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
【摘 要】“先學后教”是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自由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可以依照自己的實際情況調(diào)節(jié)學習進度、內(nèi)容,可以選擇自己熟悉的問題、熱點來學習,可以進行適當?shù)幕顒印1疚母鶕?jù)對“先學后教”的分析說明了“先學后教”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可行性。
【關鍵詞】先學后教;音樂課堂;高效;學生
在傳統(tǒng)的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占主導地位,學生對單一地聽教師演奏范唱或播放音樂感到枯燥乏味,這樣往往會使學生在學習中顯得被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不到激發(fā);教師的教學也達不到很好的效果。如何從根本上突破傳統(tǒng)的音樂的教學模式,使教師善教,學生樂學,達到高效的音樂欣賞教學?筆者在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進行了“先學后教”的教學嘗試,并提出粗淺的見解與廣大音樂教育者共同探討。
一、“先學后教”前奏曲
1. 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
“先學”樂章,教師要充分做好課前準備,首先要明確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確自學的要求、方法、目標,讓學生很快登上自學專列。教師應通過行間巡視、質(zhì)疑問難、個別詢問、討論互動等形式進行調(diào)查,徹底地暴露學生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并認真分析是傾向性還是個別性的問題,是舊知回生還是新知識方面的問題,把與新知有聯(lián)系的、傾向性問題進行梳理、歸類,為“后教”做好準備。
2. 明確教的內(nèi)容、方式和要求
“后教”樂章,教師要明確教的內(nèi)容、方式和要求,教的內(nèi)容應該是學生自學后還不能掌握的內(nèi)容,學生會的一律不教,重在引導學生找出學習的規(guī)律,真正讓學生知其所以然。
3. 注意教學的時間、內(nèi)容和方法
“訓練”樂章教師要保證時間不得少于15分鐘,讓學生能在實踐中,把知識轉化為能力;訓練的內(nèi)容重在應用剛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訓練的形式像競賽、考試那樣讓學生獨立、快節(jié)奏地完成。
二、“先學后教”進行曲
1. 音樂是表演的藝術
音樂是表演的藝術,而表演是一種創(chuàng)造,感情和理智都參加到這種藝術創(chuàng)造的行為中。在音樂課堂中,筆者在課前拿出5分鐘,請學生展示自己除音樂課以外,學習的歌曲、特長等。本課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弘揚人的主體性,主張通過學生對學習過程的主動參與,培養(yǎng)其自主意識、自主能力和自主習慣,使其成為一個具有主體性人格的人。
2.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
《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聽覺體驗是學習音樂的基礎,發(fā)展學生的音樂聽覺應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币虼耍谝魳方虒W中筆者特別注意利用多媒體設備有針對性地反復播放音樂作品,從而使學生時時沉浸在音樂中,在“潤物細無聲”中逐漸感知音樂、體驗熟悉音樂,進而能有感情地表現(xiàn)音樂。在學生“先聽”的基礎上,教師“后教”,學生會因為熟悉音樂而降低學習的難度,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三年級《小紙船的夢》中,筆者在課前先布置孩子預習作品的背景、作者的情況等,上課時有針對性地準備了幾段音樂素材——海浪的聲音、狂風怒號、人們用力吹號子的聲音……首先讓學生欣賞,讓他們?nèi)娴馗惺芤魳纷髌返娘L格與魅力。其次復聽,在初聽全曲之后,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該課時的重難點,帶著問題去傾聽,反復、仔細地去品味其中的速度快慢變化、音量大小變化、音色明暗變化而引起情緒的起伏波動,實現(xiàn)與作者情感交流。再次復聽,全面細致地聆聽,讓作品表現(xiàn)的情境在學生耳中、眼中、心中再次升華,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
3. 音樂具備多元的文化
在同一作品中,有多少聽眾就會有多少種不同的感受。因此,音樂不謀求統(tǒng)一答案,音樂課盡量不揭示真理。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先學后教”更能充分展示學生對音樂的個體感悟。
在欣賞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談欣賞的見解,然后再引導。在教學四年級學生欣賞管弦樂《陀螺》時,先不告訴學生樂曲的名稱,而是讓學生聆聽片段,感受這段音樂描繪的是什么玩具,為什么是這種玩具?最后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給出曲名——《陀螺》。再聽樂曲是怎么表現(xiàn)這種玩具的玩法。這樣帶著問題去聆聽,學生更能感受到音樂是用速度、力度、節(jié)奏等音樂要素去描繪音樂形象的。有可能,初聽時他們會說這段音樂像賽跑,展示曲名后再聽,學生就會將音樂形象與各個音樂要素聯(lián)系起來。這些音樂要素的名稱,學生不一定能說出來,但會在長時間的音樂欣賞中不斷感受、體驗、積累?!跋葘W”讓學生的音樂思維和想象力得到發(fā)展,“后教”又讓他們建立起正確的音樂評價標準,從而形成音樂鑒賞能力。
三、“先學后教”的尾聲
“先學后教”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但并非每一項學習內(nèi)容都適合先學后教。選擇什么樣的學習方法、怎樣學習都要關注教學是否有效。
1. 選擇內(nèi)容
“先學后教”的教學方式在音樂教學中應用廣泛,但并不是所有的音樂教學都適合“先學后教”。如:樂器豎笛各音的指法就不適合“先學后教”,采用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實踐的方法教學更有效。音樂中各種音符的名稱,也不適合“先學后教”??梢圆捎媒處熤v故事介紹、音樂游戲和歌曲學習鞏固的方法學習。
2. 明確目標
“先學后教”應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才能讓“先學”過程有效。例如欣賞課《牧童短笛》的設計:首先讓學生完整聆聽樂曲,思考可以分成幾個部分?為什么?然后介紹演奏樂器“長笛”,復聽感受長笛的音色,哼唱熟悉主題。再分部對比聆聽,想象表現(xiàn)的畫面。最后再次完整聆聽全曲。根據(jù)自己對樂曲的理解邊聆聽邊即興表演。這樣的學習過程,學生的學習目的明確,學習中有學生的“先學”感知、體驗音樂,還有教師在學生的感知、體驗基礎上的小結,學生的音樂感知、鑒賞能力就在這種“先學后教”的學習活動中逐步提高了。
總之,“先學后教”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強化了學習的動機,讓教師更關注學生怎么學、教師該怎么教,讓音樂課堂的教學更加有效。讓學生在這種有效的學習活動中充分感受音樂、體驗音樂、表現(xiàn)音樂,形成一定的音樂鑒賞和學習能力,為以后進一步學習音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