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秋
摘要:語文教學是一門必修科目,是每個學生都應該所接觸的,對于聾啞學生來說,同樣是一項基本科目,但是聾啞學生因為自身的一些缺陷,在學習語文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困難,這就對我們小學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該不斷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從而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讓聾啞學生同樣接受知識的熏陶,更好的成長。本文對于小學聾啞學生的語文教學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希望可以為教師今后進行語文教學提供相關啟示。
關鍵詞:小學語文;聾啞教學;教學現(xiàn)狀;應對措施
特殊教育學校在教育方面存在的壓力要比正常學校的教學壓力大得多。首先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天生都存在著缺陷,這些缺陷給他們的成長帶來了相關的阻撓,不少學生因為天生某一方面的缺陷在后天的成長中有了心理障礙,所以就給教師的教學過程帶來了相關的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聾啞學生的教學探索,不斷改革教學方式,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彌補他們在某一方面的缺陷。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語文特教老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該通過教學中的不斷探索,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在教學過程中感受到來自教師以及他人的溫暖,滋潤學生的心靈,不斷增強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更多的參與到語文課堂教學中,更健康的成長成為越來越多人關注的焦點。
一、加強小學聾啞學生教學探究的重要意義
聾啞學生因為自身的某些缺陷就比正常的學生學習知識的時候困難很多,因此教師更應該加強對聾啞學生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探索,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學到更多的知識是我們每個教師的終生追求。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中占據(jù)主要地位,同樣的一節(jié)課會因為教師教學過程設計的不一樣而導致效果不同,這就需要教師認真分析學生的心理,抓住學生的興趣愛好,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們在無形之中收獲了快樂,獲得了知識。大量數(shù)據(jù)證明:學生在快樂中主動學到的知識掌握起來要比被動的接受知識容易得多。并且聾啞學生需要的是溫暖,我們只有給他們愛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向學生教授知識,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收獲快樂,健康成長,為學生更好的進行接下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
(一)教師教學觀念傳統(tǒng),師生互動性差
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教師掌握著課上的主動權,不少教師對于新知識的傳授采取直接告訴學生,讓學生記錄下來,再記住的方式。但是因為學生自身有著或多或少的缺陷,從而導致了學生上課存在更多的困難,對于不少學生本身來說又是一個很大的困難,這就進一步導致了學生不能充分抓住課堂,學到的知識很少,也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給學生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傷害。學生無法得到充分的自主權,無法實現(xiàn)和教師們的雙向互動,由于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不高,導致課堂效率低,課堂的有效性不足。
(二)課堂活動設置盲目,學生積極性差
在聾啞學校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更應該注重課堂活動的設置,通過課堂設置讓學生找到另一個“自己”,從而更好健康快樂的成長。而設置課堂小組活動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新探討,這也是當前新課標的要求,有些教師將小組活動看作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所以對課堂的小組活動有了更多的安排。但是因為某些學生心理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從而導致了學生在課堂活動中陷入被動局面,使學生產(chǎn)生了抗拒心理,收不到理想中的課堂效果,進一步導致了課堂效果低下。
三、有效開展對聾啞學生小學語文教學的策略
(一)加強學生的語文基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
具備一定的語文基礎才能更好地方便學生們進行學習,同樣聾啞學生也應該這樣,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一些語文基礎方面的培養(yǎng),從簡單的識字、認字開始,然后讓學生慢慢接觸詞語、詞組,最后可以讓學生們寫點小文章,讓學生表達內(nèi)心的想法。同時教師應該不斷與時俱進,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進行教學方案的設計,聾啞學生最需要的就是關愛,而教師的關愛能夠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另外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給學生的心理一片陽光。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根據(jù)教育大綱的指示,對于學生的語文知識進行系統(tǒng)生動的講解,明確教學思路。
(二)加強小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聾啞學生今后更好的融入社會,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幾個小組,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共同討論,并根據(jù)自己小組內(nèi)的討論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打破了自身的那種封閉心理,在同學之間進行溝通交流,一方面對于知識進行了綜合把握,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將學生的思路進行不斷的擴展,另一方面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打破內(nèi)心阻礙,更好的融入社會。這樣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各個小組之間展開競爭,每個小組都爭當優(yōu)秀,這樣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課堂效果,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增強學生的信心
受到表揚對于每個學生來說都是很美好的一件事,小學階段的學生會因為教師的一個眼神或者是一句鼓勵的話而愛上學習,同樣聾啞學生也是這樣,他們需要的是教師的關愛和鼓勵,這就需要教師們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讓學生在平時的教學與學習活動中得到充分的肯定。例如在平時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們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去展示自己、表現(xiàn)自己,對學生所提出的各種想法予以充分的肯定,對于一些積極發(fā)言的學生頒發(fā)小紅花等,讓學生更好的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健康快樂的成長。這樣一方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樂趣,另一方面也給予了學生更多的信心,一舉兩得,小學語文教師們何樂而不為呢?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聾啞學生的小學語文教學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需要學校、教師、學生的共同努力,學校要建立更為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教師要不斷進行研討深入,尋找更為有效的教學思路與方法,當然這些也離不了學生們的配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更應該負起責任,不僅教給學生知識,更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到人生的道理,給予他們同齡人一樣的教育,將來更好的融入社會,更好的生活。本文對小學聾啞語文教學進行了探究,希望可以對教師今后進行語文教學提供相關指導,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不斷讓學生更好的成長,收獲一個快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