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艷
天津師范大學,天津 300387
?
青年之聲 共青團工作走進青年心靈的直通車
——以天津師范大學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青年之聲工作為例
趙曉艷*
天津師范大學,天津 300387
新媒體時代下,團的思想引領面臨新的挑戰(zhàn)。共青團中央開通“青年之聲”互動社交平臺,直面團青關系,拉近團青距離,為團的工作打開了新的局面。本文以基層團組織為例,就開辟陣地、搭建平臺、整合資源、工作難點等方面詳細闡述,介紹了青年之聲在團組織引領廣大團員青年成長中的經(jīng)驗做法。
青年之聲;共青團工作;平臺;資源;服務青年
作為奮斗在高校共青團一線的教師,都會有關于“80后團干部如何引導和走近90后團員青年?“的思考,并非是因為代溝,而是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下,網(wǎng)絡使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更加獨立,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經(jīng)難以滿足他們多元化、多層次的利益訴求,使得廣大團員青年與團組織的距離感日益凸顯,思想引領作為共青團的首要職責面臨全新的考驗和挑戰(zhàn)。
作為一個雙向互動,直接即時的交流平臺,青年之聲應運而生,這是共青團直面群團工作新要求,改革創(chuàng)新的直接體現(xiàn),也是團組織緊跟時代步伐、把準青年脈搏的重要平臺,是樹立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密切團青關系的有益探索和嘗試,更是增強基層團組織活力和凝聚力的嶄新途徑。天津師范大學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以下簡稱物理學院)團委積極打造適合本專業(yè)團員青年特點的互動平臺,使團的思想引領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新媒體時代下,青年之聲為團組織和團員青年架起了一座連心橋,團組織能夠更加直接地找到青年,實現(xiàn)了事務纏身的團干部利用碎片化時間對團員青年進行思想引領;也讓團員更真切地感受到團組織就在身邊,團組織和團員青年的互動方式發(fā)生了變化,團組織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變得更加親切、更加接地氣了。物理學院團委秉承“凝聚物理青年,以服務為先聲,寓引領于服務”的理念,打造“互聯(lián)網(wǎng)+共青團”的工作模式,創(chuàng)辦青年之聲·物青聊吧平臺,以小吧的形象與物理青年學生暢聊成長,傾聽他們最真實的心聲,團青面對面、手拉手、心貼心,從根本上扭轉了“團找青年”的現(xiàn)狀,激發(fā)了廣大團員青年主動找團的熱情,物青聊吧平臺努力構筑成為了一個團青緊密的朋友圈,使共青團的工作更加深入人心。經(jīng)過近兩年的嘗試和探索,物青聊吧平臺不僅成為了我院團員青年生活、學習密不可分的小伙伴,成為共青團工作走進青年心靈的直通車,更成為基層團委引領青年、凝聚青年、服務青年的橋頭堡。
青年之聲·物青聊吧積極整合資源,搭建平臺,緊密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充分發(fā)揮新媒體思想引領育人和服務管理育人的功能,努力實現(xiàn)了“123”工程,即:打造一個新媒體集群、提供兩大保障、實現(xiàn)三大功能。
(一)夯實基礎,打造一個新媒體集群
物青聊吧平臺與學院團委已有的物理青年微信平臺、物青之聲FM平臺、物青微網(wǎng)站自助查詢平臺構建了強大的“物理青年新媒體集群”,從事務辦理、成長導航到家校聯(lián)系等各個方面為學生提供服務,實現(xiàn)與青年學生的全方位對接,形成資源整合、優(yōu)勢互補的全方位為學生服務的新格局。
(二)建立機制,提供團隊保障和場地保障
“小吧,我要訂火車票,可不知道哪天考試結束怎么辦?”臨近歲末,收到學生發(fā)來的求助信息,教學辦公室里的小吧加班加點完成考試安排,并向同學們公布,為學生解決了燃眉之急,線下倒逼線上,督促管理工作更加“以生為本”。院黨委書記、系主任、青年教師在內的專家,院團委、教學辦公室、實驗辦公室在內的管理干部、院學生會主席、學生會新媒體部的學生干部,都是大家可親可近的小吧。執(zhí)行嚴格的值班制度,不間斷地整理、報送和答復解決學生的問題和訴求,確保著急事務立即回,日常事務本日回,有問必答的工作模式。
“小吧,期末考試來了,有啥靈丹妙藥不掛科???”每逢期末考試周,學生們的焦慮指數(shù)急劇攀升,小吧推出期末來襲系列活動:學霸送秘笈,老師送福利,超級學霸和你聊聊期末復習那些事,真可謂雪中送炭,幫助同學們克服考試焦慮情緒,樹立考試信心。在需求導向的工作理念指導下,共青團工作真正實現(xiàn)了重心下移、以點帶面。
我院團委創(chuàng)辦青春聊吧工作室,作為線下服務青年學生的場所,實現(xiàn)線上服務向線下的延伸。提起物青聊吧留給大家印象最深的莫過于男神/女神教師季評選和小吧幫你約大咖活動了。小吧幫你約大咖,邀請教學院長、實驗中心主任做客青春聊吧,和同學們一起探討交流專業(yè)課程、實驗設置等問題,一起為學院發(fā)展建言獻策。男神/女神教師季評選活動中,同學們踴躍為自己的男神女神投票,評選揭曉后,小吧開展“男神女神來了”活動,學生心目中的男神、女神教師做客青春聊吧工作室,回憶自己的青春故事和求學歷程,分享自己曾經(jīng)的青春困惑與迷茫,求學路上的選擇與堅持,分享他們關于人生、夢想、奮斗、選擇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思考,帶給學生以飽含溫度的人文關懷和人生指引,師生在坦誠、平等的環(huán)境中交流,產(chǎn)生更多思想上碰撞的火花。老師們通過平臺與學生實時在線語音交流,共話成長,傳遞青春正能量,助力大學生成長成才。
青年之聲·物青聊吧正成為物理學院團委聯(lián)系、服務、引領青年的新橋梁、新紐帶、新陣地,小吧也在成長中不斷成熟。我們也深知,只有用真誠和責任贏得青年,團的工作才能實現(xiàn)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真正轉型。因此,要將這項服務青年的民心工程進行到底,任重而道遠,青年之聲平臺還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1]秦宜智同志在“青年之聲”互動社交平臺 服務能力建設推進會上的講話[J].中國共青團,2015(7).
[2]楊聰.聽青年之聲 圓青年之夢[N].貴州日報,2016-03-31.
[3]依托“青年之聲”平臺打造互聯(lián)網(wǎng)版共青團[J].中國共青團,2016(3).
[4]李若鵬.“青年之聲”拉近與青年“心”的距離[J].中國共青團,2015(7).
[5]朱林森.強化服務力 提升傳播力 夯實生命力 推動“青年之聲”品牌融入青年心中[J].中國共青團,2016(5).
趙曉艷(1982-),女,山東東營人,天津師范大學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D
A
1006-0049-(2017)13-02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