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婭
摘要:長期以來,中職數學課堂主要是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以練習為中心,并且課堂上師生、生生互動很少,課堂氣氛沉悶。新一輪學習領域課程體系改革給中職數學教學提出了全新的挑戰(zhàn)。本文探討了小組合作學習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和方法,意在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積極探索的空間,使每位學生都獲得有效的學習方法,全面提高綜合素質,促進職業(yè)能力和技能的發(fā)展。
關鍵詞:中職教育 小組合作學習 數學教學 應用
一、中職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中職學生經過三年的中職學習之后,普遍感覺數學課程的學習要比其他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困難,其中不乏學習方法、心理因素和行為習慣的影響。中職數學教學質量問題日益凸顯,中職數學教師更多的是從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上考慮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長期以來,中職數學課堂主要是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以練習為中心,課堂上是師生的單向交流,教師壟斷整個課堂的信息,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師生和生生之間互動很少,課堂氣氛沉悶。因此,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沒有得到提高,喪失了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有的學生甚至厭惡數學,這些都給中職數學課堂教學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難度。另外,專業(yè)課教師提出學生數學能力差,總要“回爐”。再者,學生面試時,對用人單位提出的數學問題,一臉漠然,無從下手,因而被拒之門外。
傳統(tǒng)的中職數學教學模式沒有關注學生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新一輪的職業(yè)教育改革,為中職數學課堂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雖然公共基礎課的課程改革還沒有專業(yè)課那么卓有成效,但是公共基礎課也會緊跟課改的步伐,公共基礎課教師正在由單一型向復合型轉變。筆者通過教學實踐發(fā)現,小組合作學習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適應性、自主性和獨立性,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鍛煉機會。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實踐
我國古代早在教育名著《學記》中就提出“相觀而善謂之摩”“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書院教學中更盛行切磋之風。古希臘教育家亞里士多德則認為營造一種合作式的寬松的學習氣氛,能激發(fā)人求知的本性,有利于人的潛能的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是以現代心理學、教育學、現代教育技術學等理論為基礎,以目標設計為先導,以師生之間的共同合作為基本動力,以小組活動為基本形式,以團體成績?yōu)樵u價標準,以標準參照評價為基本手段,以達到改善班級學習氛圍、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提高學生成績和技能的根本目標,以不同的獎勵方式為策略來開展的課堂活動形式。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是關鍵,教師要正確定位自己的角色,充分做好合作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評價者。首先,教師要充分了解授課班級的情況,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前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出調整。其次,對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進行細致的設計,做到心中有數。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完成預定目標。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要考慮以下幾方面。
1.科學分組,任務到人
在分組時,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知識基礎等,要合理搭配,形成互補優(yōu)勢。例如,在“口算熱身運動”“記憶力大比拼”等學習環(huán)節(jié),就比較適合強強和弱弱形式的分組,這樣組內成員之間實力相當,練習起來相互間差距不大,有利于學生相互競爭、相互比較和共同提高。在“小試牛刀”“奇思妙想”和“游戲樂園”等學習環(huán)節(jié),可采用強弱搭配分組,以便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和共同合作。
2.創(chuàng)設和諧氛圍,吸引學生參與
教師占據主體地位的教學模式難以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教師沒有取得學生的信任。在探究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首先要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消除學生的緊張感,無論課上還是課下,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做學生的朋友。在“口算熱身運動”中,筆者也參與到活動中去,和學生一起活動,調動起學習的學習熱情,學生們你追我趕,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比速度、比正確率。在公布結果的時候,學生們都很緊張,都怕成為拖累小組的“尾巴”。筆者則用“超音速獎”“最佳速算能手”和“口算達人”等來激勵學生。
