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庚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召開前夕,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熱播,劇中40多個反面典型案例,尤其是蘇榮、李春城等10多位“大老虎”現(xiàn)身說法,極其震撼。他們都曾一朝大權在握、呼風喚雨、光鮮照人,而今卻底線失守、身陷囹圄、牢中嘆息,其人生巨變和沉痛教訓值得全黨同志,尤其是各級領導干部反思。從政之路,從來都是既有鮮花和掌聲,也有誘惑和陷阱,始終堅持扶正祛邪,既是遵守黨紀國法題中應有之義,也關乎個人能否一路走得直、走得穩(wěn)、走到底。
為政者當守小節(jié)、惜名節(jié)、凝氣節(jié),絕不容“白袍點墨”。我們不否認,周永康、蘇榮、李春城這些人長期受黨的培養(yǎng),當年也曾滿腔激情地投入工作,作出過一定的貢獻?!耙粋€苦難的童年,一個奮斗的青年,一個貪腐的中年,一個悲慘的晚年”,似乎是他們共同的人生軌跡。從最初的幾千元、幾萬元,到最后幾十萬元甚至成千上百萬元,“小貪”一步步變成“巨腐”,管不住“第一次”也就預示著管不住每一次。無論“蒼蠅”還是“老虎”,都是從不起眼的“小事”步入歧途的,多交幾個“小朋友”,多飲幾杯“小酒”,多傳幾次“小道消息”,這些陋習猶如蜜糖毒藥,鈍刀子割肉般蝕穿思想防線,待幡然醒悟已為時晚矣,最終只得淪為受人擺布的玩偶,一錯再錯,錯上加錯。他人可嘆,觀戒自省,面對泥沙俱下的花花世界,始終堅守一個高尚的追求,一顆干凈的心靈,一份清白的名聲何其艱難,卻又何其容易。難在須時時處處持重守節(jié),易在只須對每一個第一次說“不”。人生沒有彩排,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吨軙ぎ吤酚醒裕骸拔┕?,克勤小物,弼亮四世,正色率下?!碧岢鲆陨下氏拢怨怂?,強調要注重小節(jié)?!按蠊?jié)是也,小節(jié)是也,上君也?!毙」?jié)是大節(jié)的起點,大節(jié)是小節(jié)的集合,小節(jié)不拘,必累大節(jié)。作為領導干部,“居廟堂”、謀大事、利萬眾,更應該時刻保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清醒,講規(guī)矩、守紀律、明底線,視“螻蟻”為大敵,待名節(jié)如生命,抖起精氣神,算清政治賬,打好廉潔仗,不讓自己掉價,不為集體抹黑。
為政者當修德行、正名利、志高遠,萬不可被浮云遮眼。電視片里白恩培、周本順、呂錫文等人在現(xiàn)身說法中反思最多的還是價值觀扭曲,理想信念缺失,心理失衡,欲望膨脹,爭名逐利。這些昔日的“高官”,有的黨齡40多年,有的當過幾任省委書記,有的自己就是主抓黨風黨紀的,他們受黨的教育不可謂不多,法紀知識不可謂不熟知,仕途不可謂不順意,在他人看來已然是成功者的這些人為什么從“天上”掉到“地下”?探究其思想航線和人生拐點,關鍵還是德行缺失、操守不貞?!笆扔钫咛鞕C淺”,為了錢財可以出賣靈魂,為了謀位敢與“魔鬼”交易,事敗入囚是在所難免的。此間,我們不妨來對比一下古人的名利觀,所謂“古來圣賢皆寂寞”,孔子“飯疏食而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白居易“身心轉恬泰,煙景彌淡泊”,名賢高士“寂寞”于名利,怡然于散淡生活,志存高遠而不拘一事一人一物,詩意人生之中蘊含著為政為義、安身之命之道。當今,對黨員領導干部雖不必苛求其達到賢人境界,但至少應知道追求名利過盛猶不及的道理,領悟“善不由外來,名不可虛作”,徜若求之過切、逐之近極,難免徒生事端,甚至鋃鐺入獄,追悔莫及。失足者在感嘆:過往如云煙,名利是虛幻。我們當知曉,任時光流轉,唯有堅守信仰,持真心真情真意,過平淡平常平實生活才是真,明白這一點,我們的生活將別具一種幸福的美感。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吹響反腐沖鋒號,六中全會審議通過《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反腐敗的實踐成果正在進一步制度化,嚴起來的黨內政治生態(tài)正在蔚然成風。清風好借力,輕裝奔前程,各級黨員干部應常思為政之道,恪守清正初心,以清擊濁,以正祛邪,把心思放到工作上,讓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