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善強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各種社會思潮不斷涌現,人們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等發(fā)生較大的改變和沖擊,這種環(huán)境下大學生的思想方面存在較大的沖擊,容易使大學生陷入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的困境中。目前我國高校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下,仍然比較重視理論的學習,輕實踐,同時形成重輕視德育、實踐的不良傾向,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高校必須重視思政課校內實踐教學平臺建設,提高教學中課程實踐水平,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關鍵詞:高校 思想政治 理論課 實踐教學 改革
高校思政課校內實踐教學平臺建設的未來發(fā)展趨勢將在回歸生活的基礎上綜合各種實踐教學方式,積極開展各種基于實踐基地活動,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在實踐的過程中把創(chuàng)新放在教學的首要位置,教學中可以利用現代發(fā)達的網絡技術進行實踐教學。對于我校來說,應該積極組織人力、物力,積極建立實踐基地,為學生的實踐學習提供科學、全面的條件,推動思想政治實踐教學的科學化、標準化發(fā)展??傊磥砀咝5乃枷胝谓虒W活動將更加重視校內實踐教學平臺的建設,利用各種有利方式開展多方面的實踐教學平臺模式,為社會培養(yǎng)實踐能力高的應用型人才。
一、思政課校內實踐教學平臺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對思政課校內實踐教學平臺建設投入較少
我國高校思政課校內實踐教學平臺建設比較落后,與專業(yè)課相比,思政的實踐教學平臺構建經費投入相當少。而且高校在落實思想政治實踐教學平臺建設經費方面是沒有制度保障的,所以在經費相對充裕的情況下,高校可能會首先考慮專業(yè)課的資金投入,而忽略思政課校內實踐教學平臺建設的資金投入。
(二)過于重視社會實踐,忽略了校內實踐平臺的構建
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作為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具有多樣性,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要求每位學生都要參加實踐活動。但是受人、財、物等因素的制約,目前,我國的思政實踐教學形式比較單一,缺少教師的正規(guī)指導。同時高校的教務部門存在兩個方面的誤區(qū):第一個是把社會實踐與實踐教學相混交,二是把社會實踐當做理論教學的補充。所以,高校在思政課實踐教學中一般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形式,導致教師誤認為實踐教學僅僅指課外實踐和社會實踐,而忽略了思政課校內實踐教學平臺建設,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
(三)思政在教學中突破的難題
基于以上思政課存在的主要問題,高校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重視課堂實踐教學的發(fā)展。比如教師的課堂講解中可以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結合當地的時事政治和當地的愛國主義陣地以及當地經濟發(fā)展現狀等內容進行講解,使學生能夠在體現教學的過程中感受歷史,通過。藝術、文化等載體將枯燥的課程生動、形象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具有較強的理論聯系實際能力,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改革措施
(一)提高高校思想認識
思政課校內實踐平臺的構建進行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徑,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高校必須以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進行思政課的實踐教學。首先高校應該提高自身的思想認識,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新形勢下推進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同時也是一個不斷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過程。高校比較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教學改革,充分認識到思政課校內實踐教學平臺建設的重要性,嚴格規(guī)范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樹立實踐教學的制度保障,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二)加大思政課校內實踐教學平臺建設經費的投入
高校應該建立思政課校內實踐教學平臺建設專項經費,保證校內課堂實踐教學經費規(guī)范、合理使用。同時要積極爭取社會資源對思想理論實踐教學的支持和幫助。高校在實踐教學中要加強與社會各行各業(yè)的聯系,依托企業(yè)發(fā)揮高校自身科研、人才優(yōu)勢,本著合作雙贏的原則,與之建立長久的實踐教學基地,構建健全的實踐教學平臺,促進高校思政實踐教學模式的發(fā)展。再次,加強高校思政課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思政課的實踐教學能力。無論是哪一門課程教學都要提高師資隊伍的建設,因為教師是知識傳授的中間者。
(三)提高師資力量
教師作為實踐教學的推動者和組織者,在教學過程中承擔著重要的責任。所有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同時具有豐富的理論教學經驗和較強的實踐能力。從這方面來看高校進行實踐教學首先要加強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對于思政教師要進行實時培訓,鼓勵教師多參加社會實踐,和各種培訓活動,提高教師自身的業(yè)務素質和知識技能,從而更好的促進思政實踐課教學的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最后要加強思政課實踐教學校內實踐教學平臺建設還必須重視課內實踐與課外實踐相結合的課堂實踐形式。采取課內實踐與課外實踐相結合的實踐教學,實踐教學才能更有深度。課內實踐主要有專題講授與討論、案例教學與總結報告等。充分發(fā)揮課內實踐的作用,可以有效彌補社會實踐的不足。課外實踐是指組織學生看錄像、聽報告、自學和政治學習等環(huán)節(jié)??翠浵?、影視,讓學生產生學習理論課的愿望和主動性;讀書自學,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加深同學們對理論的深入理解。
三、結語
本文針對思政課實踐教學校內實踐教學平臺建設問題進行思考研究,采用的方法有文獻查找法、數據統(tǒng)計、樣本選擇、問卷調查、信息整合等方法。通過這些方法的運用,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改革問題進行深入、細化的研究,為思政課實踐教學校內實踐教學平臺建設提供參考依據,并促進高校思政實踐課的發(fā)展。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大學生具有較好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魯志美.試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改革——兼論東北林業(yè)大學“三三”式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06).
[2]彭慶紅,魯春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4,(06).
[3]王英姿.推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改革思路淺析[J].教育與職業(yè),2013,(27).
[4]魯志美.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改革析論[J].思想教育研究,2010,(04).
(作者單位:江蘇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