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華
摘要:語文學科自古以來都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對學生的影響更為深遠。小學語文教學具備豐富的情感教育,在課堂上,教師通過細膩的情感互動,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從而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同時教師還要利用各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把握其核心情感因素,以便和作者產生共鳴。本文從情感教育的理念入手,把小學語文教學和情感教育相結合,進行討論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實施策略,以期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能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實施策略
在我國經濟不斷快速進步與發(fā)展的背景下,教育事業(yè)一直是我們關注的熱點問題。小學語文教學是小學生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階段,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選擇適合的教學模式諧氣氛顯得尤為重要。教學不僅僅需要從知識出發(fā),還要從豐富的情感入手,把小學生們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部分提煉出來,引導他們充分理解和認識文章,通過教師的渲染和烘托,從而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1]。由此可以看出,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一旦缺乏情感教育,學生將不能得到完整的知識感悟,更不會在實踐中提升綜合能力。因而,教師需要在教學活動中融入情感教育,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綜合型人才。
一、情感教育的根本理念
情感教育是超出知識教育的一種價值理念,它是以人的根本為目的,反映出和其他主體間的聯(lián)系,是人類進步的象征,也是衡量素質教育發(fā)展的標桿。對于現代教育而言,小學課本中蘊含的知識技能,必須由情感教學做依托,使其中表現的愛恨情仇,通過情緒情感、理智情感以及道德情感等充分表達給學生[2]。
在我們新課改中有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從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真正的做到“以人為本”,樹立其正面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擁有閱讀能力和鑒賞能力,培養(yǎng)熱愛祖國和人民的情感。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以挖掘學生的情感為前提,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點作為溝通走向,讓他們得到情感升華的同時,又獲取了知識和方法[3]。
二、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情感教育有助于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更多體現的是“真善美”人性理念,教師通過對學生情感的肯定和認可,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們健全人格和觀念的培養(yǎng)。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提升學生對情感和情操的熏陶,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情感的凝聚和澎湃,并深層次的理解課文中的思想內涵,令學生們真正意義的擁有獨到的見解和獨立的精神。
在小學階段,很多學生還不能完全依靠自己去詮釋整篇文章所表現出來的情感,那么,就需要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向學生們傳遞知識和情感,從而促進教學目標的有效完成。通過教師對情感的渲染,使學生更愿意融入教學大環(huán)境,并能積極主動的參與互動,形成了良好的上課氛圍,這樣,極大程度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不僅學到了大量的知識,而且獲得了豐富的情感,起到了一舉兩得的教學效果[4]。因此,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屬于非常重要的一種教學方式,它對小學生的身心和諧發(fā)展和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
1.提升教師的情感素養(yǎng)
教師情感素養(yǎng)會直接影響到學生情感接受的情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果教師欠缺一定情感修養(yǎng),那么就無法跟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因此,教師要在原本掌握的教學經驗上,多加學習和積累相關的教學方法,進而運用在自己的課堂中,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們充分理解和吸收所學內容,幫助解決其學習語文知識時存在的問題。
2.體會課本中的情感表現
小學語文課本中包含很多種不同類型的題材,這些課文都有要表達的情感方式。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不能像初高中“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不但不能起到積極的效果,反而容易造成小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厭惡,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運用豐富的情感教育,使學生體會到課本中表達的情感因素。例如,在《丑小鴨》這篇文章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丑小鴨不同階段的成長引發(fā)學生們的思考,通過多媒體等教學設備展現出丑小鴨由丑到美的全過程,使學生們理解課文的真正用意。
3.提高學生的情感體驗
小學語文這一學科最注重的就是師生間是否擁有情感聯(lián)系的紐帶,通過幽默風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造出和諧美好的課堂氣氛,達到師生互動的最佳效果,進而促進學生對情感體驗的學習。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尊重并不斷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高他們對課文的情感體驗。由于年齡關系,小學生更需要教師對自己的關愛,感受到學習帶給自己的快樂,這樣,更利于提升他們的情感體驗[5]。
4.正確把握情感教育
在教學中正確把握情感教育,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是一項重要的策略手段。隨著近幾年教育領域的不斷發(fā)展,對小學語文的情感教育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從小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文字以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其熱愛祖國并身心素質全面發(fā)展的價值理念。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應該因材施教,把握不同的情感側重點,以情感導入教學情境,從而使小學生能夠不偏不倚,正確領會核心思想。
結束語:
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擁有重要的地位和意義。它不僅能促進小學生身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而且能提高課堂上的教學質量,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本文主要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實施策略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探討,從提升教師的情感素養(yǎng)、體會課本中的情感表現、提高學生的情感體驗以及正確把握情感教育。希望運用文中的一些方法和理念,可以促進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發(fā)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 孫娟.小學語文課堂中實施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J].情感讀本,2015(32):46.
[2] 張俊豪.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大科技,2015(25):35-36.
[3] 李衛(wèi)花.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J].情感讀本,2016(2):39.
[4] 賴榮旺.淺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情感教育的作用及運用策略[J].文理導航(上旬),2015(12):8.
[5] 莫桂英.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課外語文(下),2016(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