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禎
摘要:翻轉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時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如學生在課后可通過觀看視頻講座、閱讀電子書等方式自行學習,課內由教師通過答疑解惑、補充等輔導學生學習,以此獲得更全面發(fā)展。隨著信息技術的深入發(fā)展,翻轉課堂逐漸凸顯出優(yōu)勢來。正因為如此,本文從翻轉課堂模式下的教學方法改變,導入教學視頻,奠定翻轉課堂基礎,利用資源,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課后深化的及時性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評價機制的實施五方面展開,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翻轉課堂;教師;學生
引言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一味地向學生傳遞信息、灌輸知識,降低了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的積極性。在此,適當改進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自主性地學習是教師義不容辭之任務。2011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發(fā)布以來,國家更加強調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有機結合。翻轉課堂是基于新技術的課堂教學模式變革,借助媒體技術實現(xiàn)形式與內容的互動。將小學數(shù)學教材中的公式與概念等通過幻燈片的方式加以展示,便于學生從多個角度去分析研究,加深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完成以“教”為中心的課堂向以“學”為中心的學堂的轉化。這一教學模式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學定教的課程改革理念。翻轉課堂雖在國內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在小學數(shù)學中的應用較少。本文就如何開展翻轉課堂教學,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展開有效研究。
一、翻轉課堂模式下的教學方法改變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轉變了傳統(tǒng)課堂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形式,再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傳授知識,加速學生對知識的內化力,便于學生及時鞏固知識點,靈活了學生學習知識的便利性。翻轉課堂教學倡導的是通過創(chuàng)設課堂學習情境活躍學習氛圍,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還實現(xiàn)了學習知識的靈活性,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自主學習知識,比如,課下可反復觀看學習小視頻,直到理解透徹知識點為止,最大的好處是學生在課堂中也不會被動地跟著老師走,有了更多獨立思考問題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空間。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從各個角度去解決問題,而且還有助于加強師生、生生間的交流,在探討中師生之間還能撞擊出更多的思想火花,鍛煉學生邏輯能力的同時還推動了高效課堂的建立。
二、導入教學視頻,奠定翻轉課堂基礎
多媒體的普及為各個學科的教學提供了便利,更加強了翻轉課堂實施的靈活性。在翻轉課堂教學理念的引導背景下,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制作一些時間短、針對性強的小視頻,學生也可以利用課后或者在家的時間觀看這些學習小視頻,自主學習。在自學過程中,學生一旦遇到無法理解或者是沒有聽懂的部分時,可以及時進行回放和暫停,循環(huán)往復地多看幾遍,在循環(huán)中解疑答惑。這種教學方式更具人性化,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還提升了他們的自學能力。教師也可以多鼓勵學生利用家中的電腦索引一些與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相關的網(wǎng)絡教學視頻,拓展學習空間。這里以《對稱、平移與旋轉》中的《平移與旋轉》作為例子:可在制作教學視頻的基礎上準備“平移和旋轉”的動畫視頻加強學生的學習空間感,更好地理解平移和旋轉。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深化認知。
三、利用資源,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
培養(yǎng)綜合素質能力強的人才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重點內容。在教學中,建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科學使用各種教學資源,強化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教師義不容辭之義務。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建立為這種教學理念提供了便利條件。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決定了其在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良好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成功應用的重要基礎。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相關知識時,可以小組形式展開合作教學。學生可通過學習課本、觀看微視頻等初步建立對三角形的認識,通過觀看視頻,了解三角形的高的基本畫法,。學生在探究這部分內容時可以更方便地掌握銳角三角形的三條高、直角三角形的一條高以及鈍角三角形的一條高的畫法,但是,對直角和鈍角三角形另兩條高的畫法仍不熟練,此時,發(fā)揮小組合作討論優(yōu)勢,讓他們自行研究,發(fā)揮主動性,便于他們在合作中解決問題,提升能力。
四、課后深化的及時性
課后的深化學習尤為重要。課后深化是一個課時完結的收尾過程,而且還是對課程內容的提升過程。例如,在教學“運算定律和簡便運算”時,在結束課前的自主學習和課堂中的答疑后,教師可以在綜合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程度的基礎上開展相關的課后深化練習。比如,運算律的活用和混合運算的結合等,加深學生對運算律的印象,靈活使用。這樣的教學貫徹了翻轉課堂的核心教育理念,保證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的自主性,享受學習樂趣的同時,還強化了學習效果,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五、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評價機制的實施
盡管說翻轉課堂教學理念是將主動權給學生,但是,鑒于小學生缺乏自主判斷力,加上實踐經驗不足,難免在學習中出現(xiàn)思維上或者解題過程中的偏差,盡管要求教師不要過多地干涉學生的思考學習,但是,當發(fā)現(xiàn)錯誤時一定要及時引導,以免學生思維上出現(xiàn)差錯,此時,則體現(xiàn)出評價機制實施的重要性。數(shù)學是一門具有趣味性的學科,但評價過程是枯燥的,借助數(shù)學學科的趣味性調整課堂評價方式,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評價效率。例如,借助游戲的方式進行評價,將要講述的知識融入到教師精心設計的游戲中,豐富評價機制形式,提高評價有效性。此外,教師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空間,在此基礎上留出時間加強師生間的溝通交流,多鼓勵學生課下通過小視屏自主學習,充分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多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在自主學習中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創(chuàng)新型解題思維。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為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積極開展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方式,開展翻轉課堂教學研究,促進教與學方式的轉化,為深入探索信息技術奠定基礎。為此,需要每一位數(shù)學教師積極努力實踐,構建出適合本班級學生學習、發(fā)展的翻轉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馬偉豪.小學數(shù)學翻轉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4(Z1).s
[2]葉智輝,王祖華.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以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圓的面積》為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01.
[3]李蕾,王在花.例談小學數(shù)學翻轉課堂的研改思[J].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5,01: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