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風山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在整個教學教育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的背景下,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對于提升教學質量意義重大。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質量管理這一環(huán)節(jié),針對其中存在問題進行剖析,進而提出富有針對性的對策,使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能夠得到提升。
【關鍵詞】小學 語文教學 師生互動 質量
在小學教學當中,師生互動是一種高效科學的教學方法,尤其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更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師生高質量的互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注性,同時也有助于教師更好地傳遞教學內(nèi)容,將教材涉及到的知識點進行傳授,同時通過語文精神和素養(yǎng)的提升來進行學生的語文教學。在當前教育理念日新月異的背景下,積極進行師生互動,推動我國小學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以及謀求其在發(fā)展中變革,是師生互動成為小學語文教與學之間的良好紐帶。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現(xiàn)狀
1.1教師對互動教學時機把控水平有限
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師生之間互動并不是數(shù)量越多、時間越長就越能夠得到良好回饋的,需要對于互動教學的時機進行有效的把控,把握精準的頻率和時機,才能夠實現(xiàn)有效的課堂教學效果?;咏虒W時機的把握,主要將教學工作的經(jīng)驗和教學水平兩者相結合,扎根于實際的教學工作實踐當紅總,由于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和學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因此教師對于互動教學時機的把控往往水平都十分有限。[1]這就會造成不同類型課堂中互動教學時機難以把握,有時候會出現(xiàn)正進行熱烈討論中,教師忽然對于學生的思路進行打斷,這樣的師生互動適得其反,還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難以實現(xiàn)師生互動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目的。
1.2教師互動意識有待提升
在進行課程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也在不斷進行自身教學理念和教學思路的更新,同時也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式。在此過程當中,仍然有部分教師對于自身能力發(fā)展的問題固步自封,墨守成規(guī),進行變革的意識薄弱,因此導致教師互動意識有待提升,師生互動的方式和質量都不夠理想,一旦沒有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具體意識,就不會有高質量的教學師生互動實踐。
1.3師生互動的方式過程略顯單薄
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踐過程中,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方式當前存在較為明顯的單一問題,例如,在教師進行講授的過程中對于課后問題進行提問的模式,這一模式屬于最基礎的師生互動,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也并非最適合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同時也存在提問內(nèi)容缺乏創(chuàng)新性、對于學生的思路把控不好等問題,不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失去了師生互動本身的實施作用。除此以外,在進行師生具體互動的過程中,作為教師的身份有過于強調(diào)自身主體位置的問題,進而導致師生互動處于非平衡的狀態(tài)當中,互動的過程自然也略顯單薄。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互動策略
2.1重視互動交流,使用科學引導策略
在整個小學階段的教育過程中,想要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就必須重視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使用科學的引導策略,重視課堂語言和情感互動的應用,因此想要提升師生互動的有效性和效率,就必須重視對話溝通語言的技巧性,針對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態(tài)和掌握能力,進行富有針對性的提問和分析,同時在此基礎上通過對話認識到學生對于具體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積極的互動抓住學生觀感興趣的點進行分散式研究,吸引學生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同時有目的性的根據(jù)具體的教學進程推進情況進行導向性語言構筑,這樣才能夠真正地調(diào)動起師生對于語文教與學的積極性,令學生能夠提升對于小學語文知識的興趣,進而提升學生語文概括、整理和分析表達能力。
2.2重視培養(yǎng)教師自身互動意識
在進行師生互動實踐前,首先要提升小學語文教師自身的互動意識,有了互動意識,才會有互動的實踐,進行師生互動的核心要素就是作為教學活動的導向者的教師本身應當認識到進行互動活動教學的重要意義,進而將其落實到課堂教學的具體實踐當中,實現(xiàn)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在實際的具體語文知識學習講授過程當中,應當根據(jù)具體的課文內(nèi)容進行教學情境的設置,同時互動的表現(xiàn)形式也不僅僅限于教師提問、學生回答這樣的傳統(tǒng)模式,還應當指導學生進行話劇表演、演講比賽等形式,都有助于引導學生進行故事情節(jié)的深入認識,對于課文內(nèi)容和情感表達都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除此以外,還能夠在實際的師生互動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感受和情感表達模式,想要不斷地與時俱進,就需要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進行革新和發(fā)展,同時與學生之間建立起互動深刻、平等和融洽的關系,讓學生自主參與到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提升學生學習語文課程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提升自主意識,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和趣味性,進而在此基礎上提升教學質量。
2.3提升教學互動多樣性,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小學教學觀念中,很重要的一點在于小學生正處于自控能力較差的階段,但是小學生的優(yōu)勢在于好奇心強烈,求知欲望高,而語文教學內(nèi)容是主觀性較強的,如果互動方法得當會提起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反之,互動方法突兀或者不科學就會令學生喪失語文學習的興趣,因此,需要從小學生的認知特質著手進行學生語文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學生學習語文的狀態(tài)進行把控,不斷對于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行滿足,同時保持循序漸進的狀態(tài),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三、小結
總而言之,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利用師生之間的互動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從重視互動交流,使用科學引導策略、重視培養(yǎng)教師自身互動意識和提升教學互動多樣性,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三個角度入手,建立師生之間的融洽積極氛圍,對于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進行激發(fā),提升語文教學質量,進而推動我國小學教育的長期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胡歡. 有關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 學周刊,2016,05:184.
[2]章和芹.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學模式及其應用[J]. 中國校外教育,2016,26: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