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素琴
摘 要: 近年,國家大力推行中等職業(yè)教育,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輸送了很多技術型的人才,為我國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F(xiàn)今的中等職業(yè)教育中,有的人膚淺的認為在中職學校只要學好專業(yè)技能,考取應有的專業(yè)技能等級證書就可以了,音樂課被很多學校忽視,甚至可有可無,忽視了音樂教育對于人的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正因為學校對音樂教育的辦學態(tài)度,導致了音樂老師邊緣化,音樂課大多流于形式。本文正是從如何通過創(chuàng)設多元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活”躍音樂課堂,達到以音樂育人的目的。
關鍵詞:音樂教育;中職
中圖分類號:G712;F23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6-0212-01
一、音樂教育在中職學校教育中的現(xiàn)狀
隨著中等職業(yè)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關于藝術教育在中職生成長過程中所起到作用不乏有人強調,音樂教育是中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音樂教育是培養(yǎng)中職學生德育、智育、美育的重要內容,音樂教育的作用是其他專業(yè)課和公共課無法取代的。據(jù)筆者了解,現(xiàn)在大部分中職學校,存在對職業(yè)教育的誤區(qū),錯誤地認為,中職生只要掌握好技能知識就足夠。所以,學校往往只重視專業(yè)知識的教育,追求考證通過率,忽略了學生的素質教育,特別是藝術教育。但是由于礙于國家教育大綱的要求,有的學校開設音樂課程只是作為審美教育,有的學校甚至不開設音樂課程。盡管有些學校開設了音樂課,但是卻不受到老師重視。出現(xiàn)音樂課隨意被專業(yè)課霸占,音樂課備課簡單,隨便上上等現(xiàn)象??啥胫魳方處熢趯W校也不受大家的重視。很多學校的音樂老師淪為去教書法,教德育,造成了教師資源的浪費。正因為學校對音樂教育的定位,打擊音樂老師上課的積極性,抹殺了音樂老師上課的創(chuàng)造性。在平時的教學上,部分音樂老師只是播放流行曲,開始的時候學生可能感興趣,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聽膩了,失去了興趣,導致學生趴臺睡覺,玩手機,講話的現(xiàn)象逐漸嚴重。最后,音樂課變成了自習課,甚至被其他專業(yè)課所代替。
二、創(chuàng)新教學活動,激活音樂課堂
(一)教學內容要靈活
《音樂欣賞》是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是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的一門公共課程。主要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并激勵、鼓舞、教育、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向往美好未來、樹立崇高的理想;使學生了解音樂藝術的特征、感知音樂,從而理解音樂、欣賞音樂。提高學生感受美、表現(xiàn)美的能力。對于陶冶情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文化素養(yǎng)與審美能力,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當前很多學校征訂的教材內容過于陳舊,缺乏時代感。對中職生而言,當前的公共音樂課程尚無法滿足素質教育要求,因此學校應改革現(xiàn)有的課程模塊,適當融合包括流行音樂在內的多種音樂類別與形式。筆者對本校學生做過一份調查,就學生對于所開設公共音樂課的普遍態(tài)度,在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到學生關注焦點是:多樣化的音樂形式、趣味性的音樂知識和有效的學習過程。比如《黃河大合唱》、《游擊隊》等這些紅歌,雖有教育意義,但是缺乏時代感,吸引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樂理、五線譜等知識內容對于中職生的音樂基礎,更不實際。所以如果教師對教學內容不加調整,照本宣科,最終只會使音樂課失去活力和吸引力,最后導致音樂課變自習課,甚至被其他專業(yè)課“借”用。所以,要讓音樂課堂“活”起來,音樂老師要對教學內容適當調整,讓教學內容適應時代的發(fā)展,更具時代感,更貼近新時代學生的審美觀?,F(xiàn)代流行歌手,也有不少作品極具教育意義,比如孫楠的《紅旗飄飄》、汪峰的《我愛你中國》體現(xiàn)的是一種愛國情懷,汪峰的《母親》、BEYONG的《真的愛你》體現(xiàn)的是一種感恩母愛的品質,羽泉的《奔跑》激發(fā)了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這些歌曲既具有時代感,又貼近學生的生活,又具有教育意義,學生課堂上必定能感興趣。在現(xiàn)有課程設置的基礎上,學??梢酝ㄟ^增設上述教學內容,來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
