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軍
一、抓住特征寫外貌
外貌描寫又叫肖像描寫,指對人物體態(tài)、容貌、衣著、神情的描寫。只有抓住人物特點,寫好外貌,才能做到寫誰像誰,使讀者如見其人。描寫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給人印象最深刻、最突出的特征。有些同學寫人時缺乏真情實感,描寫人的外貌往往千人一面,什么“圓圓的臉蛋,水汪汪的眼睛,烏黑的頭發(fā)”,不管男女老少都一樣。同學們?nèi)绻麑λ鶎懭宋锿饷策M行認真的“捕捉”,就會發(fā)現(xiàn),世界上沒有外貌相同的人。描寫因人而異,“千人一面”讓人乏味。
人的外貌各不相同,作文千萬不能像流水賬,一點不少,從頭寫到腳。實際上,“此人”之所以不同于“彼人”,往往只體現(xiàn)在某一個或幾個主要的特征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外表寫得很全,實際是湮滅了主要特征,達不到目的。所以,寫人外貌時,一定要根據(jù)文章主題的需要,抓住特征,善于取舍。例如一學生寫本班學生外貌“‘唔啊,好香!一陣香水味撲鼻而來,定神一看,遠處走來我們班的臭美大使——陳曉飛。他留著三七開分頭,頭上锃亮,就像狗舔過的一樣。平時他總愛‘搖頭晃腦地展現(xiàn)出‘安在旭的風姿。周日到校,你會發(fā)現(xiàn)他的頭發(fā)賊亮賊亮的,那是因為他噴的‘亮發(fā)素太多了。怎么樣,你說他臭美不臭美?”寥寥幾筆,活畫出了人物愛好打扮的個性,展現(xiàn)出了當代青少年追趕時髦的特點,生動形象、個性鮮活。
二、仔細聆聽抓語言
“言為心聲。”一個人的語言表達是展示他性格特征的鏡子,正如魯迅先生所說,人的語言“能使讀者由說話看出人來”。所以,寫人一定要重視語言描寫,選擇他有代表性的語句,來刻畫他的內(nèi)心世界,表現(xiàn)他的個性和思想。此外,語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作文中的人物的真實語言尤為重要,千萬不可憑想象“張言李腔”。如2012浙江寧波中考滿分作文《你是我的一本書》中寫到“媽媽聽了以后覺得味道兒有點不對了,拿食指戳著他的腦門警告說:‘瞧你那沒出息樣兒!想吃軟飯啊?老爸趕緊把食指豎在唇際:‘噓,別當著兒子的面這么說我啊,夫人。呵呵,其實我都聽見了呢,其實我都記到心底里去了呢?!焙唵蔚膸拙鋵υ挘瑢懗隽死蠇尩泥僚?、老爸的溫和,氤氳著濃濃的愛的氣息,富有生活情趣。
三、錘煉詞語繪動作
老舍是塑造人物的高手,他告訴我們一個描寫的秘訣:“只有描寫動作,人物才能立起來。”成功的動作描寫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動的進程,可以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時候還能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那么進行動作描寫有什么好方法呢?首先要準確選用動詞,其次要細繪連貫動作,此外還要注意精心修飾動詞。如“別看張敏的個子矮,可是每次做掃除,她擦的玻璃最干凈了!為了看看她到底有什么絕招兒,我仔細觀察了她擦玻璃的動作。她敏捷地踩著椅子上了桌子,又從桌子邁上窗臺。她先用一塊于布撣了撣玻璃,然后再換一塊潮濕的抹布,踮著腳,一只手抓住窗欞,一只手從上到下用抹布蹭玻璃。接著,又自上而下從左到右蹭了一遍。玻璃上有污點的地方,她就哈一口氣,使勁蹭幾下,還不干凈,她又用手指摳幾下,啊,污點終于被她消滅了。她從窗臺上下來,站在地上,端詳著被她擦得一塵不染的玻璃,美滋滋地笑了。原來她擦玻璃這樣細致,還真有兩下子呢!”小作者使用了“踩、邁、撣、踮、抓、蹭、哈、摳”等一系列的詞,把擦玻璃的過程寫得很具體。我們把這些詞串連起來,在頭腦中就會形成張敏擦玻璃又干凈、又麻利的畫面,從心底里佩服她把玻璃擦得一塵不染、又快又好地絕招。從這個實例中我們知道,恰如其分地使用表示動作的詞,能夠把內(nèi)容寫得充實、具體,把人物刻畫得活靈活現(xiàn),能夠再現(xiàn)人物的思想品質(zhì),避免內(nèi)容空洞無物。
