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志華
談及孩子寫作業(yè)磨蹭,注意力不集中,很多老師和家長都會很頭疼。也許都會覺得這是孩子自身的問題,然而綜合觀察之后,我們發(fā)現,外因對孩子磨蹭習慣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社會、學校教師和父母等各方面因素也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其中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是父母。
孩子愛磨蹭習慣形成的家庭因素
家長的過分關心 孩子是家庭的未來和希望,尤其是一些獨生子女家庭更是集三個家庭的希望于一身。家長們常常會過分關心孩子,不敢給孩子任何嘗試“危險”的機會,剝奪了孩子自我鍛煉的機會。凡事都依靠父母的孩子,難以獨立做自己的事,一旦遇到了挫折便會感到失落、恐懼,甚至產生怨恨,這就開始找理由磨蹭了。
家長“抓緊時間”的催促 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逆反心理。家長若長時間在孩子耳邊嘮叨,不僅不能促使孩子嚴格要求自己,反而會使其故意拖延時間表示反抗。很多時候,孩子在“抓緊時間”完成了作業(yè)后,家長并沒有像孩子心理期待的那樣讓他們自由玩耍,而是給他們增加新的學習任務。長此以往,孩子自然就會產生厭倦情緒,甚至厭倦上學,這也會造成孩子磨蹭。
父母喜怒無常 父母非理性、經常發(fā)脾氣,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理負擔過重,不能集中精力做事,總是害怕父母責罰。長此以往,孩子在寫作業(yè)的時候,心里想的往往不再是作業(yè)內容,而是父母有沒有過來監(jiān)視自己。這自然會耽誤時間,不能全神貫注盡快完成作業(yè)。
對孩子期待過高 這是當前家長普遍存在的問題。雖然心里非常明白,給孩子過多的壓力不好,然而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望子成龍”的企盼。在言談之中,總是“你們班的誰誰誰怎么就考一百分”,由此帶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不理解和矛盾,慢慢地,就會使孩子失去學習興趣,乃至覺得自己學習就是為家長學的。這種被迫的學習,自然不能高效,磨蹭成為正常現象。
喜歡到廁所躲避,也是孩子磨蹭的常見表現 長期以來,家長都不能放心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上廁所成為孩子除了睡覺唯一自由的時間。因此,好多孩子在預感到家長要嘮叨之前,就趕緊往廁所溜;或者在學習遇到困難、感到無聊時,往往會躲到廁所里。
改掉磨蹭習慣的方法策略
怎樣能孩子寫作業(yè)不磨蹭,注意力不集中,讓孩子快速高效地完成作業(yè)又開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呢?那就是要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學習習慣。葉圣陶先生強調:教育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學習習慣”。
首先,與孩子協(xié)商制訂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并且要具體明確,以表格的形式讓孩子每天填充。這種書面的形式,能夠促使學生更嚴格地要求自己;同時,孩子在做到之后也會更有成就感,能夠時時堅定嚴格地按計劃執(zhí)行。慢慢地,孩子就能形成緊抓時間、全神貫注的習慣。實踐證明:孩子們大約一周就能適應表格式的管理,主動填寫計劃,并按照計劃的項目和規(guī)定的時間嚴格執(zhí)行,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完成計劃時極具成就感,不會再故意拖延時間。
還有,計劃內容要照顧全面。讓孩子先完成學校所布置的作業(yè)以及必須理解記憶的內容,比如華文聽寫及英文聽寫,大多數的孩子會在兩周后就大大提高效率,一般用時10分鐘。要限定用時,每天堅持檢查學校布置的作業(yè)、英文聽寫、華文聽寫以及家長自己給孩子制訂的計劃。計劃一定要針對孩子的薄弱科目,量身定制。在孩子完成之后,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在更大的成就到來之時,家長和孩子一起慶祝。當孩子犯錯時,也要及時指出,不是懲罰而是要讓孩子記住,以后一定完成任務。
再有,在孩子執(zhí)行計劃的過程中,要借鑒和運用一些好的技巧和方法,從別人成功的經驗中尋找適合自己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孩子的方法。家長可根據孩子實際情況穿插運用以下幾種方法:《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是值得家長、老師學習和運用的;吸引力法則還是很有效的,即你希望孩子怎樣,就要在這些方面多表揚、肯定孩子;不要總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要多肯定、鼓勵孩子;每一個人都愛聽贊美,多贊美孩子;幫助孩子進入學習狀態(tài),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站在孩子視角分析問題,幫助制訂解決辦法;讓孩子慢慢成長,給他們接受和理解的過程;及時發(fā)現孩子的長處,營造適合孩子發(fā)展的環(huán)境和良好氛圍;多與孩子平等交流,周末抽出時間與孩子活動、娛樂;接受事實,接納孩子的不足和缺點,發(fā)揚孩子的長處。
最后,家長對每個孩子的計劃執(zhí)行要進行跟蹤,這樣孩子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都普遍提高,因為每天看到自己按時完成計劃,都很有成就感,不再覺得學習那么枯燥了,而且一旦習慣養(yǎng)成,學習進步,孩子就會產生精益求精的內驅力。
結束語
我從多年的教學中發(fā)現:在班級里學習排名前十的孩子,大多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怎樣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呢?在生活中,父母經常會擔心孩子做不好,就替孩子做,強勢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這并不能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習慣。除了要培養(yǎng)自我管理意識,掌握科學的自我管理方法之外,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生活,從而管理自己的學習。與此同時,一定要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他們年齡小,自我疏導能力有限,在情緒不穩(wěn)定的時候,家長要積極疏導,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習慣??傊?,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學習習慣,會讓孩子受用終身,也就不會有孩子寫作業(yè)磨蹭、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頻頻發(fā)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