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益類的MG動畫廣告,按照聲音和畫面的配合方式可分為聲音為主,畫面為輔類;聲音為輔,畫面為主類;聲音和畫面互相配合,不分主次,各為補充類。在具體的制作過程中,要根據(jù)題材構(gòu)思播放時間長度和表達的內(nèi)容方式等進行綜合選擇判斷。
【關鍵詞】MG動畫;公益;廣告
中圖分類號:J21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5-0199-02
公益類的MG動畫廣告主要是以提高福利為目的和為公眾謀利益而設計的MG動畫廣告,是社會團體或企業(yè)向消費者闡明它對社會的功能和責任,表明自己追求的不僅僅是利益,而是過問和參與如何解決社會和環(huán)境問題的意圖,具有社會的效益性、主題的現(xiàn)實性和表現(xiàn)的號召性三大特點。
公益類的MG動畫廣告通常由政府有關部門來做,公司和部分團體也參與了公益類MG動畫的資助,或完全由它們辦理。在新媒體時代,也有少數(shù)公司和工作室出于某些公益目的制作公益類的MG動畫廣告。它們在做公益廣告的同時也借此提高了企業(yè)或動畫工作室的形象,向社會展示了自身的理念。這些都是由公益廣告的社會性所決定的,使公益廣告能很好地成為企業(yè)與社會公眾溝通的渠道之一。
公益類的MG動畫廣告按照聲音和畫面配合的方式可分為以下類別:1、聲音為輔、畫面為主;2、聲音為主、畫面為輔;3、聲音和畫面互相配合,不分主次,各為補充。
一、聲音為輔、畫面為主的MG公益類動畫廣告
公益類的MG動畫主題有很多,守護父母、節(jié)能減排、遠離香煙等等。以央視公益廣告《守護父母》為例。它將線條動畫、圖片和特效相結(jié)合,用短短1分鐘時間,告訴受眾父母對我們的付出和艱辛,要在父母年邁時多多守護,?;丶铱纯?。
該公益廣告畫面背景采用灰黑色,有種懷舊的感覺。線條組合成一對年輕夫婦,簡潔清晰,線條采用白色,與背景形成鮮明對比,重點突出。線條構(gòu)成了年輕夫婦以后,很快又勾勒出小人,配上嬰兒的咿呀學語聲,讓受眾能夠清楚地認識到這是孩子誕生了。
緊接著,父母一左一右牽著孩子去公園。特效上采用一縷陽光至右上角打入,畫面越來越明亮,再加上綠色樹木和黃紅配的木馬,整個畫面于憶舊中彰顯快樂。再加上孩子的歡聲笑語,兩個白點從父母臉上落下,表明辛苦的汗水,突出在父母的操持勞累和陪伴下,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隨著線條的移動,陽光消失,小人后面加上了藍色的書包,孩子開始了求學生涯。孩子在前面走,父母在后面緊跟。背景音樂配上了風雨雷電的聲音,父親手里多出了紅傘。鮮艷的紅色在灰黑色背景中愈加濃郁,白色小人線條顯得十分弱小,這里運用了鮮明的對比手法。
紅色異常醒目、溫暖,在這把紅色小傘的保護下,小人線條的擴大是在那么不經(jīng)意間。就像在父母的用心呵護下,孩子不經(jīng)意間長大了一樣。這里整個畫面用的都是冷色調(diào),只有紅色小傘是暖色調(diào),暖得直逼受眾心靈,讓受眾因為這把紅色小傘而感動于父母的付出。
隨著線條的移動,背景音樂里,雨聲漸小。走過了風風雨雨,紅色小傘消失了,孩子的頭上有了學位帽,即將進入社會了。煙花、爆竹都是對孩子成長的慶賀,孩子也歡呼雀躍,告別了父母,走進了房子,組建了屬于他的小家庭。
當孩子走進房子里后,婚禮聲音響起,房間燈光閃亮,嬰兒的啼哭聲表明孫子的誕生。孩子、拿著紅氣球的孫子、去看望拄著拐杖的父母的兒媳婦,這時的畫面設計感很強。一縷陽光從左面打入,選擇了茂盛的樹木,綠意成蔭。孫子手上牽的紅色氣球形成的紅心在畫面中間,區(qū)別于一切冷色調(diào),彰顯主題“守護父母”。
整部《守護父母》公益廣告從制作上看非常簡單,只是由線條、實拍樹木、木馬等構(gòu)成,元素不多,也沒有繁復的技巧,僅僅是陽光打入,但整個動畫構(gòu)思上抓住了人生成長經(jīng)歷的關鍵要素。從道具上看,木馬、書包、雨傘、紅心氣球、拐杖的選取恰到好處,不僅與這個階段緊密相關,而且在片中還有隱喻的作用;從配音上看,嬰兒的咿呀學語聲、風雨雷電聲、鞭炮聲、婚禮尾聲等也能與整個動畫的節(jié)奏共舞;從特效上看,陽光出現(xiàn)得恰到好處,調(diào)整了畫面的明亮度,反映出各個階段的心情狀況。
二、聲音為主、畫面為輔的MG公益類動畫廣告
該類動畫以《節(jié)能減排》公益廣告為例。這則公益廣告有別于《守護父母》,是以聲音為主,畫面為輔進行主題表達的。
