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翠青+鐘平
摘 要:Moodle提供了眾多的活動模塊,幾乎所有的活動都帶有評價功能。在教學技能培訓課程中,基于Moodle網絡教學平臺采用兩種形式進行互動評價的應用探索。兩種形式的互動評價各有其優(yōu)勢和不足,但都可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和過程性評價。
關鍵詞:教學技能;互動評價;評價主體多元化;過程性評價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454(2017)02-0084-03
一、引言
教學技能培訓課程是師范生的必修課。這門課程理論與實踐并重,學生在學習基本教學技能的理論后,需要在試講的實踐中不斷體會和領悟理論,并運用理論指導和改善自己的教學。試講活動一般是通過6人左右的學生組成小組平時自行安排和進行的。學生在多次的試講中不斷地調整和改進,最后進行微格教學錄像。一般情況下,教師沒辦法每次都參與每個學生的試講活動,也就沒辦法了解學生試講的情況,無法及時給出指導意見,使學生及時了解自己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和改進。因此,監(jiān)控學生的試講活動有助于了解學生的試講情況和效果,并發(fā)揮組內評價、同伴評價的作用,使學生的試講活動更有成效,使學生每一次試講練習都比上一次有進步。基于以上的考慮,在教學技能培訓課程的教學中,筆者利用Moodle網絡教學平臺進行了互動評價的一些嘗試探索。
二、基于Moodle平臺的互動評價在教學技能培訓課程中的應用探索
Moodle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課程管理系統(CMS)之一。[1]作為課程管理系統,它提供的教學評價功能充分體現了先進教育評價理念。[2]如重視評價的激勵、促進和反饋功能,使評價貫穿于整個活動過程中;注重評價的過程性,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評價主體多元化等等。Moodle提供了眾多的活動模塊,各個活動模塊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2]Moodle中幾乎所有的活動模塊都帶有評價功能,在教學技能培訓課程中,基于Moodle網絡教學平臺,筆者先后采用兩種形式進行互動評價的應用探索。
1.博客形式的標準討論區(qū)
在Moodle平臺,通過在活動中添加討論區(qū),討論區(qū)的類型為:博客形式的標準討論區(qū)(任何人在任何時間都可以發(fā)起一個新話題,所有話題都顯示在一個頁面中。每個話題都有一個“討論此話題”的鏈接)。
課程要求每個學生在微格教學錄像的前一周上交自己的微格教學的教學設計,供同個試講小組的同學和教師評價。同試講小組的同學結合該同學在試講中的表現進行評價,提出意見和建議,供該同學參考和改進。
同學們可以從論壇中一目了然地看到他人的回復,及時了解到同伴和教師的評價,調整和改進教學。提交教學設計和評價同時進行,既可以隨時看到同伴對自己的評價,也可以隨時對同伴進行評價,而且所有人的評價都可以看到。
這種討論區(qū)形式的評價設置簡單、操作簡單,易上手,教師的工作量小。但這種討論區(qū)形式的評價只能進行描述性的評價,給出評語,也沒有評價指標作為參考,評價標準較主觀、較多元、較寬泛,屬于質性評價。如圖1所示。
討論區(qū)是Moodle中一個強大的交流工具,把它應用于互動評價,可實現異步的、隨時隨地的交流和評價,交流中伴隨評價,評價中包含交流,把評價與交流融合在一起,既可以實現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評價,還可以實現二次評價——教師對學生評價的評價、學生對學生評價的評價。
2.互動評價
Moodle中幾乎所有的活動都帶有評價功能,但是互動評價是一個專門為評價而設計的活動模塊。[3]在互動評價活動中可以實現多元化評價:評價標準的多元化、評價方法的多元化和評價主體的多元化。[4]
在Moodle平臺,通過在活動中添加互動評價?;釉u價有五個階段:設置階段、提交作業(yè)階段、評價階段、成績核定階段和關閉。
設置階段包括互動評價名稱和簡介,成績設置(評分策略選擇累加分數:針對指定的采分點給出評語和分數)、作業(yè)設置(可設置作業(yè)附件上傳的最大個數和文件大?。?、評價設置(在修改評價表格中可設置采分點,進行最高分和權重等設置)、反饋(可以是總結性的評語,也可以通過附件來反饋)、范例作業(yè)、有效性(給出提交和評價的開始和截止時間)、通用模塊設置(在小組模式中選用可視小組:每個組成員都在自己的組內完成工作,但也可以看到其他小組的情況)、限制訪問。
