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
摘 要:對近年來東莞市未成年人重新犯罪進行實證分析發(fā)現(xiàn),整體上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處于逐年下降態(tài)勢。同時發(fā)現(xiàn),社會接納程度低是東莞市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主要原因。據(jù)此,東莞市政法機關在預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取得較為顯著成效。
關鍵詞:未成年人;重新犯罪;實證研究;東莞市
中圖分類號:D9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6)12-0088-02
未成年人重新犯罪不僅具備未成年人犯罪的一般特征,也具有很大的社會危害性。一般而言,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是指已經(jīng)犯過罪并曾接受刑事處罰的未成年再次犯罪。在2016年5月29日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檢察機關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發(fā)布會上,最高人民檢察院新聞發(fā)言人肖瑋說:“全國未成年人目前有3億多。近年來,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防治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取得了明顯成績,未成年人犯罪總體呈下降趨勢?!盵1]最高人民檢察院公訴廳廳長陳國慶表示,最高人民檢察院非常重視對未成年人犯教育挽救的工作,其工作成效正在逐步顯現(xiàn)?!拔覀兘y(tǒng)計,近5年來未成年人重新犯罪人數(shù)也在逐年遞減,2015年較2010年下降了29.6%。許多涉罪未成年人得到及時幫教,重新回歸社會”[2]。從整體上看,我國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同成年人重新犯罪率相比,也是相對較低。2014年1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在上海舉辦了全國法院少年法庭三十年座談會暨少年審判論壇。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座談會上談及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他稱:“2002年以來,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始終保持在2%左右,遠低于全部罪犯的重新犯罪率。”[3]東莞市屬于廣東沿海發(fā)達城市,近年來,東莞制造業(yè)迅速發(fā)展,外來人口大量涌入。根據(jù)2015年東莞統(tǒng)計年鑒,2015年末全市戶籍人口195.01萬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25.41萬人,外來暫住人口413.62萬[4]。外來人口的迅猛增長和流動給東莞城市管理帶來了難度。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數(shù)量和涉案人數(shù)也遠遠遠高于內(nèi)地城市。由于外來務工人口增多,未成年人犯罪又以非東莞籍居多。不久前,筆者和課題組對東莞市某檢察院2013年至2015年受理的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情況進行調(diào)研,力圖掌握第一手資料,以期對預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研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東莞市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現(xiàn)狀
據(jù)筆者統(tǒng)計,2015年東莞市檢察機關對涉重新罪未成年人的批捕率和起訴率與2014年相比,分別下降了5.31%和1.73%,2014年與2013年相比又下降了7.72%和1.42%。從整體上看,東莞市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呈逐年下降趨勢,并呈現(xiàn)出以下特點。
(一)犯罪嫌疑人年齡日趨低齡化。研究表明,東莞市初次犯罪的年齡越小,重新犯罪的可能性就越大[5],重新犯罪呈低齡化趨勢。據(jù)調(diào)查,2013至2015年,東莞市發(fā)生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案件中,犯罪主體為22周歲以下的有105件145人,其中18周歲以下的有21件24人;22周歲以上的有63件92人。某種不良行為發(fā)生越早,以后演變?yōu)榉缸镄袨榈目赡苄栽酱?,對未成年人的影響就越深遠,從而也就更難改變。
(二)外來未成年人所占比重較大,且文化程度較低。近年來,在東莞市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的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案件中,外來人口占總人數(shù)的四分之三,東莞長安鎮(zhèn)、虎門鎮(zhèn)等經(jīng)濟發(fā)達的鎮(zhèn)區(qū),該比率更高。以2014年為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外來人口占東莞市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90.24%。
(三)涉及罪名比較集中,犯罪手段呈成人化、暴力化傾向。從近3年的數(shù)據(jù)來看,東莞市未成年人重新犯罪主要集中在兩搶一盜、故意傷害罪、尋釁滋事罪、運輸毒品罪,占全部受理案件人數(shù)的80%。同時,共同犯罪居多,未成年人重新犯罪中共同犯罪案件數(shù)占一半左右。很多情況下是臨時湊到一起,在人多勢眾心理作用下實施犯罪。
二、東莞市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原因
(一)家庭沒有發(fā)揮有效的預防作用。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是未成年人社會化過程的初始起點,在未成年人社會化過程中,家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筆者和課題組在調(diào)研中就發(fā)現(xiàn),重新犯罪未成年人一般出身于單親家庭,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在重新犯罪未成年人中,單親家庭占85%。單親家庭對有過不良行為的未成年子女往往采取以打罵為主的粗暴方式,反而對其心理矯正起到負面作用。不良家庭環(huán)境對未成年人不健全人格的形成有不良影響,部分重新犯罪未成年人的家長起到不好的榜樣作用,父母有勞動能力卻懶于尋找工作,不思進取,自甘墮落,成為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重要誘因。
(二)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未成年人犯罪后被判處刑罰,這就意味著他們成為罪犯。未成年人一般心理承受能力較差,思想幼稚單純和自控能力較弱,法制觀念比較淡薄。當其實施犯罪行為時,有的認為是好玩,對犯罪概念模糊不清,有的甚至不認為是犯罪。定罪判刑后,對其犯罪行為認識不清,甚至會認為被判刑是十分榮耀的事情,其主觀惡性根治較難,一旦遇到機會,重新犯罪概率很大。未成年人思想單純,不能認識刑罰給自己一生帶來的消極影響。大多數(shù)未成年人不懂“從輕減輕處罰”的涵義,存在“犯罪也不是什么大事”的思想。另一方面,他們大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問題。由于缺少關懷,,缺乏必要的溝通,有的未成年人犯罪后有一種被“破罐破摔”心理,為其重新犯罪埋下了隱患。