(二)教學方式要活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有了興趣,學生就能積極主動地學習。特別中職生本身學習基礎薄弱,學習習得性差,單純的說教教學,只會讓學生對音樂課堂失去學習的興趣。在音樂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從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出發(fā),采用創(chuàng)新高效的教學方法,喚起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欲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學生真正成為音樂課堂的主人,以最大的熱情和興趣投入到學習中去,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
1.吸納流行元素,抓住學生心理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應該與時俱進,多吸納現(xiàn)今社會的流行元素,融到教學活動上。流行音樂是一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特別對于中職生,流行音樂更具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近些年來,隨著各檔綜藝節(jié)目的火爆,對流行音樂的追逐已成為青少年學生的普遍潮流,歌星們成為他們崇拜的偶像,比如周杰倫、鄧紫棋、薛之謙等新生代歌星,因而出現(xiàn)了為數(shù)不少的所謂“粉絲”、“發(fā)燒友”等。對這一現(xiàn)象,作為音樂教師,不應該制止,規(guī)避,更應當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因勢利導,在教學中適當?shù)匾胍恍﹥热萁】?、積極向上的流行歌曲,介紹明星們一些具有正面意義的逸聞趣事,觀看一些勵志奮斗類型的綜藝節(jié)目等。這樣不僅利用了明星榜樣力量,引導中職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還可以滿足學生追逐流行時尚的心理,還能夠增強教學效果。
2.開放音樂課堂,煥醒學生潛能
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把教師講授,學生練習作為唯一的教學方式,形成了封閉、狹隘、孤立的教學格局,無法喚醒學生潛能和學習的積極性,削弱了教學效果。基于這種狀況,筆者主張開放音樂課堂,讓學生的音樂細胞活躍起來,激發(fā)他們的音樂潛能。中職學校的學生,理性思維發(fā)展較初中階段加快,為了適應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需要,教材的結構必須提升境界。音樂教師應關心以青少年為主流的藝術世界,捕捉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音樂、藝術、文化的熱點現(xiàn)象,獲取最新的藝術資訊。結合學生實際、教學環(huán)境等因素,多方搜集教學素材,動態(tài)設計教學活動,讓音樂課堂走出教室,融入活動,打造高效開放的新型音樂課堂,開創(chuàng)音樂教學的新局面。比如我們可以參考當今流行的綜藝節(jié)目,如浙江衛(wèi)視的《中國好聲音》、湖南衛(wèi)視的《我是歌手》,江蘇衛(wèi)視的《蒙面歌王》等,這些在學生群里十分受歡迎。教師可以在班內模仿這些綜藝節(jié)目的組織形式,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通過這些形式新穎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喚醒了他們的潛能。通過這些活動,也讓學生勇敢展示了自我,找到了自信,逐漸形成陽光,向上,活潑的性格。
(三)豐富校園活動,激活音樂課堂
對于中職學校,除了有效進行課堂教學活動,課外的活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課外活動的重點又落在藝術活動和體育活動上,特別是音樂活動。作為音樂活動大體可分為兩種形式:第一種就是文藝晚會類型。在中職學校,每學期舉行一次文藝晚會。這樣大多學生的課余時間將會得到充分的利用,有效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音樂老師應該為對學生的排練進行合理指導,但不是一手包辦,要讓學生自己著手參與節(jié)目的策劃和排練,提高他們組織能力和責任感等。另一種音樂課外活動形式是社團的形式。比如學生合唱團,舞蹈隊等。學校除了組建一些團體供學生參加外,更可以鼓勵學生自己組建該類團體。通過這些團體,增加學生的榮譽感和凝聚力,更能有效的開展了學校的音樂教育活動。如筆者所在的學校,通過團委組織,開設興趣社團,定期進行“尋找最美的聲音”K歌大賽,“校園十大歌手”比賽,“班歌大合唱”比賽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鍛煉了學生的能力,活躍了學校的藝術氣氛。體現(xiàn)共同學習、合作學習的氛圍,激活學生的藝術想象力和藝術通感能力。
《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指出:“音樂教育必須要有寬闊的視野,必須保持開放的態(tài)勢,對音樂教育的各種影響因素予以高度重視。”作為中職學校的音樂老師,我不能墨守成規(guī),固步自封,要多用,巧用各種新的手段,向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以培養(yǎng)有素養(yǎng)的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章連啟.音樂教育教學經(jīng)驗[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
[2]鐘啟泉,崔允漷.新課程的理念與創(chuàng)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步根海,徐虹.音樂的力量[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