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泉鳳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霸鷮崱钡恼n堂教學就是要做到如下三點。1.了解學生,尊重學生。2.遵循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3.尊重學生的需要?!笆裁词菍W生的需要”,就是在課堂上了解學生需要哪些感興趣的問題,用學科專業(yè)性的語言對學生提問題,不需要的問題、學生無法回答的問題不要提。我們的課堂到底怎樣來體現(xiàn)這三點呢?作為低年級語文老師就要在“易、趣、理、恒”這四個字上下功夫。
易:低年級的課文本來就簡單,可理解,不用對學生多作解釋,設計的教學內(nèi)容要集中,簡約。教師還是要側重字的認識、詞的積累、指導朗讀的技巧。朗讀不是抓住某個詞語,讓學生反復讀,就能讀出感情,這是不正確的。如本人有次聽課,是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文《放小鳥》,老師一味讓學生讀出“焦急”的感情——表揚學生有點“焦急”了,比前一個學生“焦急”一點了,學生找不到感覺。這時老師還不如教給學生讀的方法,哪些地方應該讀得快、慢,哪些地方應該讀得輕、重,如果覺得學生讀得還不到位,那老師直接示范讀??傊?,對學生的目標要求要低一點,學生就容易接受,容易接受的東西也是學生能掌握的知識。
趣:傳統(tǒng)的課堂環(huán)境過于強調(diào)學習的功能,忽視了溫馨的樂學環(huán)境、寬松的人際環(huán)境和對學生良好心理品質(zhì)、認知等方面的培養(yǎng)。要模擬生活化的課堂環(huán)境,使學生在無拘無束、輕松愉快的生活場景中交流思想、表達感情。要讓學生有安全感,在課堂上學生是沒有什么思想包袱的,自由地愉快地學習。為什么學習?學習是為孩子將來有自由幸福的生活。當身體、心靈自由了,思維才自由;思維自由了,才能創(chuàng)造奇跡。
理:教師要有自己學科的專業(yè)語言,即學科專業(yè)性。例如,《放小鳥》中的小鳥的可愛,不是讓學生去找小鳥“可愛”在哪里(綠色的羽毛,黃色的嘴巴,兩只眼睛一閃一閃的),這樣的問題數(shù)學老師、思想品德老師都可以問,體現(xiàn)不了學科的專業(yè)性,而是應該在學生讀到羽毛、嘴巴、眼睛時,提問:什么樣的羽毛?什么樣的嘴巴?眼睛怎么樣?讓學生讀一讀,感受小鳥的可愛。老師如果去掉“綠色的、黃色的、一閃一閃的”,你還覺得小鳥可愛嗎?這是語文專業(yè)術語——刪比法。這樣才真正遵循教學規(guī)律,從詞開始過渡到詞組,再到句子。
恒:作為語文教師,不僅要抓外在的習慣,寫字習慣、讀書習慣、坐的習慣,還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最本質(zhì)的習慣——獨立思考的習慣。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平時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訓練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1.直觀性的思考: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老師常常會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課文有幾小節(jié),某一小節(jié)有幾個句子等。這時我就讓學生先自己獨立地數(shù),然后讓他們舉手示意他數(shù)出的數(shù)字。學生舉起的示意數(shù)不能因為和其他同學不同而改變。最后讓學生知道自己錯在哪里。這樣培養(yǎng)了學生細心觀察思考的能力。
2.逆向性思考:引導學生抓住有關條件,把課文中人物、事情發(fā)展過程按逆向思考,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深層理解。例如蘇教版語文一下課文《他得的紅圈圈最多》,我就設計了一個逆向性的問題:“為什么先生給鄧小平爺爺?shù)淖之嫷募t圈圈最多?”學生經(jīng)過反復讀課文,從而理解了這是因為“鄧小平爺爺每次寫字,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不按常理提的問題更能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探索思考的能力。
3.遐想性思考:低年級學生是最富有情感的,真情總是激蕩在他們純真的心靈間,但是因為生活經(jīng)驗不足、對事物的認識不深,他們對一些意境優(yōu)美的課文所蘊含的情感難以深入領會。教師只有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教材內(nèi)容,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引學生入情入境,才能讓他們插上美麗的翅膀,翱翔在想象的廣闊天空里。例如課文《烏鴉喝水》,課文中烏鴉的辦法固然是好,但那是過去式。如果現(xiàn)在烏鴉再碰到這樣的事,它會怎么做?學生想出了很多方法:“找一根吸管吸水”“把瓶頸敲碎”“把瓶子傾倒”“找個盆子把水倒在盆子里”等等。低年級學生的想象力就像魚兒在海洋里自由地跳躍,也像鳥兒展開翅膀在天空中無拘無束地翱翔。
4.質(zhì)疑性思考:眾所周知,大發(fā)明家愛迪生從小就喜歡問“為什么”:“天上的星星為什么不掉下來?”“人為什么會生病?” 當學生有了“為什么”時,老師就要適當引導,可以讓學生動手做一做,在電腦上查一查,自己再想一想。從而作出推理和判斷,得到準確答案。
當然,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既要有針對性、激勵性,還要有原則性。一貫地只表揚鼓勵,不遵循教學原則,長此以往,學生就會為得到表揚急于功成。那么,這就與課堂教學初衷背道而馳了。我想,教師的智慧評價會有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就如汪國真的詩:當你走向我的時候,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當你走向我的時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卻給了我整個海洋。愿我們低年級的語文老師在課堂上能給予學生一個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