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燕
(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體育教學部,甘肅蘭州730101)
形體訓練課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的開設現(xiàn)狀研究
楊曉燕
(蘭州財經大學隴橋學院體育教學部,甘肅蘭州730101)
本文通過調查法,了解高校體育舞蹈中形體訓練開設現(xiàn)狀,主要從教學內容、課時、教材、學生、師資、場地等這幾個方面進行調查分析,找出其存在問題,并對其原因進行分析,最后給出形體訓課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開設的發(fā)展建議,為我國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形體訓練課更好的實施提供基礎保障.
形體訓練;高校體育舞蹈;現(xiàn)狀;建議
體育舞蹈,即國際標準交誼舞,是需要舞伴之間協(xié)調配合的一項運動,在跳舞時一般由一位男士和一位女士搭配組合成一對舞伴,通過特定的技術步法展現(xiàn)舞者藝術水平的舞蹈.這種舞蹈曾經是風靡歐洲大陸的宮廷交誼舞會上的主角,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全球化進程,散播到世界各地,我國民眾也越來越崇尚以體育舞蹈作為健身鍛煉和拓展社交圈層的重要手段.如今,在中國的高校里,體育舞蹈教學也逐漸被重視起來,根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當下我國高校體育舞蹈教學培養(yǎng)的人才大部分在畢業(yè)后都會投身于體育舞蹈教學,因此,在高校教學過程中,使體育舞蹈學習者的動作準確、標準,且富于美感非常重要,只有這樣,在以后的實際教學工作中,他們才能更容易被自己的學生認可,使自己的課程更有感染力.而形體訓練則是培養(yǎng)舞者姿態(tài)美好的重要方法,因為有著豐富的學習內容和良好的塑身美體效果受到很多學生的歡迎,但就目前情形來看,形體訓練課在我國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的開設現(xiàn)狀仍有諸多問題,本文就將對此展開剖析研究,加以探討,試圖提出促進形體訓練課更好開展的有效建議.
所謂的形體,其實是人的身體結構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涵蓋了我們通常所說的體格、體型和坐、站、行走等動作的姿態(tài),形體美首先要建立在人體本身正常發(fā)育的基礎上,而形體訓練則是通過專業(yè)的特定的動作方法,有時還需要借助各類運動相關器械,來對人形體的原始形式進行訓練,從而達到提高靈活性、增強可塑性的目的,這樣的訓練既有利于健身美體,更有利于緩解、釋放壓力,提高訓練者的綜合協(xié)調能力,尤其對于體育舞蹈學習者來說,通過形體訓練更能夠增強其舞蹈的藝術表現(xiàn)力,甚至提高藝術審美能力.具體來說,一方面,體育舞蹈歸根結底依然是種舞蹈,作為舞蹈便需要舞者在進行舞蹈的過程中動作優(yōu)美,具有觀賞性,而形體訓練能夠提升人的體型美感,使體育舞蹈舞者的動作看起來更加優(yōu)美婉轉,增強藝術感召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對于體育舞蹈而言,絕大多數(shù)動作都要求舒展、大方,動作幅度大開大合,對舞者的柔韌性要求極高,而形體訓練中有壓肩、空腿等動作,這些動作持之以恒的練習就有利于提高人的柔韌性.這樣看來,可以說,形體訓練不僅能夠提升舞者自身的體格、體型等姿態(tài),更能使舞蹈效果更加優(yōu)美、更具感染力和欣賞性.因而,突出形體訓練課的作用非常必要.
體育舞蹈是一種能夠表情達意的肢體語言,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而形體訓練以提升訓練者的形體、氣質等為主,有利于提升舞者的舞蹈表現(xiàn)力和藝術感染力,乃至提高舞者的審美意識和能力.因而形體訓練課在高校中非常受體育舞蹈學生的歡迎,但是具體教學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嚴重制約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有助于進一步的發(fā)展與提高.