四、揣摩內(nèi)心寫心理
心理活動分兩種:一種是文中的人物的心理描寫,另一種是作者的心理描寫。比如:我們讀過的文章中,經(jīng)常會見到這樣一類話:“我想……”“他在心里盤算著……”“老師的話又在我耳邊想起”“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頭……”。這些都是對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描寫。有了心理描寫,人物就鮮活起來,文章就生動起來。
為使文章更加精彩,我們也可以運用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方法間接地寫人物心理。例如肖洛霍夫《靜靜的頓河》中“星星在浸透鮮血的白俄羅斯上空悲哀地眨著淚眼。漆黑的夜空象個塌陷的大坑,夜霧似煙,朦朧,飄忽。寒風把充滿腐爛的落葉、潮濕的黏土氣息和三月殘雪的苦味撒滿了大地……在旱風的蒙蒙霧氣中,太陽升到斷崖的上空來。太陽的光芒照得葛利高里的沒戴帽子的頭上的密密的白發(fā)閃著銀光,從蒼白的、因為一動不動的而顯得很可怕的臉上滑過。他好像是從一場噩夢中醒了過來,抬起腦袋,他看見自己頭頂上一片黑色的天空和一輪耀眼的黑色的太陽?!鳖D河兩岸灰色的天空因為戰(zhàn)爭的硝煙而顯得更加凄迷蒼涼。戰(zhàn)場上的鮮血和尸體與頓河兩岸翻耕著土地的委頓的人民,成了俄羅斯天空下灰色的基調(diào)。作者巧妙的讓客觀景物發(fā)生畸變,借畸變的景物抒發(fā)了主人公的極度失望及對戰(zhàn)爭的厭惡。
俗話說:“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通過典型事例寫人,是“寫人”作文的基本要素之一。沒有典型事例,文章就平淡無奇,“寫人”就沒有了真正的意義。應(yīng)用典型事例的目的是為了展現(xiàn)人物的特點,所以,同學們應(yīng)用典型事例時一定要結(jié)合生活實際,不能無中生有,捕風捉影。此外,還要注意環(huán)境烘托、細節(jié)描寫,抒情議論,使讀者“如睹其物”、“如臨其境”進而對人物產(chǎn)生“如見其人”之感,從而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佳作例文一]
老頭兒
陜西省隴縣火燒寨中學九年級張景程
記憶中總有這么一個老頭兒:臉型像黃土高原,千溝萬壑、高低起伏,而且落差也比較大。略呈三角狀的眼睛早已陷入了黃土中,只能發(fā)出暗淡的光。他似乎每天都穿著一件藍色的過了時的棉布襯衣,花白的頭發(fā),偶爾可以尋出幾根黑絲。(外貌描寫凸顯了人物的蒼老,暗示了人物生活的艱辛,給人很強的視覺沖擊。特別是抓住服飾,表現(xiàn)了人物的節(jié)儉,喚醒了讀者。)
我總是嘲笑他的迂。
他整天騎著他那輛連鈴都掉了的單車,后面背著一包不知名的東西,聽說是給人家建房子用的,每每早早地就出去,晚上卻總是遲遲未歸。(體現(xiàn)人物身份,為后文寫“父親”慷慨投資買電話鋪墊。)他回來當然是人人都知道的,因聽到破單車發(fā)出哮喘般的聲音。
我是很討厭這聲音的。
晚上,他喜歡坐在門前大樹下的青石板上,拿出煙絲、紙片,用手捏幾下,再放進嘴里用口水沾濕,取出火柴,劃燃、點上。
黑夜里,煙自然是看不到的,只看到一個小火星,忽暗忽明。
我走過去,看他那樣子,笑了笑,又問他:“你不是有輛摩托車嗎?咋不去騎呢,整天騎那輛破車?”
他長長地吸了一口煙,火光映紅了那張布滿溝壑的臉,照亮了那雙枯枝似的手指,足足有一分鐘,他才將煙徐徐吐出來,嘆口氣說:“油貴??!這不,你還要讀書嘛!”(細節(jié)描寫,慈父形象躍然紙上。)
最受不了他這勁,便借口受不了煙味,跑開了。
沒想到第二天,他還真不抽了。我又笑他的迂,戒煙能省幾個錢呀。(多次心理描寫反襯父愛的偉大、無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