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團日活動是高校團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團委聯(lián)系基層團組織的重要互動方式,同時也豐富和活躍著高校的校園文化。本文作者全面分析中山職業(yè)技術學院主題團日活動開展的現(xiàn)狀和存在問題,并提出了團日活動機制創(chuàng)新、內容創(chuàng)新和載體創(chuàng)新的新思路、新視角。
【關鍵詞】高校主題團日活動;存在問題;創(chuàng)新措施
一、開展主題團日活動的重要性
團日活動是高校團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團委聯(lián)系基層團組織的重要互動方式。團日活動的開展,以時代鮮明熱點為主題,各基層團支部圍繞主題,開展內容充實、形式多樣的主題團日活動。學生通過參與豐富多彩的團日活動,加強了團員的政治意識和組織觀念,增強基層團支部活力。主題團日活動的開展,發(fā)掘青年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廣大青年團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總之,持續(xù)開展好高校團日活動,就是高校團組織的生命力所在。
二、我校傳統(tǒng)主題團日活動開展遇到的問題
1.思考少,多以應付、完成任務為主
我校主題團日活動開展多年,在“引導青年、組織青年、服務青年”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時也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在主題團日活動開展過程中,部分基層團組織缺乏了對主題團日活動的思考與探索,并沒有主動研究團日活動的主旨和意義,開展活動草草應付了事。有些青年團員集體性意識行不強,參加活動積極性不高,使基層團支部開展團日活動效果不好等等。
2.亮點少,缺乏創(chuàng)新思維
部分基層團組織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開展的主題團日活動內容缺乏新意,形式單調。有些團支部甚至將去年開展過的團日活動策劃書生搬硬套用于今年。因為活動“年復一年”的相似,單調枯燥,導致青年學生對主題團日活動的熱情度下降。長此以往,讓他們本能的排斥參與主題團日活動,即便是強制他們參與其中,也只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主題團日活動,本應該是廣大青年團員增進交流、充分發(fā)揮各自特長、提升基層團支部凝聚力的平臺,由于主題團日活動的吸引力日趨降低,不再被青年團員所需求,便失去了開展主題團日活動真正的意義。
3.時政熱點探討少,多輕松、娛樂項目
目前,我校的青年團員學生都是90后,而90后在思想、觀念、情感方面也與以往的學生不同。他們的自我意識較強,不太關心時事政策,對“思想教育”也提不起興趣。因為政治主觀意識的淡薄,許多基層團支部組織在開展主題團日活動時紛紛避開學習研討會等學習、教育類型的活動,而選擇開展簡單又輕松的文體活動來代替時政主題鮮明的團日活動,例如開展戶外郊游、游戲、唱歌、小型運動會等看似熱鬧紅火、場面浩大卻缺乏教育意義的主題團日活動。長此以往,主題團日活動看似表面風光,實則達不到育人的效果。
三、我校開展主題團日活動的改革措施
1.增加獎罰機制,加大競爭力度,鼓勵基層主題團日活動百花齊放
為提升主題團日活動質量,打造精品團日活動,鼓勵我?;鶎訄F組織積極開展主題團日活動,從2014年起,我校主題團日活動進行了相關改革,將競爭機制引入團日活動,增加了對基層團組織的獎罰機制,以形成激勵手段。
校級團委根據(jù)各學院基層團支部的數(shù)量,設置了主題團日活動的扶持名額,同時,對基層開展主題團日活動的覆蓋率有明確的要求:若各學院團總支開展主題團日活動覆蓋率達100%的,將獲得全部扶持名額;活動覆蓋率80%以上(不含100%),減少1個扶持名額;覆蓋率在60%-80%之間的,減少2個扶持名額;若覆蓋率在60%以下,則視為考核不達標,校級團委將取消對該學院基層團組織主題團日活動的資金扶持資格。
改革實行后,我校基層團組織開展主題團日活動的積極性大大提高。校級團委對全校主題團日活動的扶持率由原來的不足30%上升到40%,基層團支部被扶持的數(shù)量與扶持的金額都有所增加,團日活動百花齊放,形成了欣欣向榮的大好局面。
2.去繁化簡,權利下放,讓基層自主開展主題團日活動評審工作
