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平 許艷 孫麗娜 孫福云
摘要:目的 討論分析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運用左旋肉堿進行診治的療效。方法 選擇2012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就診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8例,78例患者進行血液透析的時間在6個月以上,按照1∶1的比例將將78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分析組患者39例為一組,參考組患者39例為一組。分析組39例患者在血液透析完成后,應當運用1.0 g的左旋肉堿進行靜脈注射;而參考組39例患者則在血液透析完成后,應當運用5 ml的生理鹽水進行靜脈注射;統(tǒng)計分析兩組患者進行診治前后食欲、精神狀態(tài)、體力、透析中肌肉痙攣、透析中低血壓等相關臨床表現的情況,以及總蛋白、白蛋白、血紅蛋白、前白蛋白等相關的生化指標變化情況;并將統(tǒng)計分析后的數據進行組間對比。結果 兩組患者的臨床表現相關數據比對結果中,在進行診治前,分析組39例患者中,出現食欲差、精神狀態(tài)不良好、易感到疲乏無力等狀況,以及透析中出現肌肉痙攣狀況、低血壓狀況,與參考組39例患者中,出現食欲差、精神狀態(tài)不良好、易感到疲乏無力等狀況,以及透析中出現肌肉痙攣狀況、低血壓狀況并無明顯差別;而診治后卻具有顯著差別。在統(tǒng)計分析兩組患者生化指標變化相關數據比對結果中,進行診治前,分析組39例患者的平均總蛋白、白蛋白、血紅蛋白、前白蛋白指標與參考組39例患者的平均總蛋白、白蛋白、血紅蛋白、前白蛋白指標并無明顯差別,而診治后卻具有顯著差別。結論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后靜脈注射左旋肉堿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狀態(tài),并使患者的總蛋白、白蛋白、血紅蛋白、前白蛋白等相關的生化指標顯著提高,在臨床中值得運用。
關鍵詞:左旋肉堿;維持性血液透析;臨床效果;觀察
通常情況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不斷地血液透析后會造成體內的肉堿隨之缺失,從而導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的食欲、精神狀況等開始下降。而在患者進行血液透析后靜脈注射左旋肉堿卻能補充患者的肉堿,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就此,本文選擇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就診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8例展開研究與討論,具體資料如下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就診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8例,進行血液透析的時間在6個月以上,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分析組患者39例,參考組患者39例。分析組39例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比例為15∶24;年齡20~79歲,患者的中間年齡在(49.8±4.7)歲;而參考組患者39例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比例為16∶23;年齡21~80歲,患者的中間年齡在(50.3±4.4)歲。分析組與參考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相關資料在比對中無明顯差別(P>0.05),相關數據對比具有可比性[1]。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需每個星期進行2~3次血液透析,且透析時間應當在4~5 h/次;之后將100~150 u/kg的r-HuEPO分為2~3次的劑量在患者血液透析進行皮下注射,接著鐵劑、葉酸等藥物同時進行治療[2]。分析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每周在血液透析后兩次注射1.0 g的左旋肉堿;參考組患者則注射50 ml生理鹽水[3]。
1.3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運用SPSS 11.0數據包開展數據分析,計量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即百分率(%)表示,并通過t檢測;通過χ2檢驗,若P<0.05,代表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4]。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表現相關數據對比 兩組患者的臨床表現相關數據比對結果中,在進行診治前,分析組39例患者中,出現食欲差、精神狀態(tài)不良好、易感到疲乏無力等狀況,以及透析中出現肌肉痙攣狀況、低血壓狀況,與參考組39例患者中,出現食欲差、精神狀態(tài)不良好、易感到疲乏無力等狀況,以及透析中出現肌肉痙攣狀況、低血壓狀況并無明顯差別;而診治后卻具有顯著差別,見表1。
2.2兩組患者生化指標相關數據對比 在統(tǒng)計分析兩組患者生化指標變化相關數據比對結果中,進行診治前,分析組39例患者的平均總蛋白、白蛋白、血紅蛋白、前白蛋白指標與參考組39例患者的平均總蛋白、白蛋白、血紅蛋白、前白蛋白指標并無明顯差別,而診治后卻具有顯著差別,見表2。
3 討論
在一定程度上,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一般會由于長期的血液透析導致毒素在身體內不斷堆積[5]。①患者體內的代謝性酸中毒等使患者的飲食狀況下降,且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癥狀;②由于患者日常的飲食受到限制,最終導致患者攝入的 左旋肉堿并不滿足人體內的吸收;③患者腎臟功能以及原有的結構已經不同于正常情況,使腎臟對吸收的左旋肉堿的內源性合成也不斷減少。而人體內的左旋肉堿長期供應不足會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癥狀以及并發(fā)癥情況,并且據相關研究表明,患者在血液透析結束的6 h內左旋肉堿會隨之排出體外,使患者出現左旋肉堿缺乏狀況;因此應當在患者血液透析內的6 h內對患者補充左旋肉堿。
參考文獻:
[1]朱海龍,黃小寧,左敏靜,等.MSCT 在腹外疝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3,29(10):1617-1621.
[2]鄧安鴻.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外疝 83 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29):37-38.
[4]岑堅慈.無張力疝修補術與傳統(tǒng)疝修補術治療老年腹外疝的療效對比[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3,19(5):677-679.
[5]夏中躍.研究80例腹外疝應用無張力廟修補術治療臨床效果[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6):936-938.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