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葆華+邢海濱
【摘要】目的 觀察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肛腸科術后肛門瘙癢癥的效果。方法 選取患者10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2例。對照組給予單純西醫(yī),觀察組則給予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共治療1周。結果 觀察組98.08%,對照組為80.77%,觀察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肛腸科術后肛門瘙癢癥效果滿意,值得推廣。
【關鍵詞】肛門瘙癢癥;肛腸科術后;中西醫(yī)結合;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65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2..01
多種肛腸科疾病需要采取外科手術治療,可有效祛除病灶、控制病情,但肛腸科手術不可避免的會引起一些術后并發(fā)癥,其中肛門瘙癢癥即是最常見的術后并發(fā)癥之一[1]。其主要臨床表現是肛周部位出現持續(xù)性的瘙癢感,經久不愈,易反復加重,嚴重者可見肛周皮膚水腫、分泌物增多等,嚴重影響著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質量,也影響了術后切口的愈合[2],因此需要給予積極有效的治療。近年來筆者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方法治療肛腸科術后肛門瘙癢癥,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吉林省磐石市中醫(yī)院外科收治的肛腸科疾病行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104例作為研究對象,均在術后出現肛門瘙癢癥,隨機分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觀察組)和單純西醫(yī)治療組(對照組),各52例,觀察組男30例,女22例,年齡25~74歲,平均年齡(48.5±3.4)歲,肛腸科疾病類型:痔瘡25例,肛瘺17例,肛周膿腫10例,術后發(fā)病時間4~9天,平均(5.3±0.5)天;對照組男31例,女21例,年齡26.5~75歲,平均年齡(49.1±3.0)歲,肛腸科疾病類型:痔瘡26例,肛瘺15例,肛周膿腫11例,術后發(fā)病時間3~10天,平均(5.5±0.4)天。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肛腸科疾病類型及術后發(fā)病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切口換藥,1次/d,囑患者做好肛門清潔、保持干燥衛(wèi)生,以清淡飲食為主,忌食辛辣、刺激及煙酒等;并給予西替利嗪片10 mg,口服1次/d,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適量,3次/d肛周部位涂抹。治療1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1個療程。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再予中藥熏洗治療,藥物如下:蛇床子20 g、地榆15 g、馬齒莧25 g、蒲公英15 g、苦參
9 g、地膚子15 g、白鮮皮15 g、紫花地丁20 g、黃芩15 g、當歸20 g、黃柏9 g、生甘草9 g。1劑/d,水煎取汁1500 mL,先進性熏洗,待藥液溫度下降后進行坐浴,1次/d,每次治療時間為30 min。治療1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1個療程。
1.3 診斷標準[3]
①在行肛腸科術后,出現肛周部位瘙癢感,似火燒、蟲行、蟻走感等,每于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或碰觸高溫后瘙癢感明顯加重;可伴有心煩失眠、易激動、精神萎靡不振等癥狀。②肛周部位可見水腫、肥厚等,亦可見搔抓后的血痂、皸裂等。③雖經治療但不能治愈,肛周皮膚發(fā)生明顯改變,如增厚、變粗糙,色素淡化等。④排除其它繼發(fā)性肛門瘙癢癥的可能,排除對本研究中的試驗藥物過敏者。
1.4 療效判定標準[4]
①治愈:瘙癢等癥狀均消失,皮膚恢復至正常。②好轉:瘙癢等癥狀有所減輕,肛周皮膚損害有所改善。③無效:瘙癢等癥狀、肛周皮膚病變等未見改善。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采用t和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經治療1個療程后,觀察組52例,其中治愈45例(占86.54%),好轉6例(占11.54%),無效1例(占1.92%),總有效率98.08%;對照組52例,其中治愈28例(占53.85%),好轉14例(占26.92%),無效10例(占19.23%),總有效率80.77%。兩組比較,觀察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肛腸科術后肛門瘙癢癥的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可能與肛周部位神經末梢豐富、術后引起神經沖動、某些化學介質的釋放有關[5]。中醫(yī)學認為其與肛腸科術后,正氣受損,濕熱之邪乘虛侵襲腸道,留戀于腸腑,腠理失養(yǎng)有關。中藥熏洗法屬于外治療法之一,熏洗方中以馬齒莧、蒲公英、紫花地丁、黃芩、黃柏等清熱利濕解毒,蛇床子、地榆、苦參、地膚子、白鮮皮等殺蟲止癢,當歸補血活血,生甘草清熱解毒兼以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可清熱解毒止癢,且外用熏洗可使藥物直達病所,起效迅速,綜合效果滿意,故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 凱.中西醫(yī)結合對肛腸術后肛門瘙癢的治療效果分析[J].亞太傳統醫(yī)藥,2015,11(19):106-107.
[2] 廖振華,彭利敏,簡弄根.自擬中藥方坐浴熏洗治療肛門瘙癢24例[J].中醫(yī)外治雜志,2016,25(3):33.
[3] 趙來運.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肛腸科術后疾病合并肛門瘙癢癥臨床分析[J].數理醫(yī)藥學雜志,2015,28(2):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