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
(贛南衛(wèi)生健康職業(yè)學院,江西贛州 341000)
中職學校升格為高職學院,學生管理工作必然會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作為學生管理工作者必須善于分析問題,解決矛盾,提出相應的策略,這樣才能實現(xiàn)中高職的順利轉軌,為高職院校的轉型發(fā)展提供助力。筆者原先所在的贛州衛(wèi)生學校,也是一所公辦中職學校,隨著學校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辦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后升格為贛南衛(wèi)生健康職業(yè)學院。中職升格為高職之后,筆者作為一名專職班主任從事學校的學生管理和班級管理工作,從之前的中職學生到現(xiàn)在的高職學生,筆者明顯意識到在學生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我們作為班主任在學生管理的理念、模式、方法上也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不能中職高職一成不變的管理,要處理好中職升格為高職之后的順利接軌。
升格后的院校由于各種因素的存在,不可能一下從中職生全部轉換為高職生,中職生和高職生的年齡、心理、思想以及對待學校制度對待老師的看法都會存在很大的不同,那么在學校管理模式、管理思路在中高職過渡的時候,必然會或多或少出現(xiàn)一些矛盾,如果作為管理者不解決這樣的矛盾,就必然對高職院校以后的發(fā)展留下很大的隱患。
班主任的學生管理工作是一項比較繁瑣的工作,事務性工作過多,既要了解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又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心理情況,以及其他的一些學校日常管理工作,而且班主任帶的班級也多,可能一個人帶兩三個班,這就比較難顧及到每一個同學的情況。同時,班主任從帶中職生一下過渡到管理高職生也有一個適應階段,可能習慣用中職生的管理思路管理高職生這樣就可能產生一些矛盾。
中職學生因為年齡小,未成年,所以上課時間和地點基本固定,所以大部分中職學校的公寓都采取封閉管理。而高職學生基本成年,有自身民事行為能力,更追求自由,所以公寓管理也就必然是開放式的。這樣的話有中職有高職,公寓管理是開放管理還是封閉管理就有待思考了。
中職學校一般是設立學工處,由學工處領導班主任統(tǒng)一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在校的各種日常行為等管理。贛州衛(wèi)生學校在中職階段也是這樣的措施,這種一級管理比較集中,能夠較好地全面把握學生情況,各種政策、工作的執(zhí)行力比較強。進入高職階段后,往往采用院系兩級管理制度。主要由系部一級實施學生管理職能,學院另行成立學工處對全院學生工作進行宏觀指導和把握。這樣一來,通常都會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存在院級不敢放,系部又放不開的情況,導致系級學生管理部門缺乏工作主動性和自覺性,更多地成為院學工處的傳聲筒。
中職學校的學生管理一般比較側重于學生的日常行為管理,通常都會出臺較嚴格的紀律獎懲制度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高職院校則主要以培養(yǎng)服務學生為主,以提高人才素質為主要培養(yǎng)目標,所以在管理上也比較人性化。筆者因之前在贛州衛(wèi)生學校擔任中職班主任,后又擔任高職生輔導員,習慣于之前中職生嚴格的管理方式,但是將之用于高職生的管理上則明顯感覺到高職生的抵觸,管理效果明顯更差,在管理職能方面明顯存在差異。
中職學校通常實行封閉式管理,有的還實行半軍事化或準軍事化管理,在宿舍、食堂、教學樓、圖書館進行相應的集體生活。贛州衛(wèi)生學校就是典型的封閉式管理,周末允許自由出入校園,畢竟中職學生還未成年,學校要擔任起監(jiān)護人的職責。而高職院校則是開放式教育,自由選課,自由選擇活動場所,自由出入校園。筆者就親身感受到這一困擾,高職生想要自由出入校園,但是因為學校剛升格,又還有中職學生,未成年跟成年人都有,所以存在中職高職到底偏向哪一方的管理,給學校管理帶來很大的困難。
中職生和高職生的思想層次因年齡的增長,存在很大的不同,升格后的高職院校,必須深化高職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職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靈魂和核心,因為高職生在成長的環(huán)境、學習和生活的方式、接受信息的形式、思維方式等方面都發(fā)生和正在發(fā)生重大的變化,我們必須根據這些新的變化,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加強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
現(xiàn)行教育都提倡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那么我們學生管理工作者就要把學生管理工作切實放到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這一價值目標上來,注重人性化管理,以情以理服人的管理方法。在現(xiàn)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盡可能放棄曾經的應試教育模式和唯分數論,根據學生特點和需求,注重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中職升格為高職院校后的學生管理工作的方向就應以學生為本,進行引導式教育、開放式管理,注重自學和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加強自律性。
人是感情動物,處于青春期的中高職學生更是感情充沛。要做好學生管理工作,輔導員必須對學生充滿關愛,不是一味用暴力或者壓制手段管理學生,更應該用情感手段感化和溫暖學生。對學生管理工作充滿熱愛,有責任心,有耐心,有恒心,與學生做知心朋友,建立和諧的師生氛圍。
校園文化是學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環(huán)境和文化氣氛,是學校發(fā)展、學校辦學質量和綜合實力不斷提高的無形推動力。中職升格為高職院校后,必須在校園文化內涵的定位上下大工夫。一是增加高職生所需求的活動和學習場所,滿足高職生活動需求;二是不斷完善改革中職管理制度向高職學生管理制度轉變,營造管理高職生的制度文化;三是制定校風、校訓、校歌等,營造良好的校園人際關系、集體輿論、心理氛圍,彰顯學校的精神文化。
綜上所述,由中職升格為高職院校不僅是學生數量的增加、校園規(guī)模的擴大,而是一種質的飛躍,是內涵的提升。在轉型過程中學生管理工作者必須圍繞以人為本的核心,處理中高職過渡的關鍵期,準確把握中職學生管理工作和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不同之處,根據自己院校的實際情況,為學生管理定好位,才能真正、迅速地實現(xiàn)真正的高職學生管理,使學生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轉變和提升。
[1]蘇小兵.淺析新升格高職院校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對策[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1(2):69-70.
[2]金鎖.中專升格為大專后的改革思路[J].職教視線,2013(5):27-28.
[3]張鈉,王云仙.中專升高職后學生管理工作的變與不變[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3(1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