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劉星辰
我們饒有趣味、記憶猶新的那些封面
文/圖:劉星辰
回首
一百五十期,既是停下腳步回望過往之時,也是細細斟酌未來之機。從封面到選題,我們悉數(shù)回顧,個中有太多的精彩,我們無法一一言喻。高雅大氣、雅俗共賞是從中提煉出來的寶貴經(jīng)驗,我們依舊一以貫之,不忘初心。至于未來的我們,又將如何?還是那句古典的詩辭最為貼切: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
2009年第6期雜志對于《收藏·拍賣》而言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之前5年半的排版和內容得到了極大的改變,以一種雅致、現(xiàn)代的面貌面向大眾。并且修改了刊詞,“以藝術詮釋生活”奠定了2009年至今的整體格調,如《改刊詞》一文中所說:“哲人蘇格拉底說過,未經(jīng)審視的生活,毫無價值。我們卻說,只有經(jīng)過藝術詮釋的 生活,才經(jīng)得起審視。如果您同意,請和我們攜手同行。”著眼今日,在紙媒?jīng)]落之聲鵲起的年代,我們依舊堅守刊詞,愿繼續(xù)攜手同行!
《收藏·拍賣》雜志地處嶺南,與港澳臺、東南亞藝術市場較為接近,有著天生的優(yōu)勢和敏感的觸覺。香港巴塞爾自開展以來便吸引著整個東亞和東南亞的當代藝術愛好者,這種高規(guī)格的國際大型展覽也為亞洲的當代藝術發(fā)展提供了許多養(yǎng)分和新鮮血液。2011年第8期我們全面關注香港巴塞爾動向,希望將這種高規(guī)格的展覽,不論是組織形式還是展覽內容和最新藝術潮流帶給廣大公眾,促進中國當代藝術大發(fā)展!
2011年的中國藝術品市場用如火如荼來形容都不為過,拍賣市場的天價頻出,好像一時間進入了“全民收藏”的時代?2012年第1期封面一個倒過來的V字,既寓意著勝利,也象征著上漲的箭頭,而龍盤踞于上就好比2011年的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行情一樣。所以那一期我們邀請了國內的藝術品行業(yè)巨頭來共同聊一聊《誰的藝術品市場?》
香港作為特別行政區(qū),因為歷史原因而養(yǎng)成的獨特個性,使得其在文化藝術方面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力和藝術態(tài)度,而當眾多國際機構進駐香港,其本土發(fā)展俞顯國際化趨勢明顯。而這種發(fā)展的過程中勢必面對著不同的聲音。如何抉擇?世間自古無兩全,名利如何平衡?我們將深入探討。
現(xiàn)在回首,2013年中國的藝術品市場已經(jīng)進入了調整期,而在當時的2月刊中,我們邀請了眾多美術館、博物館、策展人、收藏家來共同探討收藏的國際標準和中國趨勢的問題。2011年中國藝術品的井噴式發(fā)展,給人們帶來了很多希望,但冷靜之后或許人們面對的挑戰(zhàn)將更加多樣。所以封面的呈現(xiàn)上,我們使用了中西兩種不同的龍紋交纏的圖案,希望可以在標準框架下找出問題的可行性辦法。
2013年第6期封面,我們關注的是畫廊群體,在那一年我們作了多期和畫廊有關的主題,而就第6期的封面設計而言,將專題采訪的重要人物和眾多畫廊logo連接,整體看像一個中國節(jié)的形象,或許就是寓意著作為一級市場的畫廊們相互連接,取長補短,其經(jīng)營之路才能越走越長……
2013年第8期雜志主要探討的是博物館的困局,封面設計中,將困字中的木用博字取代,形象地表達出這一主旨。而底紋是世界知名的博物館,博物館自產(chǎn)生之日起發(fā)展至今經(jīng)歷了多個階段的討論和改進,但對于中國博物館而言近年來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在發(fā)展背后的問題討論和破局之法才是更有建設意義的話語!
“以藝術詮釋生活”是我刊一直倡導的態(tài)度,而與人們生活最緊密相接的就是地產(chǎn)。近年來中國房地產(chǎn)業(yè)大發(fā)展,建筑本身就是一種藝術,而地產(chǎn)中的雕塑展示、裝飾品陳列都可以作為藝術行為來看待。所以在封面中我們將藝術品和著名的建筑物不規(guī)則排列,并且以一種握手合作的姿態(tài)向大家呈現(xiàn)。時至今日,房產(chǎn)與藝術的結合依然是一個未完成的命題。
2014年第8期的封面設計十分有意思,MANAGER(藝術品經(jīng)紀人)隱藏在各個藝術品身后,仿佛要把藝術品推向人前,而manager便也成了藝術品推廣的幕后英雄。在過去的中國內地,人們對于藝術品經(jīng)紀人的概念還不熟悉,這一期雜志就是為公眾、為藝術品經(jīng)紀人打開了窗,拉了條線,彼此了解、認識一下。
2015年中國國內最受矚目的展覽當屬故宮博物院的《石渠寶笈特展》啦!而本期封面選取了寶笈中著錄的名畫作為封面,而當期專題的內容則是向讀者全面介紹了石渠寶笈的前世今生和展覽的方方面面,是一期“干貨”十足的雜志,與相對俏皮的封面形成對比,勾起了人們的探究欲望。
2016全年的《收藏·拍賣》雜志的封面都是器物主題。而8月刊封面的宣德龍罐則是2016年拍賣市場中的焦點之一,春拍之前提前半年預熱,即受到了廣大藏家的強烈關注。近年來明代瓷器的崛起,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所以在8月刊的春拍總結專題中,將其作為封面當之無愧!
(編輯/劉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