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源第三中學,福建 羅源 350600)
讓英語復習課煥發(fā)新課般魅力
鄭群英
(羅源第三中學,福建 羅源 350600)
復習課在英語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課型,然而復習課長期以來成了習題課的代名詞,趣味不足,形式單一。文章探討如何在有限的復習時間里通過教師的藝術(shù)魅力、科學魅力去感染學生,使英語復習課煥發(fā)新課般魅力。
復習課;課改;魅力
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堅持以學生為本,面向全體學生,關(guān)注個體差異,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為學生繼續(xù)學習奠定基礎(chǔ)。[1]復習課在初中總復習階段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通過復習課教學要幫助學生梳理歸納所學的知識,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體系。
在復習課上,教師忽視了學生的興趣,總會一廂情愿只從教師自己這邊出發(fā),專講自己認為學生需要的東西,復習課教學設(shè)計就變得單一、刻板。能將一碗剩飯炒成色香味俱全的揚州炒飯,實在不是簡單的。當然要幫助學生將零散的語法、詞匯知識點能融會貫通、學以致用,并非易事。需要我們英語教師經(jīng)歷一次次洗禮,讓英語復習課回歸智慧的英語課堂。
創(chuàng)設(shè)新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英語復習課設(shè)計的第一要素,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要用心,就能找準方向,找對視角,讓課堂樂趣橫生。
在九年級專項復習時,筆者進行了創(chuàng)新,根據(jù)學生的英語知能設(shè)計一節(jié)約40分鐘的辯論賽,一一列出那些模糊不清的詞、詞組,然后分正、反兩方進行辯論,弄清它們?yōu)橹?。設(shè)置的辯題如:
(1)pay,spend,cost,take這四個詞都有花費的意思,如何區(qū)別?
(2)other—another—others–the other
(3)few—little—a few—a little
(4)some time—some times—sometime—sometimes
(5)too many too much much too
(6)used to do—be used to do—be used to doing—be used for有何區(qū)別?
確定了正反兩方的辯手后,雙方就進入比賽。例如:
正方同學陳述:(1)Sb pay some money for sth.(人做主語,結(jié)構(gòu)是pay….for)。(2)Sb spent some money on sth或 sb spend some time(in)doing sth(人做主語,結(jié)構(gòu)為 spend on/spend in dong)(3)Sth cost sb some money.(物做主語)(4)It takes sb some timeto do sth(形式主語it)
如:花了五元錢買這本書。(注意時態(tài)用過去時)
I paid five yuan for the book.The book cost me five yuan.
I spent fiveyuan on the book.
It took me five yuan to buy the book.
反方同學提出反對意見:It takes sb some money to do sth是錯誤的,他認為只有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一般不用于花錢)。
如:花了五個小時讀這本書。
I spent five hours(in)reading the book.
It took me five hours to read the book.
