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芬
(蘄春縣人民醫(yī)院,湖北 黃岡 435300)
真菌性角膜炎臨床診治研究進展
潘 芬
(蘄春縣人民醫(yī)院,湖北 黃岡 435300)
目的 對真菌性角膜炎的臨床診治進行分析。方法 選擇在我院進行治療的50名患者來作為研究的對象,對患者的實驗室檢查情況、臨床體征以及藥物治療情況等進行全面的分析。結果 對所有的患者進行分析,其中具有外傷史的患者34例(68.0%)、具有抗生素使用史的患者共27例(54.0%)、具有激素使用史的患者8例(16.0%);角膜刮取物的真菌培養(yǎng)結果陽性率為68.0%(34/50);藥物治療有效率為82.0%(41/50)。結論 在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療當中,是一項需要非常謹慎的工作,臨床特點也比較明顯,在患者中比較常見的癥狀有前房膿腫、角膜潰瘍以及異物感等,所以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講癥狀進行控制,保證患者的正常生活。
真菌性角膜炎;臨床特點;藥物治療;療效
在真菌性角膜炎當中,其原因主要是由致病性真菌所引起的感染性角膜病,是重要的影響感染性角膜病致盲的重要原因。當前,在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促進之下,開始使用一些皮質類固醇、廣譜抗生素等藥物,以有效的控制真菌性角膜炎的發(fā)病率。
1.1 一般資料
選擇在我院進行治療的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一共50例來作為重要的研究對象,其中女患者一共有22例,而男患者一共有28例,最小的為28歲,最大的為83歲。
1.2 方法
對于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來說,給予氟康唑眼藥水來對患者進行滴眼治療,并且使用那他霉素眼藥水聯(lián)合滴眼治療,而如果患者癥狀比較嚴重的話,則對患者給予抗生素來對感染進行治療,并且對患者的全身進行檢查,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全面的掌握;而對于細菌性角膜炎患者來說,所給予的是環(huán)丙沙星眼藥水,如果患者的癥狀比較嚴重的話,則采用抗生素來對患者進行治療。
1.3 療效判定標準
在臨床上對藥效的判定主要有以下一個標準:(1)治愈,患者在接受治療之后,角膜潰瘍眼和前房部位的積膿分泌物全部消失,采用熒光素染色的方法,所檢查的結果呈陰性;(2)有效,患者在經(jīng)過上述的治療之后,大部分患者的角膜潰瘍逐漸消失,并且在眼前房部位所出現(xiàn)的膿分泌物也慢慢的減少,在使用熒光素染色進行檢查之后,所得出的結果為陰性;(3)無效,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療之后,其癥狀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甚至出現(xiàn)病情惡化或者是加重的情況。計算治療總有效率,即總有效率=(治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版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資料采用均值±標準誤(±s)表示,組間數(shù)據(jù)的比較采用t檢驗或x2檢驗,P<0.05表示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所有治療的患者當中,其中具有抗生素使用史的患者共27例(54%)、具有外傷史的患者34例(68%)、具有激素使用史的患者8例(16%);角膜刮取物的真菌培養(yǎng)結果陽性率為68.0%(34/50)。
造成真菌性角膜炎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真菌感染從而造成的角膜炎癥的疾病,這一病癥的發(fā)病比較緩慢,但是病程所經(jīng)歷的時間比較長,而且致盲率也和高,導致疾病的真菌也比較復雜,所以在治療過程中具有很大的困難。目前,一些抗菌藥物與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廣泛應用,使得角膜自身的抵抗能力更加降低,擾亂了菌群的正常狀態(tài),使得結膜囊中有大量的真菌問題存在,也是造成這一疾病發(fā)病率逐漸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藥物治療中,主要以聯(lián)合治療的方法為主,從而為患者提供更多的方便。
一般情況下,正常人的結膜囊當中存在的真菌,不會導致疾病問題的出現(xiàn)。而如果在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比如眼睛外傷或者是服用激素、抗生素以及免疫抑制劑,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就會使得角膜出現(xiàn)真菌感染的情況。蛋白分解產(chǎn)物以及霉菌毒素等都會對角膜細胞進行刺激,從而使得炎癥介質的產(chǎn)生,引起前方積膿、角膜潰瘍等問題。所以,對病情及時的加以控制,使得潰瘍早日愈合,已經(jīng)成為治療真菌性角膜炎的重要關鍵措施。對我院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療進行分析,主要的體會有以下幾個方面:(1)對于真菌性角膜炎而言,應當將警惕性提高,局部性的碘酒能夠將原微生物原漿蛋白的活性基因進行氧化,造成菌絲的破壞,使得潰瘍的壞死物出現(xiàn)脫落,將潰瘍表面的壞死組織進行去除,從而將蛋白質溶解酶與真菌霉素的作用降低,使得潰瘍得以愈合。(2)那他霉素滴眼液屬于四烯類抗生素,經(jīng)過與真菌胞漿膜上的固醇進行有效的結合,能夠在膜上形成一些微孔,使得胞漿向外滲出,使得真菌得到有效的抑制。(3)通過培養(yǎng)真菌對菌種進行鑒定,并且可以進行藥敏試驗,在真菌的培養(yǎng)過程中,所需要的時間比較長,在進行培養(yǎng)的時候,對患者施加廣譜抗真菌藥物來對病情進行有效的控制,然后再對高效抗真菌藥物來進行選擇。(4)如果采用藥物對真菌性角膜炎進行治療時,所達到的效果不是很好,就可以考慮采用手術治療的方式,將二者有效的結合,從而使得角膜炎的治療水平提高。
總的來說,在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療當中,是一項需要非常謹慎的工作,臨床特點也比較明顯,在患者中比較常見的癥狀有前房膿腫、角膜潰瘍以及異物感等,所以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講癥狀進行控制,保證患者的正常生活。
[1] 馬貴明,曹向前.伏立康唑治療真菌性角膜炎臨床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01:142-143.
[2] 劉 欣,吳尚操,戎佳燕,秦 姣,金曉麗,曾慶延.不同真菌菌屬所致角膜炎的臨床特點及轉歸差異[J].眼科新進展,2016,03:250-254.
[3] 陳舒懌.188例重癥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病原學及臨床特征分析[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6,04:366-368+373.
本文編輯:吳 衛(wèi)
R772.21
B
ISSN.2095-8242.2017.22.42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