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審美教育平臺,促進美育無聲滲透
——小學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培養(yǎng)策略
江蘇省張家港市塘市小學 程 莉
美育也叫審美教育,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它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鑒賞美、欣賞美的能力,以此促進學生對人生情趣與理想的追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的熏陶感染,將美育內(nèi)容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小學語文 審美教育 培養(yǎng)策略
漢語是我們的母語,生動優(yōu)美,豐富細膩。它的表情達意不僅十分準確,它的語法、修辭、韻律也都具有審美的特點。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語言的分析與欣賞,來引導學生領會語文的語言美與情感美;也可以通過課文的朗讀帶領學生體驗文中形象之美。而且,小學語文課本中還包含著非常豐富的自然美、人性美等等,這些美能夠讓小學語文教學變得賞心悅目、富有情趣。教師要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美育滲透,喚醒學生的心靈,奏鳴優(yōu)美的樂章。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指導學生理解與運用祖國文字的時候,也要將美育的培養(yǎng)與知識的傳授結合在一起,將教材中的審美內(nèi)容與對學生的教學結合在一起,讓語文教學過程變成一個審美的過程。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在課本中感受美、欣賞美并且創(chuàng)造美,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愉悅自己的身心、陶冶自己的情操、凈化自己的心靈。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流暢優(yōu)美,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美育知識。教師要認真體會,并指導學生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
如在學習《江南春》這首古詩的時候,這是一首七言絕句,詩人杜牧在詩中描繪了一幅明麗而可愛的江南春景。我首先為學生們播放了一個明媚的春景圖,讓學生用所學過的詞語來描繪他們所見到的景物,并以此來引出本節(jié)課的講述內(nèi)容。然后,讓學生根據(jù)注釋,一邊朗讀古詩,一邊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從中體會詩中的意境,感受古詩語言的優(yōu)美與詩中景色的意境美,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美的鑒賞能力。學生們仔細品讀,細細賞析,每個人都對江南的風景有了一種向往與憧憬。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與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利用教材中精美的語句、生動的語境,對學生進行美育滲透。教師要把課文中抽象的文字,變成可以觸摸的審美形象,讓學生通過反復的語言品味感受自身的審美實踐,逐漸地提高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情景交融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寫作手法。情、蘊含在課文之中,境,則是通過課文內(nèi)容所構成的完整畫面。在小學閱讀教學中,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置身于豐富的、形象的氛圍之中,不僅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還可以引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借助生動的語言、精彩的講述、形象的表演、先進的教學手段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審美情境,讓學生入情入境,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
在學習《永遠的白衣戰(zhàn)士》這篇課文時,我為學生播放了關于非典的短片,讓他們了解有很多事情,是我們一輩子難以忘記的。然后,我為學生朗誦這篇課文,一邊吟誦,一邊播放音樂,讓學生的情感在音樂中復蘇,體會護士長葉欣的美好品質(zhì),感受護士長葉欣的美好形象,從而產(chǎn)生對美好人物的贊揚與欣賞,甚至還有向文中人物學習的激情與行為。學生的感情通過音樂情景的創(chuàng)設,表現(xiàn)得更加淋漓盡致,深深地撥動了學生心中那根美育之弦。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審美情境已經(jīng)是指引學生入情入境的一種重要途徑。教師要根據(jù)所學內(nèi)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借用各種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一個和美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審美情境中,親身體驗景中之情,領略意境之美。
小學語文課文,不僅語言生動優(yōu)美,形象細膩,而且還包含著豐富的情感,有的激昂,有的悲壯,有的委婉,有的熱烈。所以,教師要讓學生理解課文中包含的內(nèi)涵,感悟課文中的深刻情感,激起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與作品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而這一切,都可以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實現(xiàn)。品讀、細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能讓學生細細品味課文中的內(nèi)涵,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觸動學生的情感世界,從而讓學生感受課文中的情感美,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
比如,在學習《沙漠中的綠洲》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先引導學生觀看關于沙漠與綠洲的多媒體課件,然后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篇課文。此后,學生就盡情地徜徉在廣闊的沙漠之中,欣賞了沙漠中的綠洲。在讀完之后,我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有的學生說:“沙漠中的綠洲真美?。 庇械恼f:“綠洲中的花草讓人看著真舒服?!庇械恼f:“我真想去沙漠中看看?!睂W生們朗讀著、討論著、表述著,越說越興奮,激動的表情溢于言表,擋都擋不住。
教師在朗讀課文的時候要富有節(jié)奏感,語速要適中,感情要充沛,這樣才能刺激學生的聽覺,讓他們產(chǎn)生愉悅感。學生的朗讀,也要將自己的感情與作者的感情融合在一起,體會文中主人公的態(tài)度,感受作者的情感,領悟文中語言的美妙色彩。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朗讀的空間與機會,充分體驗課文內(nèi)容,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
總之,小學語文審美教育是一個既復雜又重要的統(tǒng)一體,它里面的因素有很多。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美育內(nèi)容,不斷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將審美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欣賞美,形成一個健全美好的人格。
【1】劉華江.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江西教育,2006(06)
【2】周曉兵.小學語文課堂實施審美教育應有的四步曲【J】.文教資料,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