筆者和其他學生組成評審團,對雙方辯手的觀點、依據(jù)及辯論成敗做出裁定。最后確定反方觀點是正確的。這樣學生對pay,spend,cost,take這四個詞的用法一目了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生解決、理清了困擾已久的概念。學生不僅記憶深刻且理解了用法,還增強了思辨能力。課后學生反饋意見中,這種上課模式非常喜歡。[2]以往只是靠教師反復講解灌輸,學生還是依舊如故。事實證明,完全可以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英語辯論也是一場妙趣橫生的舞臺劇,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語言之美。英語復習課的魅力之花因此而綻放。用一個個新鮮的創(chuàng)意,讓學生真切體驗到自己是課堂中的一部分,吸引住每一個孩子的心。
每個學生都具有豐富的想象力。作為英語教師要能夠設(shè)法解除課本的束縛,運用所學的語言進行大膽探索、想象,讓英語學習真正地走向廣闊的生活。[3]
在復習課當中,可以圍繞主要話題進行復習,同時也可以拓展一些話題,如果教師鼓勵學生想象,學生往往會給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有時候一個話題,學生就會有不同的表達版本。
例如Asking the way,讓學生復習指路問路的句型時,他們用自己的名字作為這些場所的名字。例如,一個叫楊慧的學生拿到中學的圖片,她就會說:Look, this is YangHui Middle School;一個叫張璇的學生拿到購物中心的圖片,她就會說:Look,here is Zhang Xuan Shopping Centre。于是,教室的各個角落,就是平時最沉默的學生那里,便也會有了他們自己的 “地方”。然后可能還會有學生順勢把教室的通道也取上一些特別的名稱,進行問路指路的對話。最后教師再以書寫的形式再現(xiàn)剛才的對話,強調(diào)本單元的知識點。更好玩的是有一個學生表演一個內(nèi)急的人,著急的問“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WC,please?”,找到了WC以后,又沒有錢,他又再去問“Where is the bank?”等到他取來了錢,已經(jīng)太晚了!在復習課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應用比較熟悉知識點,給予學生一片思維飛躍的沃土。
通過學習一個個生動有趣的英文故事和一篇篇富有生活哲理的科普文章,學生能夠感受到語言的魅力。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引導,使每個孩子都能帶著愉悅的心情投入復習課堂中來。[4]
如何把枯燥乏味的語法知識編成一段很押韻的順口溜或本地方言就是一節(jié)課的點睛之筆,這樣不僅容易記,還會讓課堂更生動??倧土曤A段需要進行歸納總結(jié)的知識點太多了,這時英語順口溜就很好用,可以使復雜的內(nèi)容簡單化,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且瑯瑯上口,易學易記。例如:
定冠詞口訣:特指雙熟悉,上文已提及;世上獨無二,序數(shù)最高級;某些專有名,習語及樂器。
時間名詞前所用介詞的速記歌:年月季前要用in,日子前面卻不行;遇到幾號要用on,上午下午又是in;要說某日上下午,用on換in才能行。
每節(jié)課都總結(jié)出一兩條實用的順口溜,久而久之,連學生也會有模有樣地擺弄幾句。就像基數(shù)詞變序數(shù)詞,學生會編出好幾套順口溜。
基數(shù)詞變序數(shù)詞順口溜之一:基變序,有規(guī)律,詞尾字母tdd,八減t,九減e,f要把ve替,ty把y變成i,記住th前有個e。
基數(shù)詞變序數(shù)詞順口溜之二:第一、二、三要全變,其余“th”加后邊,“th”里有例外,你需格外記明白,八減t,九減e,字母f代ve,ty變tie。
通過實踐,學生能體會到探究的魅力,有時還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復習課的內(nèi)容繁雜,字、詞、句、課文、語法、發(fā)音,這些支離破碎的知識點,就如一顆顆散落的珍珠,教師要善于尋找主題,尋找一根主線,將這些珍珠串成美麗的項鏈。有時候,學生之所以搞不清楚某一類型的問題,或是搞混幾種語法現(xiàn)象和詞匯用法,不是我們花的時間不夠、題目練得不多,而是因教師沒用恰當?shù)姆绞綄栴}組織在一起。如果我們將相關(guān)知識點放在一起“合并同類項”,就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如:話題功能項目在總復習階段,與以前上新課時候的對話是不一樣的。總復習階段,筆者將話題功能項目進行分類,就不局限于某一課某一個單元,把課本內(nèi)容分成二十幾個話題:個人情況、家庭、朋友與周圍的人、居住環(huán)境、日?;顒?、學校生活、個人興趣、情感與情緒、人際交往、計劃與安排、節(jié)假日活動、購物、飲食、衛(wèi)生與健康、安全與救護、天氣、文娛與體育、旅游與交通、通訊、語言學習、自然、世界與環(huán)境、科普知識與現(xiàn)代技術(shù)、歷史與社會、故事與詩歌。