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翔
摘 要: 作文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難度一直是最大的,首先是教師沒有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其次枯燥的素材積累方式讓學生對寫作提不起興趣,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寫作教學的有效性,成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日后的發(fā)展是至關(guān)重要的,雖然我們已經(jīng)進入信息時代,但書面表達能力一直是社會對人才最基本的要求,所以教師不僅要使學生有效地寫作,還要使學生靈活地運用文字,使自己筆下的文字有自己的特點,并且熠熠生輝。作者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談?wù)勛约旱慕ㄗh。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培養(yǎng)能力 寫作能力
現(xiàn)在的寫作教學之所以很難順利進行一部分原因是學生沒有進行文字創(chuàng)作的欲望,教師應(yīng)該充分挖掘有趣的資料,充分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的積累,讓學生產(chǎn)生寫作興趣。教師還要充分認識到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切忌拔苗助長,否則會使學生怵于動筆寫作,與此同時教師更應(yīng)該尋找多種方法調(diào)動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寫作能力穩(wěn)步提升。
一、仔細觀察生活,激發(fā)寫作興趣
寫作首先要做到有內(nèi)容可寫,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因為無論學習什么知識,都需要學生自己主動探索、觀察、尋找。所以教師要耐心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尤其是面對自己喜歡的事物的時候更要如此。因為對于寫作教學而言,只有學生養(yǎng)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才能在腦海中對寫作事物進行加工,才能形成寫作的框架,所以仔細觀察生活是進行寫作能力培養(yǎng)的第一步。為了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生活實踐。由于學生平時的生活圈過于狹小,可以讓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或者一系列活動,使學生更留意生活,仔細觀察生活中有趣的動人現(xiàn)象,從而豐富自己的生活意識。學生只有掌握一些生活中的有趣事物,才能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欲望,發(fā)表自己的感受并且加以裝飾點綴,這樣學生創(chuàng)作出來的習作才會生動鮮活。由此可見,教師不要將寫作教學僅僅拘泥于課堂,放手讓學生走出課堂,觀察自己喜歡的東西,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
二、積累寫作素材,拓寬寫作視野
寫作的過程實際上是對寫作素材進行加工和裝飾的過程,所以寫作素材在學生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起到中心點的作用。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作意識,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因為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積累素材的意識十分薄弱,教師應(yīng)該運用有效的形式促進學生積累素材。
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外書籍的閱讀,名著也可,科學自然知識也可,這些書籍都起到豐富學生知識的作用,學生積累的知識多了,對于寫作而言是真正百利而無一害。另外,教師還要積極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積累有效的素材,寫作來源于生活,學生生活經(jīng)驗豐富無疑可以為寫作提供很多豐富有趣的素材,寫作的視野也會變得很寬,對于寫作就會信手拈來。日記無疑是一條很好的記錄生活、積累素材的途徑,小學生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得很快所以他們很容易忘記當時自己很喜歡的事情或者物件,日記可以幫助他們回憶。所以教師要提供多種方式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不斷拓寬他們的寫作視野。
三、利用審美想象,捕捉寫作靈感
有效的審美和想象可以增強作文的美感,讓學生具有創(chuàng)作的靈感。審美要教會學生留心觀察生活中或者眼前美的事物,讓學生擁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麗事物的眼睛,從而在自己構(gòu)造的人物形象或者事物中找到原型。通過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生利用自己純潔的情感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篇情感很真摯、語言很生動的好的習作。學生只有具備辨別美與丑的能力,才能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為自己增添更多有效的素材,從而使自己的審美能力得到強化。另外,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學生想象,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大膽想象足以讓成年人自愧不如。所以,教師在找到寫作方向后,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性的提問,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說出自己看到作文方向的所想所感,這樣逐步引導學生想象捕捉寫作靈感,對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四、自行批改作文,提倡高效學習
一個完整的寫作課堂,作文批改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可以將批改作文分為三個步驟進行。首先是學生自評,在作文完成之后,學生首先自行批改,找出自己寫作過程中的遺漏或者不足之處,做出標記,以便在課后自己修改。這一步驟對于小學生而言是有些困難的,所以需要教師的指導:其次,是同學之間的互評,這種作文批改方式是為了讓學生在別人那里收獲到不一樣的觀點支持。學生可以從這個步驟中汲取對自己有益的建議,這樣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互助能力有很大的幫助:最后學生的作文上交,交于教師進行總評,教師將前兩個步驟進行匯總,再交給學生修改,讓學生二次修改鑒賞,創(chuàng)作出使自己滿意的文章。這種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且學生的作文就會變得更完美,使學生對寫作有更深刻的理解,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提升。
動筆進行文字創(chuàng)作實際上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不應(yīng)該讓學生感受到它是負擔,從興趣的培養(yǎng)到素材的積累,從創(chuàng)作過程到鑒賞成果,實際上需要教師仔細揣摩與推敲,每一步教學任務(wù)的進行都要緊扣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只有以此為出發(fā)點學生的感受才能夠被照顧到,寫作興趣才能夠被激發(fā),學生才能夠進行高效的文字創(chuàng)作,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周娟.試論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5.07.
[2]糜自壯,李貞軍.淺議如何培養(yǎng)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血胸興趣與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4.11.
[3]孫文.夯實讀寫教學,提高寫作能力——談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小學版,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