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棉
摘 要:英語教學是從小學開始的,小學英語是學生整個英語學習的基礎,因此在開始階段教師需要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理解,并且采用多媒體等形式輔助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興趣教學; 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情境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2-003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2.019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只有對英語知識的學習充滿興趣時,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從而提高英語學習的課堂效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fā),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當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英語教學過分注重形式,無法切實提高英語水平
小學生由于年齡的原因,大多活潑好動,而且比較貪玩。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快樂地學習。教師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經常會在課堂上開展一些活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有些教師不管學生是否需要,每節(jié)課都會組織一些活動,雖然課堂氣氛活躍,但是學生學到的知識很少,教學過程過于形式化。教師的這種盲目的教學方式,不僅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降低課堂學習效率。
(二)教師對學生的教學強調死記硬背,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讓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死記硬背。采用這種方式雖然有的學生也在考試中取得了較高的成績,但是卻已經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而且這種方式還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三)教學方式過于單一
有些教師由于受到傳統(tǒng)思想觀念的影響,認為學生在課堂中應該認真聽講,不能隨便接話,更不能隨意亂動。在這種課堂教學形式下,課堂氣氛變得沉悶,學生也變得呆板,而且大大地束縛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二、小學英語興趣教學的策略
(一)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學好這門課程的基礎。學生只有對某位教師產生好感時,才會主動、認真地去學習這位教師所教的課程,反之,如果學生不喜歡某位教師,便會對教師所教的課程失去興趣,甚至會產生抵觸的情緒。所以,教師要重視與學生良好關系的培養(yǎng),做到尊重、愛護學生,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并在生活中多對他們進行關心,幫助他們解決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當學生犯錯誤時,不能只是一味地進行批評,而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和引導,幫他們分析犯錯的原因,并提出改正的意見,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只有師生關系變得和諧融洽,學生才會對學習產生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二)合理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技術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它能夠把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從而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理解和記憶。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一個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可以收集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英語動畫,并利用多媒體在課前進行播放,使學生逐漸融入到英語的學習氛圍中,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經常為學生播放英語動畫,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糾正學生的讀音并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三)教師要精心設計一些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比較貪玩,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對學生進行教學,在課堂上設計一些符合他們年齡特點的游戲,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到知識。
1.大小聲交替游戲:當教師大聲讀單詞時,學生要小聲讀,反過來,當教師小聲讀單詞時,學生要大聲讀。采取這樣大小聲交替朗讀的形式,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且能夠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和反應能力。
2.擊鼓傳花:游戲開始前,教師要先給前排的任意一位學生一張單詞卡,然后教師背對學生喊開始,這時學生要把單詞卡向后傳。當教師喊停止時,學生要全部停止動作,拿到卡片的學生要站起來,大聲地讀出卡片上的單詞。如果學生不能準確地讀出單詞,教師可以讓他唱一首英文歌作為懲罰。
3.單詞找朋友:教師將單詞和對應的圖片發(fā)給學生,教師隨機說出一個單詞,拿著該單詞的同學和拿著對應圖片的學生要迅速跑出來,站在一起,并同時讀出帶單詞,這樣既能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又利于學生對所學單詞的鞏固。
(四)創(chuàng)設情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要想學生學好英語,教師要為其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打破以前沉悶的課堂氛圍,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英語學習氛圍。教師可以利用各種手段對學生進行教學,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
1.教師可以根據(jù)生活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然后師生可以互換角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交際能力。
2.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量用英語進行授課,學生回答問題時也要采取英語進行回答,并且對于不同的年級提出不同的要求。此外,教師還要加強對學生聽力的訓練,要求學生在聽完一篇聽力材料后對聽到的內容進行復述,并對內容提問,這樣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五)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相結合
要想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單靠課堂上的教學是不夠的。所以,英語教師要積極地開展課外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1.英語朗讀比賽: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課文進行朗讀,在朗讀過程中,學生要發(fā)音準確,并且要充滿感情。朗讀過后,教師可以讓其他學生為其打分。通過朗讀比賽的形式,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學生組成英語學習小組: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并且由學生選出組長。在小組中,學生可以自己組織一些唱歌、朗誦、表演等活動,學生之間進行合作學習,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