《節(jié)能減排》雖然在初始畫面時背影是藍色的單色圖,兩輛轎車呈淺藍色和灰色,色調(diào)較沉悶,凸顯憂郁,顯示出整部動畫片對排放量的擔心。這個畫面僅僅是畫面,單純的畫面是看不出問題所在的,重要的是聲音,提示該上班了,仍然要注意減少私車的使用頻率,建議使用公交車等工具。
當畫面在主持人的左上方是汽車時,畫面呈現(xiàn)灰色,這給受眾敲響了警鐘,不要讓汽車尾氣污染了藍色天空!緊接著,聲音就給受眾講出藍色天空會有好心情。畫面一轉(zhuǎn),警鐘之后應該怎么做呢?主持人的后面出現(xiàn)了公交車,并滿臉笑容地將紅色的汽車模型放置到停放地,配之以聲音,告訴受眾盡量減少自身的污染,坐公交車能節(jié)省能源,給自己的私車放假。
到這個階段時,很多受眾都會想自己汽車尾氣只是屬極少數(shù),就算自己坐公交也貢獻極少,這時,主持人抓住了大家的心理,告訴大家由我變成我們,積少成多就會讓大環(huán)境都變化。畫面上種子的生長開花、蝴蝶的飛舞、云朵的呈現(xiàn)都讓人賞心悅目,讓受眾聯(lián)想到這樣做以后的美好畫面。
在聲音的配合上,這部分畫面用了粉色、青色花朵和玫紅色蝴蝶,于淺灰色中加入了暖色調(diào)。云朵上仍然采用了深藍色,于色彩鮮艷中仍然呈現(xiàn)幾絲憂郁。這樣做的效果是美好的,但是現(xiàn)實環(huán)境和受眾的行動程度仍然是未知,讓動畫制作者憂慮的。
最后,隨著聲音“節(jié)能減排,我行動!”的主題顯現(xiàn),畫面上出現(xiàn)8個標識:夏天空調(diào)不低于26度、隨手關閉水龍頭、盡量坐公交車、盡量使用一次性筷子、節(jié)約水資源、盡量步行上樓、使用水洗的鐵勺以便減少塑料勺子使用等。時間控制在30秒,短小精悍,主題鮮明。
三、聲音和畫面不分主次,互為補充的MG動畫公益廣告
聲音和畫面互相配合,不分主次,各為補充的MG動畫以央視公益廣告《小蝸牛》為例。
開始的畫面是藍天白云,陽光綠樹。在這樣的優(yōu)美環(huán)境下,兩只趴在樹干上曬太陽的蝸牛在竊竊私語,討論為什么有殼的問題。單從畫面上不能表現(xiàn)主題,只從聲音上表現(xiàn)也顯得很單調(diào)。在這里,聲音和畫面就是相輔相成,沒有主次,互為補充的。
隨著兩只蝸牛討論的深入,毛毛蟲變成蝴蝶有天空保護,蚯蚓鉆入地里有大地保護,畫面形象地呈現(xiàn)出五彩繽紛的場景,讓人感覺畫面生動形象,聲音娓娓動聽,不由地贊同殼是保護小蝸牛的,要珍惜自己擁有的。“珍惜你所擁有的,要微笑去面對生活”主題躍然于屏幕之上。聲音和畫面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讓受眾于欣賞畫面、聆聽對語之時,產(chǎn)生了思想共鳴。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例子里三類公益類MG動畫都是廣告,但并不是所有的公益類廣告都是MG動畫制作的。比如《公益廣告:一個勺子的故事》用時2分鐘,從宇宙大爆炸、地球演進史、生命進化史開始展現(xiàn),到工業(yè)制造業(yè)、海陸運輸業(yè),最后主題卻異于常人想象,原來是告訴受眾要多洗不銹鋼勺子,減少塑料勺子的使用頻率。這部片子雖然也是聲音和畫面互為補充、不分主次,部分鏡頭是通過CG合成的,但由于實拍部分占的比例較多,所以它不是MG公益類動畫。
總地來說,公益類MG動畫按照聲音和畫面的主次可分為以上三類。在具體制作過程中,要根據(jù)題材、構(gòu)思、播放時間長度和表達的內(nèi)容方式等進行綜合選擇、判斷。
作者簡介:
司桂松(1983-),山東德州人,畢業(yè)于吉林藝術(shù)學院動畫專業(yè),國際動畫協(xié)會(ASIFA)會員,重慶電影家協(xié)會會員,現(xiàn)為重慶文理學院美術(shù)與設計學院動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動畫和數(shù)字媒體。
基金項目:本文是2016年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數(shù)據(jù)可視化背景下的MG(動態(tài)圖形)動畫研究”課題的階段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16SKGH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