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群
摘要:在小學階段,學生需要一些語法知識幫助他們正確、牢固地地掌握和運用英語。動詞表演、自編歌謠、圖片情境等十種語法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體驗中牢固掌握并靈活運用英語語法知識。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語法教學;快樂學習
任何一種語言都有它的言語規(guī)則,學生學習一種外語,如果不了解該語言的內(nèi)部規(guī)則,終究會影響他們準確地、成功地運用該語言進行交流。在小學階段,學生也需要一些語法知識幫助他們正確、牢固地掌握和運用語言。英語課程標準也要求在小學階段要進行一些簡單的語法教學。所以語法學習是必要的,語法教學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語法知識通常都比較枯燥,小學英語不提倡單一的、枯燥的語法教學,要盡量淡化語法規(guī)則的痕跡。教師在進行語法教學時應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年齡特征,遵循他們的認知規(guī)律,追求一些形式活潑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體驗中牢固掌握并靈活運用語法知識。下面結(jié)合平時的教學經(jīng)驗,介紹十種英語語法教學的方法。
一、單詞數(shù)量
教師給學生出示一段話,問學生這段話里共有多少個單詞。由于一段話中可能有標題,也有可能有一些注釋,算單詞數(shù)量時,這些內(nèi)容是否涵蓋在其中,學生并不清楚,他們肯定要向老師提問,在提問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運用各種語法。因此這個活動的目的就是讓學生不停地向老師進行提問,在提問的過程中練習語法,并訓練說的能力。
二、動詞表演
動詞常見的三種形式是原形、過去式和過去分詞。由于動詞數(shù)量多,學生經(jīng)常會混淆動詞的幾種形式。小學生活潑好動,他們喜歡在活動中學習各種知識。動詞表演活動就是通過肢體語言加上有節(jié)奏地說單詞讓學生形象記憶。如表演do did done,教師讓學生雙手叉腰說do;雙臂交叉屈肘,雙手放在相應的肩上說did;雙臂向上打開成倒八形狀說done。通過這種說說做做的形式,學生容易記憶,且有興趣。如果某一天學生要運用do的過去式但卻忘記時,自己做個雙臂交叉屈肘,雙手放在肩上的動作,可能就記起來了。
三、圖片情境
語法句型的訓練是課堂教學的重頭戲,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圖片創(chuàng)設(shè)情境來輔助學生進行句型訓練。教師在課前準備一些圖片,課上播放PPT。如果教師繪畫能力強,也可以在黑板上即興畫圖。如學生練習There is(are)(not)…句型時,教師可以利用PFF和黑板上的各種昆蟲畫面,讓學生看圖練習該句子。練習否定句時,再將昆蟲依次消失。由于有了圖片情境,這種訓練的方法顯得真實、形象,利于學生有效、快速地掌握句型。
四、自編歌謠
呂良環(huán)先生說,學生在運用英語詞匯進行表達時所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提示我們:要加強學生對“詞性”的認識,因為它直接影響英語表達的準確性(呂良環(huán),2010)。但詞性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相對來說,名詞和動詞較容易,因此教師可以自編歌謠,幫學生記憶。如記憶連詞可以這樣編:Conjunction,conjunction,and.but,or.Coniunction,coniunction,and'but,or,記憶動詞,可以這樣編:A verb shows action.Like run.1ump,or shout等。學生如果能熟記這些歌謠,相信他們對詞性的理解會輕松得多。
五、師讀生糾
學生在學習中犯一些常識性的錯誤是很常有的事,因此學生犯錯,老師幫助他們糾正,學生會不以為然。但如果老師犯錯,學生幫老師糾正,那么學生會很開心。這個活動就是學生進行某個內(nèi)容的學習時,教師讓學生把內(nèi)容先讀一遍,然后學生聽老師再讀一遍。此時學生只能聽,不能看材料,老師會把學生經(jīng)常出錯的地方故意說錯,讓學生幫老師改錯。在此過程中,學生會聽得非常仔細,積極地幫老師改錯。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對知識留下了深亥0的印象,以后出現(xiàn)同樣錯誤的幾率就很小了。
六、師讀生續(xù)