2.1 形體訓練教學內容
體育舞蹈起源于大洋彼岸,在20世紀末才傳入我國,由于在本土發(fā)展時間段,整體來看,體育舞蹈本身在我國高校的教學內容、理論、體系等方面就存在著先天不足,而形體訓練課作為體育舞蹈課的輔助教學內容,雖然諸多高校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但囿于場地和設備等限制因素,形體訓練課依然處于亟待發(fā)展狀態(tài).從教學內容上看,我國高校體育舞蹈專業(yè)在形體訓練課程設置上主要包括柔韌訓練、形體芭蕾訓練、力量訓練等方面,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形體訓練具體內容
由表1可以看出,形體訓練內容相對來說較為豐富,對于不同舞種可以選擇針對性訓練內容,但是,也有數(shù)據(jù)顯示,由于我國體育舞蹈專業(yè)多以古典舞和芭蕾舞為基礎,因而多數(shù)形體訓練課程也都跟這兩個舞種有關,對于一些更加小眾的舞種,則針對性不足.
2.2 形體訓練課教學課時情況
從形體訓練課的課時安排上看,一般與體育舞蹈課程相適應,多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等級,課時從數(shù)量上來看,一般隨著級別上升,基礎課及素質修養(yǎng)相關課時遞減,專業(yè)舞蹈相關課時遞增,這無疑是有利于促進學生在打好基礎的前提下更好地進行專業(yè)提升.
表2 課時數(shù)安排情況
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節(jié)省師資和時間,多數(shù)學校的形體訓練課都是以實踐為主,缺乏理論內容的講解,如表2所示,實踐課時數(shù)占總課時數(shù)的85%,而理論課時數(shù)僅占總課時數(shù)的15%,二者比例嚴重失調.這既不利于學生對形體訓練進行更深入理解,也不利于學生在融匯貫通的基礎上,未來將在學校所學知識技能傳遞下去.
2.3 形體課訓練教材情況
從形體訓練課的教材來看,目前多數(shù)學校都是參考北京舞蹈學院的相關教材,具體教材內容并沒有結合本校學生的身體素質特點及不同舞種的特殊要求,教材的針對性欠缺,并沒有凸顯“因材施教”教學觀念.教材使用隨意性一直以來都是體育舞蹈教師的教學的一個漏洞.這與高校在體育舞蹈教材使用方面的管理疏忽有很大關系.正因如此,致使教師在選擇教材時,都選擇自己較為熟悉的教材.這樣導致學生沒有統(tǒng)一的教材,使其教學不夠規(guī)范,而且某些教材的片面性導致教學不夠系統(tǒng)化.加之,形體課本身就是一個技術性課程,教師與學生都比較重視實踐訓練,忽略理論教學,這也是導致教師在上形體課訓練時更加主觀,基本不會參考教材,考自身經驗進行教學.這樣不利于教學規(guī)范化和學生成長.
2.4 形體訓練課學生、師資、場地等現(xiàn)狀
所謂“教學相長”說的就是教與學的關系,即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在高校體育舞蹈的形體訓練課中,教師與學生也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就我國目前高校體育舞蹈專業(yè)的學生來看,因為專業(yè)的特殊性,雖然也有學生為了降低文化課分數(shù),而選擇這一專業(yè)就讀較好的大學,但是體育舞蹈畢竟專業(yè)性較強,即使是“臨時抱佛腳”誤打誤撞進入這一專業(yè)的學生,也基本具有較好的舞蹈基礎;一般藝術類都要有專業(yè)課考試,因而最終被錄取到這一專業(yè)的學生都有較為不錯的形體基礎和舞蹈基礎,便于更進一步學習.但是,由于進入高校學生的年齡多已在20歲左右,身體不如童年時柔韌性好,大學里課程更加豐富、生活也更加豐富多彩,容易分散更多精力,這些都對更好地進行深層次的形體訓練產生阻礙.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高校體育舞蹈專業(yè)的老師大多畢業(yè)于舞蹈學院,其具有深厚的舞蹈功底和系統(tǒng)的舞蹈知識體系,因此,其專業(yè)基礎絕對過關,但由于大多數(shù)老師比較年輕,缺乏深厚的理論功底和教學經驗是其最大短板,需要在工作后進行彌補.此外,由于體育舞蹈教學起步晚,很多方面還不夠完善,不可避免地在教學中存在著舞蹈訓練場地不足、形體訓練設備、器材等短缺的現(xiàn)象.
形體訓練課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長遠來看,必須探索出一套完整而科學的教學方案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形體訓練效果,真正推進體育舞蹈的發(fā)展.要在實踐中逐步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便要從解決現(xiàn)實存在的問題做起,將現(xiàn)狀逐一改變,進而達到提升學生專業(yè)素質、乃至綜合素質的最終教學目標.