(三)社會接納程度低是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主要原因。社會的不接納、民眾的不信任非常容易導致初犯未成年人再次實施危害社會的犯罪。整體來看,未成年犯回歸社會后參與社會生活程度較低,無法從社會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無法形成認同感。一般情況下,大多數(shù)學校對有過前科的未成年人持有一種偏見,不愿意接納他們,這些失足孩子由于失學,過早走向社會。由于不被社會接納,使他們產(chǎn)生極強的自我保護心里,難以回歸社會,往往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據(jù)調(diào)查,在重新犯罪未成年人中,出獄后遇到的最大問題是被人歧視,占50%;沒有無一技所長找工作,占38%。雖然民眾理解服刑人員最終要回歸社會,但還是存在著歧視未成年人初犯的態(tài)度。一旦就業(yè)無門,謀生無能,他們迫于生存壓力,可能會選擇走上重新犯罪的道路。
三、東莞市預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有益探索
筆者在調(diào)研中發(fā)現(xiàn),社會接納程度低是東莞市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主要原因。據(jù)此,結合相關法律和政策規(guī)定,東莞市政法機關在預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實行未成年人犯罪檔案封存保密制度,讓其沒有包袱回歸社會。2012年3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修正案》和2013年正式實施的新《刑事訴訟法》第275條規(guī)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結合本地實際,2013年7月5日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發(fā)布《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工作實施意見(試行)》(下稱《實施意見》),至此,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在東莞市兩級法院全面實施。該項制度規(guī)定:“未成年犯罪記錄封存后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也禁止向任何機關(特殊情況除外)、企事業(yè)單位或個人提供查閱、復制、摘抄紙質(zhì)或電子檔案。”截止至2016年7月,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已經(jīng)封存了46宗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犯罪記錄。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的實質(zhì)在于使有過前科的未成年人遠離犯罪標貼,從心理上使自己融入社會,讓社會通過正常的途徑接納他們,以利于他們開始新的人生。因此,封存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有利于他們甩掉包袱回歸社會,從而降低未成年罪犯的重新犯罪率。
(二)實施陽光計劃,讓重新犯罪的未成年人真正回歸社會。東莞市檢察機關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針,在辦理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過程中堅持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對未成年人輕微犯罪,盡量不捕、不訴或判處緩刑。2015年4月,被告人劉某等人在東莞市南城區(qū)某公交車上伙同他人實施盜竊,被群眾扭送至西平派出所。參與盜竊的李某等二人均系未成年人,有犯罪前科,分別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3年。東莞市檢察院的檢察官對兩人開展了判后幫教工作,積極為他們聯(lián)系工作,幫助他們再就業(yè)。東莞市人民檢察院實施“陽光計劃”,聯(lián)合社區(qū)開展購買社區(qū)服務等活動,為未成年人犯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近年來,陽光隊員均無重新犯罪現(xiàn)象,有21人重新返回校園,20人找到工作。東莞市人民檢察院也向相關部門積極建言,希望政府部門能夠制定政策,鼓勵企業(yè)接收有過前科的未成年人,對其予以減稅、獎勵等。
(三)社區(qū)矯正工作成效顯著,有力地預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隨著東莞市社區(qū)矯正工作體系的初步確立,未成年人在社區(qū)矯正期間重新犯罪率一直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東莞社區(qū)矯正工作自2009年試點、試行到全面推開已有7年多時間,目前累計接收罪犯2675人,未發(fā)生有重大影響的社區(qū)服刑人員重新犯罪案件。配合實行未成年人犯罪檔案封存保密制度,2014年和2015年東莞無一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社區(qū)矯正工作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得到有力彰顯。在矯正工作實踐中,東莞市司法行政機關積極探索社區(qū)矯正工作新方法,注重從心理矯治入手,幫助社區(qū)服刑人員重新認識自我,重樹信心,順利融入社會。在前期心理矯正基礎上,2015年開始邀請心理專家介入,正式邁出東莞市心理矯治專業(yè)化步伐。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市司法局設置社區(qū)矯正中心,建立未成年人專門心理矯治專用室,配置了播放器、放松躺椅、心理沙盤等設備,針對他們的特點開展心理測評、個案心理咨詢和集中心理輔導。二是組建心理矯治專家小組。經(jīng)市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和市心理咨詢師協(xié)會推薦,成立了由8名心理專家組成的心理矯治專家小組,為全市社區(qū)未成年人服刑人員心理矯治工作提供專業(yè)指導和心理輔導。三是制定心理矯治工作方案。對心理矯治目標、內(nèi)容、方式和步驟、組織實施主體等進行規(guī)范,對社區(qū)服刑人員實施分類矯治,個案矯治重點關注未成年人群體,幫助他們?nèi)谌爰彝ズ蜕鐣?,預防其重新犯罪;集中輔導與教育矯治結合起來進行,利用心理疏導的專業(yè)方法克服他們不良情緒和消極心態(tài),形成正確的認知,從而提高矯正效果。
參考文獻:
〔1〕最高檢召開檢察機關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新聞發(fā)布會http://www.law-lib.com/fzdt/newshtml/yjdt/201405 30090853.htm,2016-5-30.
〔2〕陳國慶.http://live.jcrb.com/html/2016/1033.htm,2016-01-30.
〔3〕數(shù)據(jù):我國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僅約2%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4-12/10/c_127290843.htm2014-12-10.
〔4〕2014年東莞市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http://tjj.dg.gov.cn/website/web2/art_view.jsp?articleId=8746,2016 -04-17.
〔5〕黃興瑞,曾赟,孔一.少年初犯預測研究——對浙江省少年犯初犯可能性的實證研究[J].國刑事法雜志,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