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石門縣皂市鎮(zhèn)中心學校 陳 鳴
《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總體規(guī)劃》明確指出:“藝術教育是學校實施美育的主要內容和途徑,也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道德水準、陶冶高尚情操、促進智力和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有力手段,藝術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其他學科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藝術教育是美育的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最好的方法,它和德、智、體一樣,是一種特定的教育方式,它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而且對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心健康素質和勞動技能素質都具有深遠的意義。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的影響,農村學校的藝術教育在發(fā)展過程中仍然是整個學校教育中最薄弱、最容易忽視的環(huán)節(jié)。
導致農村學校藝術教育發(fā)展的不平衡的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第一,應試教育和藝術教育的沖突;第二,藝術教師隊伍的師資配備不全;第三,藝術教育條件的簡陋;第四,家長的反對。我們必須要尋找新的途徑,新的辦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能力,激發(fā)學生對藝術追求的興趣,提高學生對藝術的欣賞、評價和變現能力。
藝術在人類生活中是和衣食住行一樣必不可少的條件,這就是人的情感所必須的。所以,對未成年人進行藝術教育,可以使得他們從小培養(yǎng)豐富人的情感世界,實現完美的人生。
我們在全社會關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的同時,要重視學校的藝術教育。
現在眾多的學校只注重應試教育,分數才是唯一的,其他的統(tǒng)稱為副科,嚴重的受到擠壓,甚至有少數小學根本就是放棄。這樣做不僅違背了教育方針,也從根本上不利于孩子們的成長,要建立有效的制約機制,一保證藝術課程的正常進行。
藝術教育不同語文、數學、英語的傳統(tǒng)教育,必須得具備相當藝術水準的教師來完成,必須得要引進之類的專業(yè)教師。我們應該注意教師的合理性,因材擇師,人盡其才。更要發(fā)揮教師的合作互助的作用,更好的提高藝術教育的質量。
在教育資金相當困難的情況下,要努力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因地制宜,積極采取直接有效的辦法。一方面,學校領導通過各種有效、實惠的渠道來籌備資金,幫助學校購置或者得到贊助藝術教育設備;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本地有限的資源,鼓勵學生自帶或者自購些民間樂器,教師自制簡單的教學用具和器材。應該由專門的老師妥善保管現有的寶貴器材,避免損毀和流失。
開展各項藝術活動,一是競爭性質的活動,比如歌詠比賽、舞蹈大賽、書畫比賽等 ;二是娛樂性質的活動,比如節(jié)日聯歡,學校開展藝術節(jié)等。這些活動要把藝術教育放在首位,要調整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同時還要學生的家長參與其中,這樣達到藝術教育的目的。
對學生進行藝術教育的同時,老師要做出表率,做到心靈美和行為美,這是個充滿機遇和挑戰(zhàn)的時代,它賦予了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以新的使命。農村藝術教育的起點太低,決定了農村學校藝術教育的艱辛。我們從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造條件,營造良好的氛圍,把藝術課真正作為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藝術審美能力的主陣地,認真抓好、落實藝術教育,使學生的綜合素質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