圖過程中沒有整體意識。大部分學生在繪圖過程中沒有堅持“從整體到細節(jié)”的原則,不重視圖形輪廓的繪制,想畫哪里就先畫哪里,毫無章法。另外,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繪圖最大的困難不是不會運用CAD操作命令,而是看不懂圖紙,特別是三視圖,這嚴重影響了教學進度和效果。軟件只是工具,跟傳統(tǒng)的鉛筆、直尺和三角板在本質上是一樣的,看懂圖紙才是CAD繪圖的基礎,所以學生們應該加強識圖能力的培訓。
2.2 原因分析
(1)學生畏難、懶惰心理
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學習還是很認真,課堂上會跟著老師的節(jié)奏把圖形繪制完成。但仍然有少部分同學不愿意動手,對課程學習不感興趣,認為這門課程對以后的工作沒有作用,學習目標不明確。還有部分學生對于常用的命令(如“修剪”、“偏移”等)掌握不熟練,主要是沒有及時進行總結和練習,學會之后就忘記的原因。另外,還有少部分同學反映這門課程很難,學不會,各種操作步驟記不住等等。但實際上這類操作軟件的學習不存在理論難度,重在操作方法的掌握,學生學不會主要還是畏難情緒影響。
(2)機械制圖基礎弱,辦公軟件操作差
CAD繪圖中讓學生最頭痛的還是看不懂圖紙,多數(shù)學生對圖紙尺寸不敏感,不擅于根據(jù)圖紙尺寸利用中心線偏移實現(xiàn)定位繪制圖形框架。對于圖層的使用不規(guī)范,輪廓線應該用粗實線,但部分同學依然使用中心線或者虛線。特別是對于三視圖的識圖感覺更加棘手,沒有深刻領會三個視圖及某些重要尺寸的位置關系,空間想象能力差,不能用立體的思維去識別三視圖。再次,多數(shù)學生對計算機操作不熟悉,比如新建文件、文件另存及文件重命名等。對常用辦公軟件(如office等)操作不熟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習效果。
(3)學習效果與班級管理正相關
通過比較9個班級的學習情況發(fā)現(xiàn),學習效果與班級管理直接相關。班級管理效果較好的在課堂紀律、學習主動性、課堂配合以及繪圖技能等各方面都要優(yōu)于管理較差的班級。輔導員(或班主任)不負責任,班級管理效果必然不佳,課程學習效果也差,考核成績也跟其他班級有很大差距。所以,學工管理是教學效果的有力保障,只有學工和教學互相配合,才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
3 改進措施與建議
(1)引導為主,讓學生自主繪圖
由于教師過分擔憂學生基礎差學不會,在教學中過度指導也造成了學生過度的依賴心理。繪圖有一定的技巧性,在把握大原則的前提下可以發(fā)揮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激發(fā)學生自主繪圖的熱情和興趣,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把課堂上布置的教學任務當做是自己的真實任務一樣認真對待,從觀念上擺脫對教師的依賴。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并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完成任務。
(2)循序漸進,提升識圖繪圖技能
在教學初期可以詳細講解圖紙識別,引導學生學習圖紙中每一個尺寸的讀取,然后逐漸讓學生自己識圖,自己根據(jù)圖紙尺寸繪圖,逐漸讓學生看得懂圖紙,不斷提高識圖能力,也逐漸將以老師為中心的課堂轉換為以學生為中心,改變教師講解演示學生跟學的教學模式。另外,本課程的教學進度與《機械制圖》、《機械設計基礎》等相關課程的進度不一致,對教學也有一定的影響。
(3)優(yōu)化課程設置
大一學生對電腦的操作能力較差,但《AutoCAD》又需要直接用電腦操作,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心理負擔,一旦開始的內容沒掌握好,學習會越來越被動,越來越?jīng)]有自信。另外,這門課程要以機械制圖課程為基礎,只有學好了制圖識圖,然后再學習CAD繪圖就會覺得輕松很多。所以在課程設置和安排上要進行優(yōu)化。另外,前期應該開設計算機課程,讓學生熟悉計算機系統(tǒng)及常用辦公軟件的基本操作,對后期課程的學習會有促進作用。
4 結語
CAD軟件只是一個工具,其基礎依然是機械制圖基本知識。識圖是制圖的基礎,識圖的過程就是繪制思路形成的過程,識圖能力的提高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重視制圖規(guī)范和標準的理解與掌握,能正確地選用線型、圖框及適當比例完成圖紙的規(guī)劃與布局。另外,在學習中要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意識,不斷提高制圖效率和質量,真正實現(xiàn)技能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鎖娣.高職院校教學質量提高的現(xiàn)狀和對策[J].職教通訊,2012(6):121-122
[2]梁晨.高職系級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J].河北師范大學,2011,36(22):121-123
[3]齊曉宇,姚潔.高校教學管理改革探析[J].黑龍江高等教育研究,2002(4):67-69
[4]伍建橋.高職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yè),2006(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