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娟
(田家炳中學 陜西西安 710500)
摘 要:對于農村中學的學生來說,英語老師的上課模式往往是老師的話語總多于學生的話語。即使有時老師想換個花樣,讓學生分成小組來個小組活動,比如討論、表演、辯論等,而這些也僅僅只是表演,這樣的活動到底是否達到了英語教學的預期的目的了呢?我覺得回答應該是否定的。那么,怎樣的教學模式才是有效的呢?
關鍵詞:生活 情感 思維 提高
有效的英語課堂教學應該是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的,能夠激發(fā)學生思維的和體驗情感快樂的課堂,我認為立足生活、培養(yǎng)情感、激發(fā)思維,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一、課堂教學要以生活為基礎
語言是社會生活中人們進行信息傳遞、思想交流、情感表達的工具,是人們在實際生活中時時在在使用的交流工具。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就是要把書本上死的語言材料活化為交流中使用的生活語言,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景,組織多種多樣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活動,將英語學習同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統(tǒng)一起來,讓學生覺得英語學習變成了生活中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在這樣的“生活課堂”上,學生會帶著巨大的興趣和熱情積極參與、體驗,樂于表達、積累,對英語學習會產生巨大的內驅動力。
舉個列子:如2012·陜西西工大附中高三模擬的情景對話題:
—Good evening.Grandmas Restaurant.May I help you?—Good evening.__1__
—Thank you.May I have your name,Miss?—Mary Brown.—__2__
—Id like to order the “Free Matching Dinner for 2”.
—Yes,you may choose two soups,two drinks and four main courses from the menu.—__3__
—Are you ready? What kind of soup do you want?—Chicken soup and tomato soup.—__4__
—Id like a plate of noodles,two chicken wings,some beef and a bowl of rice.—__5__
—Just a coke and some green tea,please.—May I have your address,please?
—Sure,6A.Kingston Court,Belair Cardens,Shatin.
—Okay,your food will be delivered in half an hour.Thanks for calling.
A.May I book a table in your restaurant for tonight? B.I would like to order some food for dinner.
C.Miss Brown,please tell me your order. D.How about your main courses? E.Would you like some drinks?
F.Okay.Let me see. G.And your drinks?
其中第五個空很多學生都選擇的是E而正確答案卻是G,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他們只是知道E選項喝G選項都是問喝的。卻忽視了上文中人家已經在套餐中包括了喝的,所以在下文就沒有必要再問是否要喝,只需問要什么喝得。所以,學生們只是脫離生活,一味的搞簡單的英翻漢。當然失分是必然的。像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因為它們來源于生活而學生在做題時卻忽視了它的生活性,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作為英語教師的我們一定要多指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英語用生活的體驗感受英語,多給學生與生活實際相關的知識,由學生自己輸出運用于生活實際這樣才能達到英語語言學習的的真實和有效性。學生們學到的英語才是活的是真的。
二、課堂是情感的課堂
離開了語言的情感傳遞功能,學習語言那就是空談。因此,只要是與情感有關的就能走進學生的心里,比如,高考中的完形填空文章往往都是一些積極的給人正能量的,或感人,或發(fā)人深省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維就可以以情感為突破口,讓完型文章的作者的情感成為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身臨其境,讓他們不是在讀別人的文章而是讀自己的經歷,那么,主動的思維是不受限制的。
在高考150分的試卷中,完形填空部分占了30分。如果完形填空做得好會得27.8分甚至是滿分,而做的不好而能就會出現(xiàn)一連串的錯誤,為什么會是一連串的錯誤呢?我們發(fā)現(xiàn),陜西省近幾年的完型填空類型往往以記敘文或夾敘夾議文為主。在這樣類型的文章里作者的情感色彩以及情感起伏變化變式文章的主線索。如果學生能夠在文章中與作者在情感和思想認識上形成共鳴,那么他們就等于抓住了作者的心思,抓住了作者的心思,就等于是抓住了選項。其實,解決完型填空的過程就是與作者心與心交流的過程,你越交流的透徹,正確答案就來的越快。也就是說,在度完形填空題的過程就是主動交流的過程,更是主動思維的過程。
試想,有效地指導學生用一顆會感知的心,敏感而積極地與作者在思想情感上達成共鳴,我們的學生怎能不愛上這些至善至真的好文章呢?我們的學生怎么可能不能拿到高考那30分呢?
三、課堂是思維的課堂
我認為英語語言學習有兩層意義與價值:一是表層意義,即掌握一門新的交流工具并能流利與人交流。二是深層意義:即是完善學生的思維和發(fā)展能力。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打開學生的思維,給學生思維的空間,而且思維的支持點要多些,來培養(yǎng)學生深層的思辨能力。著名英語教育專家張連仲教授指出:語言學習不止是學習語言知識,而應是體現(xiàn)語言系統(tǒng)、文化系統(tǒng)和思維方式三個層面的互動。所以,在課堂上激發(fā)出學生思維的火花,有利于英語思維習慣的形成和個性的發(fā)展,達到思維品質和綜合素質的和諧發(fā)展。具體的教學方法就是“話題”活動教學,即在英語課堂學習過程中,以對子或小組活動形式為主的,以學習材料為載體,在師生共同創(chuàng)設的語言環(huán)境場中,學生圍繞某一話題展開的“說”的激活、交互、碰撞、共享的學習過程。在這種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始終保持一種思維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運用英語進行理解、交際互動并不斷地體驗語言、頓悟語言知識規(guī)律,表達自我觀點、討論有關話題,其最大的特點是使學生的注意力逐步從語言形式轉向語言意義和內容。
結語
總之,有效課堂是一種價值追求,是一種教學實踐模式,在構建“生活、思維、情感”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將會引起我們更多的思考和關注。我們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和獨立思辨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建立在有效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