傳統(tǒng)的主題團日活動在開展之前,由各基層團支部先編寫活動方案,提交給學校團委。校級團委開展評審大會,評選出獲扶持資格的名單后,各基層團支部才開展團日活動,而沒有被評選為扶持對象的團支部則自行開展主題團日活動。整個評選過程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另外,有一小部分基層團支部因為落選了主題團日活動的扶持資格,沒有活動經(jīng)費支持,便不再開展主題團日活動。如此下去,導致主題團日活動日漸功利化,出現(xiàn)有錢則開展,沒錢則不搞的不良作風。
為了徹底杜絕這種不良現(xiàn)象,學校團委決定去繁化簡,取消評選環(huán)節(jié),并下放評審權利給各個學院團總支?;鶎訄F支部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內開展主題團日活動,校級團委進行活動跟蹤。待全校基層團組織的主題團日活動結束后,由各學院團總支自主開展主題團日活動評審大會,確保各個基層團支部的主題團日活動有開展、有組織、有機會參與到評審當中。評選結束后,各學院團總支統(tǒng)一向校級團委上報評選結果,審核通過后,由校團委給予該基層主題團日活動資金扶持。
學校團委則于每年年底組織開展“年度主題團日活動評優(yōu)大會”,評選出年度校園“十佳”主題團日活動和優(yōu)秀組織獎。評優(yōu)大會采取參評選手演講、現(xiàn)場打分、現(xiàn)場投票等形式進行。參評選手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進行主題團日活動的宣講與展示,現(xiàn)場打分的評委則由各學院團學組織學生干部組成,確保了評優(yōu)大會公平、公正、公開的評選機制。學校團委搭建主題團日活動評優(yōu)評先的平臺,不但可以起到宣傳、展示和表彰各基層團組織優(yōu)秀主題團日活動的作用,同時也可以促進各基層團支部之間的相互學習與交流,加強廣大青年團員學生的思想教育,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團的領導作用。
3.結合學生自身專業(yè)特點與需求,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提升主題團日活動層次
傳統(tǒng)的主題團日活動形式和內容大致分為四種:一是思想道德素養(yǎng)類,二是科技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類、三是志愿服務類、四是文化藝術類。近年來,隨著團的號召力和基層團組織的蓬勃發(fā)展,團的工作活力在不斷提升,對主題團日活動的形式與內容也應提高要求,不斷創(chuàng)新。
我校是一所高職院校,學生在校學習、掌握了各類專業(yè)技能與特長。在開展主題團日活動時,學校團委應積極鼓勵廣大青年團員學生結合自身的專業(yè)特點,找到屬于自己的活動平臺,打開思維,自主創(chuàng)新,開展更為新穎、更為專業(yè)化、更具實踐性的主題團日活動。例如機電工程學院的青年團員學生可利用自身專業(yè)特點,開展小家電維修、科普家電知識等服務集市、科技創(chuàng)新與發(fā)明活動;經(jīng)濟管理學院的青年團員學生可展開會計專業(yè)技能賽、英語演講賽等競賽型活動;藝術設計學院的青年團員學生可開展少數(shù)民族風情展、繪畫大賽等展示、宣傳類活動等等。學校團委充分鼓勵青年團員學生發(fā)揮自身專長與優(yōu)勢,讓主題團日活動突破形式單調、內容重復的怪圈,變得豐富多彩,更具有吸引力,讓廣大青年團員學生真正受教育、作貢獻、長才干。
四、繼續(xù)實踐探索主題團日活動精神與內容,增強基層團組織活力
大學生群體是最富活力、年輕、多樣化的群體,因此,團的管理工作也應當靈活多變,主題團日活動的開展也要不斷變化,以適應當今大學生的發(fā)展需求。筆者身為一名團學工作的指導老師,更要仔細觀察學生動態(tài),悉心指導學生開展主題團日活動,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努力把主題團日活動辦成廣大青年團員受教育、做貢獻、長才干的活動,促進基層團組織建設,凝聚基層團組織力量,真正發(fā)揮以點帶面的作用。同時,指導廣大青年團員學生充分運用網(wǎng)絡新媒體工具,通過微博、微信、QQ群,加大主題團日活動的宣傳力度,深化主題團日活動在青年團員學生中的影響力,擴大基層團組織開展主題團日活動的覆蓋面,吸引更多的青年團員學生參與到主題團日活動當中。
作者簡介:
祝梁夢子(1990~),女,廣東中山人,碩士,助教,中山職業(yè)技術學院專職團干,研究方向:基層主題團日活動活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