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慧
摘 要:伴隨我國課程改革進程的持續(xù)深化,初中英語教學面臨更嚴格的要求。進行英語閱讀過程中一方面要掌握生詞,了解閱讀內(nèi)容,另一方面要了解閱讀方式,而思維導圖理念則應運而生。
關(guān)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1-00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1.039
思維導圖應用在初中英語教學當中,一方面能夠保證閱讀內(nèi)容的直觀性和邏輯性,以便更好地了解與記憶,另一方面能夠促使篩減無用內(nèi)容,明確主要閱讀內(nèi)容,并且提升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與創(chuàng)造性,最終切實有效地提升英語閱讀的學習成效,提升總體英文學習水平。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缺陷
(一)英語閱讀教材相對單一
英語老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用的閱讀內(nèi)容除去英語教材外,大部分為英語閱讀題。許多英語老師未基于教材內(nèi)容與學生自身英語水平擴展英語教材,因此學生很少接觸具備較高時事性的英語報紙和近期出版的英文刊物。此外,就算有學生有意接觸,卻無人幫忙進行導讀。
(二)將英語閱讀教材當做英語教學的唯一憑據(jù)
很多英語教師相信英語教材是課堂教學的所有,英語教材也被認為是課本。根據(jù)此類認知,英語閱讀教材就變成課堂教學中的唯一憑據(jù)。相關(guān)的調(diào)研當中不難看出,許多英語老師依然無法理解與處置英語閱讀教材與用教材教之間的問題,仍然基于英語教材的次序進行課堂教學。英語教材當中涉及到的單詞、語句、閱讀以及英語語法均需學生徹底掌握,不可存在遺漏。此類情況直接導致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模糊,無法明確哪類知識點需學生重點了解,而又似乎所有知識點均需學生了解。
(三)英語課堂教學的目標相對單一
相對合理全面的英語課堂教學目標為:英語知識、英語能力、情感以及價值觀??墒呛芏嘤⒄Z教師重視的方面通常是怎樣實行英語語言知識的教學。缺乏怎樣教導學生應用學到的知識實行英語運用的方法,同樣缺少文化意識與學習策略的教導。此類單一目標的英語教學當中,難免會出現(xiàn)英語老師的課堂講解為主,學生卻極少參與的問題。
(四)學生英語語言的運用水平不高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英語老師均重點講解英語語法與英文詞匯,英文背誦同樣是重點部分,直接導致學生學到片面的英文知識,無法總體了解與學習英文內(nèi)容,最終不能將英語語言運用到日常的生活工作當中。
二、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當中的應用分析
(一)英語閱讀教學課前應用思維導圖
其主要流程為:要求學生對課程進行預習。老師制作和展示思維導圖,明確彼此關(guān)聯(lián),且進行概括,提升學生的總體理解水平。把閱讀材料當中的核心內(nèi)容展現(xiàn)給學生,概括閱讀材料當中關(guān)系到的知識點,保證學生在對英文材料進行閱讀的時候,可以有效感知其中的內(nèi)容。與此同時,老師以此為前提,指導學生共同對材料當中的難點重點進行研究,以更有效地了解相關(guān)的知識點。
例如,進行Do you like bananas的英語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單元當中3a閱讀教材題目為Running stars eat very well,其屬于一類有關(guān)桑德拉·克拉克日常飲食的文章。進行課堂教學之前,老師建立思維導圖的時候需基于時間次序。比如,Breakfast(eggs,bananas);lunch(salad);dinner(meat、tomato);dessert(tea)。所以,英語教學之前設立此類思維導圖,使學生進行閱讀過程中可以把握重點,保證學習目標的清晰,為英語課堂閱讀教學打下基礎。
(二)英語閱讀教學課程當中應用思維導圖
其主要流程為:學生對英文材料進行閱讀,基于對材料的簡單理解設立思維導圖,展示自己做好的思維導圖,并提出彼此關(guān)聯(lián),反映對材料的總體理解能力。再一次對英語教材進行閱讀,老師和學生一起學習材料當中的知識點,明確重點部分,討論難點部分。學生對老師列舉的問題進行回答,并給予材料內(nèi)容再次修改自己制作的思維導圖。運用思維導圖的提示闡述材料,若有必要,借助思維導圖的相關(guān)提示對材料進行背誦。
以《Running stars eat very well》為例進行分析。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重點對動詞like的肯定和否定的應用方式,行為動詞在普通現(xiàn)在時當中的用法,知道名詞的可數(shù)應用方法和不可數(shù)應用方式進行學習。能夠談及本身和別人喜歡的食品,并應用各類常用單詞與句子。學會設計營養(yǎng)菜譜,科學分配飲食,學習科學的飲食習慣,進而使英語閱讀獲得升華。
(三)英語閱讀教學課后應用思維導圖
通過閱讀教材,教師能夠提出對應的問題,要求學生們討論并進行回答,以此鞏固教材當中的重點部分與主要知識點。所以,教師在英語閱讀課程教學當中運用思維導圖,并在課程教學之后要求學生再一次對英文材料進行閱讀,老師和學生共同對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研究,明確學習難度與學習重點,再次梳理知識點,使學生能夠有效吸收和了解材料內(nèi)容。此外,學生可以基于自身理解,對別的材料進行閱讀時,建立思維導圖,進而復述與背涌內(nèi)容。英語老師能夠合理地添加一些跨文化的內(nèi)容,有效貫徹素質(zhì)教育政策。
比如,學生應用思維導圖對英文材料進行閱讀后,英語老師能夠針對材料內(nèi)容實行合理的擴展,列舉問題。如:Do you like food?要求學生應用新式句型進行回答,即I like/I do not like,使其掌握描述本身喜愛哪類食品與水果。且對句型Does she/he like apples? Do they like apples?進行鞏固,使其更好地了解討論第三人稱( he/she)的愛好,還有Does…do sth?當中的動詞需應用原形的規(guī)定。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當中,切實貫徹了素質(zhì)教育模式與相關(guān)政策,并且提升了英語閱讀教學成效。因此,初中英語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更多的應用思維導圖理念,力求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英文理解能力與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 張?zhí)聘?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學子(教育新理念),2013(8):35-36.
[2] 張艷雯.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6(2):93-94.
[責任編輯 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