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菲
[摘要]大學生作為承擔國家和社會建設重任的關鍵人才,除了具備良好的專業(yè)素質、身體素質外,良好的心理素質也是衡量其綜合素質的重要標準之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廣泛開展的同時,其有效性不高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急需改善。結合具體工作實際,文章重點探討依托班級和宿舍兩個載體作為全面推進心理健康教育關鍵環(huán)節(jié)的價值和意義,積極探究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以期取得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3091
伴隨著社會發(fā)展,“心理健康”這一名詞早已被大眾所熟知,并成為我們日常生活關注的重要內容之一。大學生作為承擔國家和社會建設重任的關鍵人才,除了應具備良好的專業(yè)素質、身體素質之外,良好的心理素質也是衡量其綜合素質的重要標準之一。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廣泛開展的同時,其有效性不高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急需改善。
1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出現的不足
11建立三級制度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安康學院地處秦巴山區(qū),作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嚴格按照要求建立了學?!海ㄏ担嗉壢壷贫葋硗苿雍屯晟圃谛4髮W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學校:①學工部組織各學院完成每學年秋季學期的新生心理測評并將測評結果及時反饋給各學院相關輔導員老師,由他們約談結果存在異常的部分學生,了解掌握他們的實際情況,并以此為依據確定后續(xù)的相關矯正措施;②學工部組織各學院在春季學期開展一次圍繞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的相關活動,活動形式主要包括演講、征文、戶外活動等;③學工部下設心理咨詢中心,面對全校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服務。
(2)各二級學院:輔導員老師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向需要咨詢學業(yè)生活問題的學生提供幫助,并在此過程中了解和篩查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做好備案并及時向學工部心理咨詢中心上報。
(3)班級:在各班級設立心理衛(wèi)生員,一般由班干部兼任。該心理衛(wèi)生員主要工作職責是信息員,即發(fā)現班級中有同學出現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時,及時向輔導員老師匯報,以防止情況進一步惡化。
12現存問題
此項制度總體而言覆蓋全面,分工明確,信息渠道順暢,由點及面掌握了大體情況。但作為負責學生工作的輔導員老師,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卻也發(fā)現了一些無法落實推進的具體情況。
(1)極少有學生主動到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去尋求幫助。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①認為只有心理有嚴重問題的人才需要去心理咨詢中心,“面子”問題使他們不愿意去咨詢,以免被同學看到,而被貼上“心理有問題”的標簽;②心理咨詢中心的老師對學生而言并不熟悉,而學生一般很難向陌生人傾訴自己的真實情況;③能克服第二點向老師咨詢的學生,由于受傳統(tǒng)師生關系的影響,在情感上很難突破,很難達到真實平等的交流,咨詢效果也因此并不明顯,所以會選擇放棄咨詢。
(2)各學院輔導員老師工作任務繁雜,管理學生較多,很難保證及時全面地完成所有學生的咨詢求助工作。
(3)班級心理衛(wèi)生員基本由班級干部兼任,本人并沒有接受過相應的專門訓練,只能起到發(fā)現心理問題學生及時匯報的基礎作用,無法幫助班級同學進行心理疏導。
(4)組織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的相關活動,活動形式雖然比較豐富,但活動周期較短,很難保證在短期內完成對大多數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衛(wèi)生知識有效宣傳的活動效果。
其實,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來看,主要是發(fā)展性心理教育,應遵循事前預防為主、事后治療為輔的原則。我們目前的工作模式重個別學生咨詢診治,輕多數學生普遍防治引導,這樣做,并不十分符合大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也不能很好地滿足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實際需求。因為實際上,很多大學生在學習、生活、情感、就業(yè)、人際交往等方面存在的壓力和問題,大都屬于亞健康范圍而非心理疾病或精神障礙等嚴重問題,如果學生在自身具備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和處理能力后,其實都能夠進行較好的自我調節(jié)。
2改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
大學是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階段,在這個成長過程中,學生常常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與困擾,能否妥善地進行處理,其結果又往往影響著學生的心態(tài)與價值判斷,從而影響他們“三觀”的確立與形成;而能否妥善地進行處理,則又與學生的心理狀況(心態(tài))有著直接密切的聯系。從這個層面來講,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進,相輔相成。我們可以以此作為工作的突破點,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提升教育效果。結合工作實際,在原有工作基礎上,增進“宿舍”一級,并將“班級—宿舍”兩級作為全面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之所以將“班級—宿舍”兩級作為全面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主要原因如下。
(1)關注學生的微信、微博、QQ空間就會發(fā)現,學生在學習之余喜歡做趣味心理測試、熱衷于血型、星座研究,喜歡轉發(fā)心靈雞湯類的文章,還有些喜歡看心理分析類型的影視作品,這些行為都可看作他們進行自我分析和認知,調適心理的具體表現。這些現象也表明大多數學生對于心理學知識充滿興趣,除了我們已經開展的各項教育活動內容外,他們還需要全面系統(tǒng)長期地普及和引導。如果能夠滿足他們這一要求,就可以幫助他們提高認識、提升心理健康素質、從源頭上預防心理問題的發(fā)生。