學生在學習一個新句子或是讀到一個長句子時,有時會望而生畏。為了幫助學生進行句子朗讀的訓練,教師可以采用“師讀生續(xù)”的方法。此方法就是使學生逐步脫離老師的指導,從而達到訓練、記憶的目的。如練習When doyou get up every day?這句話,第一遍教師說When do you get up…學生就說every day,第二遍教師說When do you…學生說get up everyday,第三遍教師說When…學生說do you getup every day.當然這種方法不僅僅使用于記憶一句話,也可用來記憶一段話。
七、提示聽寫
聽寫是教師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一種常用檢查形式。聽寫活動既是輸入也是輸出,而比起單純的輸入、輸出活動,更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許多學生對聽寫比較反感。但如果教師將聽寫形式稍微改變一下,學生對聽寫的態(tài)度就會不一樣。如教師讀一段話,學生把老師讀的內(nèi)容寫下來。但讀時,教師故意漏掉一些需要學生填寫的單詞,每漏掉一個單詞,教師都會提示說“Beep”,學生聽到這個聲音就劃一道橫線,等聽寫結(jié)束后,學生再把所有橫線上的單詞填寫起來。當然也可以把"Beep"換成其它的單詞,如“Banana”,這樣增加了學生對聽寫的興趣,甚至可以使學生愛上聽寫。
八、朗讀表演
學生是天生的表演“藝術(shù)家”,他們對表演有著濃厚的興趣,而朗讀表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學生的語感增強,對語法的學習是有一定輔助作用的。課堂上讓學生兩人一組表演對話是常用的一種練習方法,但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表演這種形式在課堂上的頻繁使用,學生對表演對話的欲望也有所減弱。但如果我們讓學生經(jīng)常用不同語氣和方式來朗讀課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具體有以下10種語氣和方式。1.耳語;2.傷心地;3.汽車的嘟嘟聲;4.老人;5.有外國口音的;6.有英語口音;7.6歲小孩;8.機器人;9.有名的電臺播音員;10.充滿愛的。教師根據(jù)表演材料選擇上述方法中的幾種方式來讓學生進行朗讀表演,學生感到新奇,因此練習時不會覺得枯燥乏味。
九、單詞鏈接
漢語詞語鏈接對學生來說比較熟悉,但英語單詞鏈接相對比較陌生。由于小學生詞匯量小,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一個字母的鏈接。如,aople-egg-grape…。高年級學生相對中年級學生來說,詞匯量稍微豐富一些,可以嘗試2個字母的鏈接。如apple-letter-eraser…進行此項活動時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大腦里的詞匯。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競賽的方式,看哪一組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鏈接出來的單詞最多。
十、聽說訓練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但是在目前的英語教學實際中,存在重讀、寫,輕聽、說的現(xiàn)象,不能達到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小學英語教學目的,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中適時增加一些聽說訓練。如教師讀一段話,學生只能聽,在大腦里記憶本段話中的關(guān)鍵詞,不能用筆記錄。老師讀完后,學生用筆寫下那段話中的關(guān)鍵詞,然后根據(jù)寫下的關(guān)鍵詞,把那段話用自己的語言復述出來。此項活動在10項活動中是最難的一項。它對學生的聽力、記憶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因此平時教師可以從易到難逐步訓練,經(jīng)過一系列的訓練后,學生的聽說能力會得到提高,綜合語言能力也會大幅度地提高。
以上十種語法教學的方法,教師可以在平時的教學中結(jié)合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利用。然而語法學習不是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而是為了更好地學習和運用語言。因此,只要教師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語法教學一定能夠很好地服務(wù)于英語教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就一定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