3.1 提高對形體訓練課的重視
為了使體育舞蹈教學更具活力和張力,就必須從思想上重視形體訓練課,只有教學者自身對這一教學內容打心眼里重視起來,才能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提高學生對形體訓練課重要性的認識,從而自己積極投入課堂學習和課后練習.此外,更要從教學硬件設施上加以重視.加大對訓練場地、訓練設施、器材的投入.對于大多數(shù)高校來說,這種財力投入都是有難度的,一方面,需要有關部門加以重視,加大地方財政投入;另一方面,調集社會力量改善形體訓練課程基礎設施也有必要.在客觀上滿足學生對形體訓練場地和器械的需求,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形體訓練熱情,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
3.2 調整教學內容及課程設置
一方面,要對當前高校體育舞蹈教材進行合理有效整合.可以組織有教學實踐經驗且理論功底扎實的中青年骨干教師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做足學生實際情況調研,編寫切合本校實際的形體訓練相關教材,使教材內容和學生所學舞種相契合,讓學生少做無用功,切實提升自身基本功.這樣,教材的針對性被提高,其作用也能夠發(fā)揮更充分,對于調動學生對理論學習的積極性和扎實性會有很大幫助.另一方面,增強課時設置的科學性.“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從教學的角度來說,也是適用的,尤其對于體育舞蹈學者來說,形體訓練可能是伴隨一生的課程,僅靠高校有限的幾年時間的課堂學習遠遠不夠.因而要更加科學地設置課程,在保證實踐課時的同時加強理論教學,教會學生訓練與學習的方式方法,使其可以在離開學校、離開老師后依然能夠有效自主學習.
3.3 提升教師授課水平
體育舞蹈專業(yè)涉及的形體訓練課不僅僅是實踐教學,還有非常重要的理論講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作用,其水平高低不僅直接影響教學質量,還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練習的積極性.此外,由于體育舞蹈專業(yè)課程在現(xiàn)實中是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的,一段時期內的學習不僅關系當前學習狀況,還會對未來的進一步學習、甚至最終的舞蹈造詣產生深遠影響,因而,高校在選拔教師時,要提高用人標準,對其進行全方位考察,除了專業(yè)素質之外,還要對教師的理論素質、語言表達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等綜合素質進行把關.在教師走上工作崗位后,要再定期進行培訓與考評,確保教師繃緊教學神經,保證教學效果.教師自身也要不斷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專業(yè)能力和水平,不斷進行自我的完善和提升,將形體訓練理論知識、動作要領有機結合,在學生面前做好動作示范和要領講解,為學生塑造高標準的可效仿形象,更好地展現(xiàn)體育舞蹈的舞動魅力.
形體訓練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除了塑造學生外在美的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達到培養(yǎng)氣質的作用,其重要地位無需贅言.作為教學者,要不斷完善學校形體訓練的硬件配套設施,提高教學水平和管理水平,引導學生努力訓練,拓寬舞者的藝術思維.作為學習者,要肯下苦功夫,努力鉆研,刻苦訓練,讓形體訓練流下的汗水鑄就舞臺更加柔美迷人的舞姿.總而言之,面對形體訓練課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現(xiàn)狀,學生、舞蹈教師和學校三方都要共同努力,完善教學.如需要從學生和教師的思想上重視源頭開始,調整教學內容及課程設置,提升教師授課水平,進而不斷完善形體訓練課教學質量,達到形體訓練課教學目的.
〔1〕王曉.形體訓練教學實踐探析[J].大眾科技,2010 (07).
〔2〕李軍.論大學生開展形體訓練的必要性與方法[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25).
〔3〕趙軍,姜貴春.論形體訓練在體育舞蹈教學中的作用[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9(10).
〔4〕鄭小寶.芭蕾對體育舞蹈的影響[J].體育學刊,2006(01).
〔5〕陳琴,習壽華.論芭蕾技巧訓練體系在體育舞蹈教學中的應用[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01).
〔6〕胡潔.高職院校形體訓練課程教學之現(xiàn)狀及對策初探[J].浙江體育科學,2009(03).
G83
:A
:1673-260X(2017)03-0154-03
2016-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