提交作業(yè)階段重要的一環(huán)是分配作業(yè)。分配作業(yè)有三種方式:手動分配、隨機分配和預計劃分配。因為目的是試講小組內同學間的評價,所以就不能采用隨機分配方式。而預計劃分配設置中只有“防止在同一組的同學互相評價”,而沒有“只能同一組的同學互相評價”,所以評價和被評價的分配不能按小組自動完成,最后只能采用手動分配來逐一添加評價人。這一環(huán)節(jié)比較費時間,工作量較大。
評價階段就只要按照采分點設置的評價指標進行評價,給出評語和分數。
成績核定階段則由系統自動完成。
在使用互動評價功能進行評價的過程中,發(fā)現了如下問題:
(1)提交作業(yè)和評價是分階段進行,不能同時進行,即在提交作業(yè)階段時,就不能進行評價,而在評價階段就不能提交作業(yè)。這種方式適合全班同學同一任務要求,同一時間內完成。而我們微格教學錄像是持續(xù)進行,不是統一同時進行。班里每個同學一次機會,每周錄像的同學4人左右,持續(xù)一段時間(視班級人數而定)。最后采用了改進方案:設置了兩個互動評價(一個處于提交作業(yè)階段,另一個則處于評價階段,輪換進行)。要求每個學生在微格教學錄像的前兩周提交教學設計和PPT,在微格教學錄像的前一周組內同學進行評價。如圖2所示。
(2)評價階段,組內同學可以互評,但看不了各自的評價結果(只有教師可以看到所有人的評價)。只有在評價成績核定完成并關閉后學生才能看到評價結果。這就發(fā)揮不了評價的調控、促進和激勵的功能。為了改進這個問題,可利用互動評價的復制功能,對同一周微格錄像的同學設置一個互動評價,評價結束后立即進行成績核定并關閉,使同學們在微格教學錄像前就可看到同伴和教師的評價,改進和完善自己的教學,見圖2。
(3)評價人的分配中預計劃分配只有“防止在同一組的同學互相評價”,而沒有“只能同一組的同學互相評價”。若事先按試講小組進行分組,在預計劃中系統能自動地按照小組成員進行評價人的分配,實現組內評價,就可以減少教師的工作量,省心省力。
3.兩種評價形式的比較
互動評價與博客形式的標準討論區(qū)這兩種形式比較,前者的優(yōu)勢是定性和定量評價相結合,使評價更有針對性、更全面、更完整。
在互動評價的設置階段:在成績設置中評分策略選擇累加分數,針對指定的采分點給出評語和分數,可實現定性(評語)和定量(成績)相結合的方式。這樣對學生的評價更全面、更完整。如圖3所示。
此外在前者的互動評價中,教師要事先設置好評價的各項指標和權重等,設置、操作較繁瑣、較費心,教師工作量較大;而后者設置簡單、操作簡單,易上手,教師的工作量小,但只能進行定性的評價。
三、互動評價在教學技能培訓課程中的應用優(yōu)勢
1.評價主體多元化
每個試講小組6人左右,要求試講小組內所有成員都要參與評價,再加上指導教師,評價主體多。每個主體評價標準、評價角度、側重點各不相同,評價結論也會呈現多元化。這樣可促使被評價人多角度、多方面地了解自己的教學,對自己的教學了解更全面、更完整,也有利于認識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2.注重過程性評價
發(fā)揮了試講小組的作用,發(fā)揮了同伴評價的功能,在每一次試講中,通過評價反饋信息,使試講的同學及時了解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保持優(yōu)勢,改進不足,揚長避短,更快地成長為合格的教師。
互動評價在教學技能培訓課程中的應用,一方面使教師了解和監(jiān)控學生的試講活動成為可能,使教師可以及時對每個學生進行指導并提出意見和建議,也可以使學生及時了解到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有目的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更快更好地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另一方面,發(fā)揮了試講小組的作用,發(fā)揮了同伴評價的功能,更好地發(fā)揮了評價的調控、促進和激勵功能。
參考文獻:
[1]汪基德,張莉.Moodle國內研究新進展[J].遠程教育雜志,2009(5):15-18,32.
[2]伍麗媛.Moodle環(huán)境下的學生形成性評價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1(4):92-93.
[3]韋寧彬.基于Moodle的微格教學技能評價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24):25-28.
[4]周小娟.基于Moodle的多元化評價活動設計[J].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11(2):33-35.
(編輯:魯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