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雷
摘要:體育學院是為我國培養(yǎng)優(yōu)秀體育人才的基地,對于發(fā)展國家的體育事業(yè),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優(yōu)秀的體育人才不僅要具備純熟的體育技能和技巧,也要具備端正的思想政治理念。文中詳細分析了當前體育院校在思政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對應策略。
關鍵詞:體育院校 思政教育 問題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5-0028-01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點問題,貫穿于整個教育階段。體育學院一直以來重專業(yè)、輕思政的教學觀念嚴重限制了體育學院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進步,為了改變這種問題,急需對體育院校的思政教育展開全面的分析。
一、體育學院思政教育中常見的問題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通常以理論教育為主,這些理論往往是對生活中各種事物的高度概括,對于體育院校的學生而言,思政理論相對枯燥且理解困難,并且與他們的實際生活和學習存在著很大的距離感。從思政教育的內容來看,書本中的案例很多都是陳舊的,而很多教師對思政教育缺乏重視,往往生搬硬套書本中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以及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思想問題差異較大,難以讓學生感受到思政教育的實際作用。
其次,專業(yè)教學是體育院校的重點教學內容,但是很多教育者沒有平衡好專業(yè)課程與其他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這也是體育院校的思政教育長期得不到發(fā)展和改革的重要原因。體育院校的思政教育缺乏系統(tǒng)性和邏輯性,并未做到循序漸進,逐步提升。
深究其原因,思政教育者過于強調體育學院學生的共性特點,卻忽略了不同學生之間的主體差異性。體育學院的學生由于教育背景不同,其思想品質、文化知識基礎、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也各有不同,這也是影響學生思政學習水平的關鍵性因素。但是很多教師并沒有重視到這個問題,并未尊重學生的主體差異性,教學中缺乏安排和統(tǒng)籌,甚至會引起部分學生對學習思政教育的反感。
另外,體育學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忽略了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很多時候,體育院校開展思政教育只是為了完成相關的教育目標,并不是出于培養(yǎng)學生高尚品質和道德情操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囫圇吞棗,沒有幫助學生全面的了解教育的內容和知識,這一方面削弱了學生學習思政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限制了體育學院學生獨立思考與批判精神的發(fā)展。
二、提升體育學院思政教育質量的有效對策
首先,體育院校需要不斷轉變對思想政治內容的教育觀念,意識到思政知識對于培養(yǎng)優(yōu)秀體育人才的重要意義,從而在校園內營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一方面,體育學院的每一個教學人員都要對自己的言行和品質進行規(guī)范與管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學生做出榜樣。另一方面,體育學院的思政教育可以嘗試向其他高校成功的思政教育模式學習,通過校園廣播、微信公眾平臺、班級主題活動等形式擴大思政教育的影響力,在整個校園內營造一種平和、和諧的文化氛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受到正確思想觀念的熏陶,不斷提高個人的思想政治素質。
其次,體育院校的思政教育人員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學能力,彌補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一方面,教師需要對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灌輸式教育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在課堂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鼓勵學生針對某些問題展開討論與研究,讓學生在課堂中占據(jù)更多的時間,并且教師也要做好教學輔導者,積極的回答學生的一些問題。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合理安排思政教育的內容,使思政教育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契合,提高學生對思政教育的興趣和理解。與普通高等院校的學生相比,體育學院的思政知識內容面更加廣泛,教育者需要讓學生深刻地理解奧林匹克精神,讓學生了解到身為一名體育人所擔負的職責,提升學生的榮譽感和使命感。教育者需要將學生在生活中面對的焦點和熱點事件與思想政治教育知識結合起來,讓學生意識到負面思想情緒對自己前途的阻礙,意識到提升思想政治素養(yǎng)的重要性。
為進一步提高體育院校的思政教育水平,需要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納入到考核標準之中。目前,專業(yè)能力和水平是體育學??疾閷W生能力水平的最為主要的標準,甚至很多教師僅僅重視這一項考核內容。這不利于學生發(fā)展成為德才兼?zhèn)?、與社會主義的事業(yè)發(fā)展要求相符合的人才,因此,設立多元化的學生評價體系,提高思政教育考核標準十分重要。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體育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存在教學內容不實際、教學方式單一、忽略學生主體差異性等問題,相關院校教育人員需要充分重視這些問題,結合院校教學特點和學生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思政教育改革措施,進而提升思政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王菁菁.淺談體育院?!皟?yōu)秀運動員”思想政治工作多樣化的作用與實施路徑[J].中國信息化,2012(22):267.
[2]宋林林.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冠軍班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6.
責任編輯:孫 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