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蘭坪縣通甸鎮(zhèn)中心校 羅江梅
我在一所鄉(xiāng)鎮(zhèn)中心完小任教,上了《動手做做看》一文后感受頗多,現(xiàn)談?wù)勛约旱狞c滴收獲與同仁們一起分享。
課文:《動手做做看》。二年級下冊第四組中的一篇課文。
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學家郎志萬在培養(yǎng)孩子們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上,可謂煞費苦心。他把一個錯誤的結(jié)論告訴孩子們,再問孩子們?yōu)槭裁?,目的是讓孩子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
思考問題,談?wù)効捶ǎ?/p>
1.默讀全文,談?wù)劼犃丝茖W家的話之后自己的想法。
2.你以為下列幾種說法對嗎?你喜歡哪一種呢?
(1)科學家講的話,我們都盡可能去試一試。 ( )
(2)我們要懷疑科學家的話。( )
(3)我們應(yīng)該好好學習科學家的科學態(tài)度和思維方式。( )
(4)當我們對科學家的話懷疑時,一定要想辦法證實一下。( )
3.你在生活中聽到或發(fā)現(xiàn)過老師、家長說或做的不對的地方嗎?你是怎樣做的?怎么想的?
4.從課外書中搜集一些科學家的名言,你是怎樣理解?對我們有什么教育意義?
讓學生帶著以上問題認真默讀課文,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很多同學在發(fā)言中說出:科學家的話我們學習時也應(yīng)該想想,應(yīng)該向伊琳娜學習,那天在家看電視,我爸爸說的話是錯的,而我媽媽說對了。有一次老師在寫字時有一個字寫錯了……
這篇課文會帶給孩子們很多啟迪,需要老師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喚起學生不迷信權(quán)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內(nèi)容源于教材,但不能僅僅局限于教材,把課內(nèi)和課外有機結(jié)合,分享同學們的分析成果,把封閉的課堂教學變?yōu)殚_放的教學。教學中我聯(lián)系到了《烏鴉喝水》,拿了一個裝著半瓶水的瓶子,讓學生逐漸往里放小石子,水慢慢上升,驗證了課文中所表述的“烏鴉終于喝到水了”的原因,烏鴉的做法是正確的。所以語文課需要拓展,需要把已學的和課外的相聯(lián)系,從而讓課文教學活動化、實踐化。
伊琳娜:“您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
郎志萬:“我不是哄騙你們,我是想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p>
緊緊圍繞這兩句話引導學生主動去讀、去探究,學習時讓學生去自由組合討論、交流,我時不時進行點撥。這樣教學的重點在學生讀、討論,教師點撥中得以解決,并在入情入境的閱讀實踐過程中突破了教學難點。教師重在“寫”字上,學生成了學習的主體,彰顯出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宗旨,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低年級的學生思維最容易被牽引,人云亦云,例如老師說這個蘋果好吃,學生也會迎合老師的回答:“好吃”。現(xiàn)行課程標準倡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倡學生質(zhì)疑問難。這篇文章無疑是教育孩子做事要有主見的好素材,教學時不能僅僅停留在科學家說的話,要深入了解,培養(yǎng)學生敢于質(zhì)疑,不輕信盲從,要學會分析。教學時我以《小馬過河》為例,為什么小馬過河后感覺沒有松鼠說的那么深,也不像老牛說的那么淺呢?這個就需要我們?nèi)嵺`,在學習中、生活中,我們只有實事求是,才能得出科學的結(jié)論?,F(xiàn)在的學生正缺少這些品質(zhì)。我們整天喊還課堂于學生,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允許學生自選作業(yè)。往往我們老師在挖掘教材時沒有深層的處理,直到讓學生失去一次次提升素養(yǎng)的機會。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蓖瑫r閱讀教學也是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主陣地,“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應(yīng)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問題這篇課文的教學,老師們建議,本單元的主題是:“無論學習和生活,都離不開動手和動腦”設(shè)計中充分關(guān)注到學生學的情景,也顯現(xiàn)了學生學的主體,引導學生一步步明白“動手做做看”的意義。但也有一些不足,例如動手做做試驗部分在學生預習時安排學生回家做做。那么進入課堂教學時,學生帶著激情而來,效果可能更好??茖W的結(jié)論往往需要思考、動手、結(jié)論三部曲,缺一不可。關(guān)鍵在于學會思考,動手的前提是質(zhì)疑,也是動手前的思考,對這個過程談得不夠深入,以致于在拓展時學生僅限于“動手”。教學就這樣,教后深入反思定會有收獲,在自我反思中不斷探索、改進、提升,讓教學更加完美。
總之,教無定法,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打破傳統(tǒng)的講,要學會“放手”,還學生的主體,教師重在“指導”,這樣才能與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相適應(yīng)。執(zhí)教多年,所幸在每一次反思中定有收獲,愿我往后的教學在反思中走向更好。讓語文課堂教學“活”起來,向更高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