(2)選擇班級和宿舍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載體,則是因為,對于在校大學生而言,這是他們活動最為頻繁的兩個重要地點。班級是完成專業(yè)學習的重要場所,學習氛圍濃厚,利于探討和交流;宿舍則是除了上課和課余活動外,他們度過時間最長的地方,良好的宿舍氛圍是學生形成健康積極心態(tài)的基點和源泉。因而以班級和宿舍兩級做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來有利于宣傳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擴大覆蓋范圍;二來參與者主要是學生,他們既是學習者同時也是引導者,在自助和助人的過程中,不斷交流和鞏固心理健康知識,提升心理素質。
3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的具體措施
結合上文所提到的問題及思考,在今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們可以嘗試推行以下模式:原有的學校及二級學院層面的工作進一步保持和鞏固,將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放在班級和學生宿舍。具體做法如下。
31在班級組建“心理學互助興趣小組”,普及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同時開展朋輩式心理互助活動
(1)該興趣小組成員的吸納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為學生自主報名參加;二則由各宿舍推薦至少一名學生參加。這兩種方式淡化了學校、學院選拔推薦所帶來的“官方化”色彩,尊重了學生自主選擇推薦的權利,有助于拉近學生的情感距離,為后續(xù)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2)由學校心理咨詢中心組織,對興趣小組的成員進行定期培訓,指導他們學習掌握相關知識;學校組織調配專職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師作為聯系二級學院的指導老師,負責日常常規(guī)指導的同時處理學院下轄專業(yè)班級興趣小組在日常工作中碰到的疑難問題,改變以前在心理咨詢中心被動等待學生求助的局面,而轉為“把握全局,重點突破”。
(3)心理學互助興趣小組成員的主要任務是完成自助和互助。自助即是本人在掌握了相關知識后,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判斷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在碰到具體問題時能夠及時進行調適,保持健康良好心態(tài);互助既可以在小組成員內部出現(自助不能夠完全解決問題時,向同為興趣小組的成員求助,共同協作解決),更多出現的則可能是非小組成員的同學在碰到問題和困擾后的求助。當碰到這樣的情況時,小組成員就需要完成傾聽、安撫、客觀理性分析和引導工作(引導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同學向輔導員或心理咨詢中心老師求助)。發(fā)現嚴重心理問題學生時,小組成員要及時向輔導員和負責聯系學院的專業(yè)心理咨詢老師匯報。
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學互助興趣小組的定位不等同于專業(yè)人員,他們相當于普通心理問題調適和嚴重心理問題處理的緩沖地帶。興趣小組的成員全部是學生,他們與求助同學間有著親密的情感基礎,在互助過程中可以少受時間、地點等其他因素的限制,這就使得大眾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長期性普及成為可能;同時,以興趣小組成員為中心,由他們輻射至宿舍、班級的其他同學,在學習和交流過程中完成自助和互助,也使得大眾化心理健康教育的覆蓋面得到保證。
32創(chuàng)建宿舍文化,營造良好氛圍,思想政治教育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輔助
良好的宿舍氛圍和宿舍關系是學生形成健康積極心態(tài)的基點和源泉。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有助于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他們需要更進一步地引導和教育來完成更高層級的精神提升,而內在精神世界的豐富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更為成熟地處理各項問題的能力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折回來看,妥善解決各種矛盾又為持續(xù)保持積極心態(tài)注入了穩(wěn)固營養(yǎng)劑。因此,創(chuàng)建宿舍文化不僅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要求,也是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關鍵點,更是二者在工作實踐中相互輔助推進的結合點。
總體而言,以班級—宿舍兩級作為全面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關鍵點,從工作著力點來說更接地氣,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化長期化開展,同時有助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進一步推進。在今后工作中,我們應注意不斷總結經驗,及時探討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明忠朋輩心理輔導模式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提高[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8)
[2] 陳佳薇基于朋輩宿舍心理委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6)
[3]苗軍芙,鄭海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及實施策略研究[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2(2)
[4]王永,陳曉偉自助與助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目標及其實現途徑研究[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9)
[5]郭梅華,陳虹,黃偉東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和諧度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