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艷麗
摘 要:新課程標準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探索更為科學的教學模式,進而逐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而合作學習是一種較為科學的教學方式,將其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對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加以培養(yǎng),促使語文教學質量得到顯著的提升。
關鍵詞:新課標 小學語文 合作學習
近幾年,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作為能夠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學科也逐漸開始受到教育部門的高度關注,小學語文教師在新教育理念的影響下積極探索先進的教學方法,希望能夠逐步改善當前教學現(xiàn)狀,促使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合作學習就是基于新教育理念衍生出的一種相對科學的教學方法,將其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能夠促使教學目標順利實現(xiàn),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產生著一定的積極影響,因此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研究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和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
1.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積極應用合作學習方法,在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優(yōu)化開展方面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其不僅能夠通過趣味性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語文學習效率和效果得到顯著的提升,還能夠通過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促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進而為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供相應的保障[1]?,F(xiàn)階段,我國小學生基本上是獨生子女,缺乏與同伴溝通和交流的經驗,自我心理相對嚴重,而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合理應用合作學習方式,學生能夠與其他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在互相幫助中不斷成長,學生不僅能夠獲得一定的知識,自身心理和人格也能夠得到逐步的完善。同時,合作學習的合理應用還能夠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不斷的提升,特別是對于語文學科來說,在合作學習模式下,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想象和聯(lián)想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等都能夠得到一定的培養(yǎng),促使學生可以更好的完成對相關知識的學習,學習效率必然會得到不斷的提升。
2.合作學習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
合作學習簡單的說就是借助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掌握相應的語文知識,并促使學生應用語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不斷的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也能夠獲得逐步強化,有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F(xiàn)階段我國小學生一般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而教師引入合作學習模式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與其他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并進行合作,共同完成相關學習任務,對學生未來發(fā)展產生著相應的積極影響[2]。同時,在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將傳統(tǒng)的教學與新型的合作教學相結合,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充分關注小組成員成長,針對不同學習小組的情況實施有針對性的指導。這樣,基于合作學習,學生不僅能夠對自身個性意識加以強化,還能夠充分認識到團結協(xié)作的重要性,進而不斷加強與其他學生的合作,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此外,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團結協(xié)作,能夠將小組所有成員的智慧加以集中,進而產生高效學習效益,實現(xiàn)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可見,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對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都產生著一定的積極影響。
二、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方式
1.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鼓勵學生進行合作交流
將合作學習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最為基礎的工作就是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只有科學合理的分組,才能夠保障學生的學習質量,促使合作學習的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學生之間能夠進行互補學習,保證小組中不同成員之間能夠形成合理的搭配,不同成員在小組中扮演著各自的角色,并在角色輪換中實現(xiàn)對學生自身素質的培養(yǎng),這樣,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才能夠得到充分發(fā)揮,為小學語文教學的優(yōu)化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在完成合理分組后,教師還應該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合作交流,促使小組成員能夠積極參與到學習實踐中,在合作中解決各項難題,促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得到逐步的提升[3]。
2.合理設置教學內容,增強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教師應該注意結合教學內容合理設置合作學習目標任務,借助目標任務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和興趣,進而增強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自主性,取得良好的學習成效。例如在對《火燒云》一課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向學生展示不同形狀火燒云的圖片,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充分展開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分析圖片中的火燒云像什么?這樣,通過趣味性教學任務的設置,學生合作探究意識得到有效激發(fā),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對相關知識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效果也能夠得到一定的凸顯。
3.明確教學目標,促進學生進行小組合作
良好教學目標的設置對教學活動的開展產生著重要的引導性影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合作教學方式,教師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學生能夠基于教學目標不斷探索,在明確教學目標的指引下,學生的學習效率會得到進一步的凸顯[4]。一般來說,小學語文教學目標主要是希望通過對學生語文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基于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并設置相應的學習任務,促使學生自覺進行小組合作探究,為學習目標的實現(xiàn)以及合作學習作用的發(fā)揮提供相應的保障,全面推進小學語文教學獲得持續(xù)穩(wěn)定的發(fā)展。
結語
總而言之,合作學習是一種較為科學的教學模式,將其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不僅能夠提升教學效率和效果,還能夠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加以培養(yǎng)。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應用方式,借助合作學習對學生實施科學的教育和指導,為小學生下一個階段的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瑞卿.新課標下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初探[J].吉林畫報(教育百家 A),2013(5):131-131,132.
[2] 刁榮,李梅.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實踐探討[J].新課程·小學,2016(1):68-68.
[3] 張錦秀.新課程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考試周刊,2016(17):40-40.
[4] 陳梅.淺析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新課程·小學,2015(1):15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