3.分享學習成果,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教師在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探究活動的同時,還要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組織者,在指導中,教師要抓住學生思想的靈感,運用自己知識的積淀、經驗和智慧給學生以點撥和啟發(fā),將想象和思考的空間留給學生。教師要努力讓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并通過集體的努力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分享成功的喜悅。例如,在“奇思妙想”環(huán)節(jié),以小組形式組織完成“紙杯的制作”,小組成員在課前做了詳細分工,有的準備工具,有的準備材料,還有的收集圖案。最后,把各組的作品進行展示,評出了“最佳創(chuàng)意獎”“最佳上鏡獎”和“最佳組織獎”,并把獲獎作品放在“班級展示園地”中展出,大大提高了小組活動的積極性和熱情,讓小組的成就得到了分享。
4.綜合評價,注重細化
中職數學教學要遵循“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了就用”的原則。數學來源于生活,又廣泛用于生活的各個領域,教師在教學中應選用貼近生活的問題,讓學生體會到生活離不開數學。筆者在“游戲樂園”中選用了許多與生活有關的數學問題,學生都愿意開動腦筋去思考,為成為小組的“闖關能手”“動腦筋能手”而自豪。完成一個活動任務后,學生的自我評價是對自身參與學習活動的態(tài)度、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獨立能力、與人溝通能力、表達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學生通過自我評價,能按照既定目標和標準,對自己完成任務的情況進行檢測,做出正確的評價。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成果,使主體性得到尊重和發(fā)揮。在教師引導下的小組互評也是不可缺少的,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對方的工作,從中學會坦誠對待同伴,包容他人的缺點,傾聽同學的意見。教師評價可以把小組的總體成績作為獎勵或認可的依據,形成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局面,使整個評價的重心由激勵個人轉向鼓勵大家合作達標。通過這種評價,可以使學生增強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筆者根據活動內容還設置了豐富的個人獎和集體獎。
三、中職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效果
1.枯燥講堂變和諧學堂
要讓學生喜歡數學,愛上數學,教師就要與學生形成一種和諧的關系。以往,教師是演員,學生是觀眾;開展合作學習后,教師的角色變了,課堂座位安排由排排坐變成了今天的圍坐式、拼盤式,教師從三尺講臺走進到學生中間,拉近了和學生的距離。“近水識魚性,在山知鳥音?!苯裉斓慕處煶休d著多面手的角色,既是演員,也是導演、編劇、道具,還是評論員。圍坐式讓學生能更加自由、開放、民主地討論、溝通、解決問題,同時與其他學生分享信息。研究表明,群體學習比個體學習更容易創(chuàng)造成績,被動的填鴨式教學很難形成平等的師生關系。
2.無趣講解變有趣活動
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低于普通教育學生的綜合素質,如果教師依然用枯燥乏味的滿堂灌教學,就容易使學生成為機械的接收器,缺乏情感,缺少動力。因此,教師要徹底改變舊的觀念,在課堂教學中,既要充分尊重學生,講究教學藝術,營造一種輕松和諧、師生互幫互助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輕松愉快,又要做到活而不亂,動而不濫,樂而不散??傊n堂是學生的天地,教師只是組織者、合作者和引導者,而不是灌輸知識的機器。例如,在弧度制的數學問題中,小組成員通過合作,動手感知紙杯制作過程,在生活中找到答案,不用教師口干舌燥地喊、嚴防死守地盯,無趣變有趣,自然愉快地合作。同時,潛移默化地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團結協(xié)作能力、安排協(xié)調能力,將有限的課堂無限延伸,讓學生無限的潛能充分爆發(fā)。
3.書本知識變職業(yè)技能
有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家里裝修時,為了使鋪出的地磚成直線,需要在地上畫出兩條相互垂直的線,施工人員拿直尺就能很快地畫出來。針對這個問題,筆者讓公路施工專業(yè)三個班的學生進行思考,結果只有兩個學生找到了一種方法。書本知識如果脫離生活,就如無水之源。所以,我們必須指導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學以致用。例如,結合三角函數問題,讓學生測算教學樓的高度,測量教室的周長、計算面積。通過這樣的數學活動,可使學生初步掌握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在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獨立思考變分享交流
肖伯納說過:“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那么每人只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思想,甚至多于兩個思想。”在小組學習中,大家為了完成一項任務要出謀劃策,方案優(yōu)中選優(yōu),過程反復斟酌,結果仔細檢查。學生們敢于大膽表述思想和見解,懂得傾聽和尊重別人的意見,愿意分享和交流想法,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學會融入到團隊中,逐步培養(yǎng)起團結、自信、溝通等綜合職業(yè)素養(yǎng)。
雖然筆者在課堂上的分組教學活動及評價只是粗淺的嘗試,方法簡單,但比起以前的傳統(tǒng)課堂效果大有改觀,課堂氛圍輕松愉快,學生的熱情讓筆者感到意外。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贊賞學生,只要我們與學生建立了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就會逐步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同時,體驗到理解、信任、友愛、尊重和鼓勵。筆者的評價手段還不夠完善,還要在今后的教學中進一步探討、總結和摸索,不斷豐富這個讓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