學生圍繞著話題,以兩人一組為單位自己編對話,小組在全班面前表演,教師作出評價。在學生自己編對話的過程中,就主動復習了課本知識,在欣賞其他小組表演的過程中,鍛煉了聽力,提高了判斷能力,同時還可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鄭毓信教授曾說過“現(xiàn)代教學思想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即是認為學生的錯誤不可能單純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復的練習得到糾正,而必須是一個自我否定、自我反思的過程?!保?]在復習課當中,查漏補缺,解決‘老大難’知識點,是一項重要任務(wù),而光是教師一廂情愿對這些知識點一味羅列、重復,堆積,不但不能解決,還會讓學生產(chǎn)生厭倦感。而換個思路,讓學生來羅列,來解決,就能將學生真正的放在了主體地位。譬如,要復習有關(guān)過去的相關(guān)句型,就可以課前讓學生搜集自己這一語法錯誤的錯題,要操練用所給詞的適當形式填空,就專門搜集這個題型的錯題,然后在課堂上提出,學生自己說出錯誤點和解決的辦法,若自己解決不了的,可以向同桌或前后桌同學求助。這樣可以讓那些學困生、中等生有了更多發(fā)言的機會,也讓優(yōu)等生有了用武之地,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如一節(jié)復習課當中,筆者從free talk,pair work, act out the dialogue等所有學生說話的環(huán)節(jié)當中,挑出其中典型性錯誤,寫在黑板一角,在臨下課前:
T:Look at this corner.I’ve written some sentences here.Look at them carefully.What’s the matter with these sentences?
S1:They’re wrong.
T:Yes,there are some mistakes.But can you tell me how to correct them.Discuss with your deskmates.
在復習課上,不是教師的千叮嚀萬囑咐,而是以這樣平和的友好的態(tài)度來對待錯誤,讓學生成為梳理知識的主人。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賴的師生關(guān)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6]復習課上,盡可能地提高正確率和提高分數(shù)似乎成了教師的最大任務(wù)和最大動力,由于學生之間存在著差異性,這個階段也是師生關(guān)系容易緊張的時候。學生知識儲備、能力水平、認知風格、生命體驗、思維品質(zhì)等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所以教師不能對所有的學生都設(shè)定同樣的目標,要想方設(shè)法去發(fā)現(xiàn)每個層次學生的優(yōu)點,并讓每個層次的學生去體驗屬于他自己那個層次的成功感和榮譽感。
在最后的復習階段,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針對性。基礎(chǔ)較薄弱的學生復習時間主要放在基礎(chǔ)內(nèi)容上,掌握各個考點,這樣比會有所突破。基礎(chǔ)較好的學生以完形填空、閱讀和作文為重點。要引導學生總結(jié)、歸納解題技巧。如:完形填空、閱讀理解和閱讀填詞題,都要通讀文章,明了文章的主旨,完成后再把答案內(nèi)容回歸到文章中檢驗。若遇到選項模棱兩可,就應根據(jù)上下文推測,從中發(fā)現(xiàn)在下文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或有暗示的選項。
教師的教學魅力若能“讓人拍案叫絕”,那么這樣的課堂就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所以教師必須具備發(fā)現(xiàn)魅力的 “眼光”,創(chuàng)述魅力的“細胞”,讓每一節(jié)復習課都是一種藝術(shù)享受、智慧的啟迪。
[1]郁勝琴.“心中有學生”是構(gòu)建英語有效課堂的根本[J].新課程導學,2013(4).
[2]蔣敏.一堂數(shù)學課的教與思[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5).
[3]付義衡.小學英語復習課如何“溫故”而“知新”[J].教師,2012(16).
[4]鄭奶月.有效指導分組實驗——以《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為例[J].福建基礎(chǔ)教育研究,2010(9).
[5]陳藝茹.小學數(shù)學“發(fā)展性教學”課堂設(shè)計策略[J].福建基礎(chǔ)教育研究,2009(6).
G471.2
A
1673-9884(2017)02-0076-03
2016-05-23
鄭群英(1970-),女,福建省羅源第三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