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茜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9.128
摘 要 探討將翻轉課堂引入語文教學,既翻轉課堂,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語文課堂更貼近生活,語文味更加濃厚。
關鍵詞 翻轉課堂;信息技術;自主學習;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19-0128-02
古往今來一直追崇“學生學而不厭,教師誨人不倦”這樣的良好教學常態(tài)。然而思考如今的小學語文教育,廣大教師的教學常態(tài)卻往往如此:課堂上教師一味地講授,每個知識點一一覆蓋;課后學生全身心埋頭在作業(yè)堆里。如何使傳統的教學結構適應當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讓信息技術為教育所用,同時解放教師,還學生自由、自主呢?翻轉課堂的引入似乎有著“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效。
1 切入信息技術,讓翻轉課堂喚醒學生的學習動力
當下的學校教育,只有學生要學,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教育潛能。如何喚醒學生學習的動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自覺性,顯得尤為重要。
對于新穎的翻轉課堂,可以這樣理解: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起著促進者的作用,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在翻轉課堂中,首先,教師要在課前根據課文內容,將重難點提煉,錄制為10分鐘以內的視頻,也可以稱為微課;然后,學生可以在學校、家里或其他地方下載視頻,結合書本或其他學習資源自由安排學習的時間;最后,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找出自己有疑惑的地方,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利用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答疑解惑,完成學習[1]。
2 融入信息技術,讓翻轉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翻轉課堂之目標定學 《天游峰的掃路人》這篇課文,講述了作者章武游天游峰,路遇掃路人的事情。通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刻畫出掃路人的質樸和勤勞,贊美了掃路人熱愛生活的態(tài)度、豁達開朗的品格。制定本篇課文的學習目標來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1)做到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朗讀課文,找出文中對天游峰進行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的相關語句;3)反復朗讀文中描寫老人的語句,能從外貌、語言、神態(tài)、動作等方面談談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
翻轉課堂之問題導學
新知初探:1)通讀課文,找出你認為容易讀錯的字、容易寫錯的字;2)默讀課文,理解詞語望而卻步、豁達開朗的意思;3)利用網絡、書籍等途徑搜索關于天游峰的資
料,可簡單摘錄感興趣的內容。
牛刀小試:1)作者筆下的天游峰給你留下了什么印
象?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2)作者描寫天游峰的掃路人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寫的?從中你認識了一位怎樣的老人?可抓住一兩個方面具體談一談。
遷移練筆:觀察身邊一個熟識的人,寫一段話,注意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外貌、心理描寫等,并能從中反映出人物的特點。
翻轉課堂之微課助學 第一步:上課前將任務單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制作時可以從色彩、排版等方面給人清晰、直觀的感受,然后利用電腦錄屏軟件或是攝像機將課件內容錄屏,做成微課視頻[2]。第二步:讓學生課前觀看微課視頻,觀看的時間、次數由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和已有的知識水平決定,電腦系統將自動記錄學生學習時的數據。第三步:學生學習后,登錄本篇課文的作業(yè)平臺,獨立完成相應的作業(yè);教師及時給予評價,學生得到反饋后查看、了解自己對知識的掌握。
翻轉課堂之組內互學 課堂上,教師歸納作業(yè)平臺上學生疑惑較多的地方,并進行詳細點撥。而對于各個學生提出的個性化問題,則可以在課堂上請各個學習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可邀請教師參與(各小組討論、交流,選擇一名組長負責組織開展,并對討論結果進行總結)。整個學習過程就是讓學生在思維碰撞、相互合作中,體會到問題的演變和方法的多樣,讓課堂學習更加高效。
翻轉課堂之資源擴學 課堂上設置展示交流環(huán)節(jié):借助多媒體投影儀,將學生組內互學的成果在課堂上展示,各小組發(fā)言,闡述觀點。課前作業(yè)展示:展示學生在網絡上發(fā)布的精彩答案。遷移練筆:教師從人物的語言、動作、外貌、心理描寫等角度對學生作品進行相應點評,并且進行佳作欣賞。
3 載入信息技術,讓翻轉后的課堂語文味更濃厚
翻轉課堂這一新穎模式與傳統教學方式不同,它的獨特之處在于“先學后教”,學生狀態(tài)也由被教師牽著學習改變?yōu)橹鲃訉W習。而且,每篇課文學生可以學習兩遍:第一遍,課前觀看微視頻先學;第二遍,帶著問題走進課堂,通過教師點撥,集中解決重難點問題。這樣的模式,學生會主動學習,自發(fā)地去思考問題,尋找方法去解決問題[3]。
不過,隨著翻轉課堂的出現,也有這樣的質疑:翻轉課堂是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通過虛擬的網絡環(huán)境來教學的,這樣會弱化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教師的肢體語言、人格魅力都會有所弱化。然而經過實際操作顯示,這種新穎教學方式不僅沒有弱化教師作用,反而凸顯了教師的引領作用:課前的任務單給學生的自學指明了方向,課堂上教師更是結合現代信息技術讓教學內容更加直觀,讓問題解決更加集中,強化了課堂效率。
自由飛翔 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教師綜合各班學生的已有知識基礎和各自班級特色,制定出前置任務單,再結合課文的重難點,錄制成微課視頻。學生在作業(yè)平臺中產生的疑惑,正是“先學”后的反思和質疑。學生把這些疑惑帶到學校,教師可以靈活選擇釋疑的方式,如可以通過小組合作、互幫互學來完成。
自主發(fā)展 翻轉課堂中,教師必須課前設計好前置任務單,用這些任務來啟迪學生思考,讓學生的思維由淺入深。教師需要根據作業(yè)平臺上的反饋進行集中講解、適時點撥 [4]。
課前學生的問題在課堂上得到快速、有效的解決,促進學生高效發(fā)展。另外,學生的學習心理動機常表現為希望得到教師的贊揚,因此,表揚和激勵也會貫穿整個反饋過程。
智慧分享 學生的翻轉,加之教師的引領,翻轉課堂真正將學生的思維訓練落到實處。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繼續(xù)提出高一層次的要求,學生通過自主查閱資料或是同伴交流,最終掌握學習方法。
相較于傳統課堂,翻轉課堂的引入有著“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效。隨著翻轉課堂的逐步展開,會發(fā)現翻轉后的課堂語文味會更加濃厚,因為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一些抽象化的東西變得更加具體,語文學習離學生的生活更加貼近。翻轉后的課堂,教師的作用體現在對學習項目的設計、對學習內容的規(guī)劃上,真正做到成為學習的引導者和推進者,這才是教師智慧的體現!■
參考文獻
[1]崔瀟,劉生.翻轉課堂與我同行[J].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4(14):17.
[2]盧強.翻轉課堂的冷思考:實證與反思[J].電化教育研究,2013(8):91-97.
[3]袁村.移動學習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的應用及啟示[J].中國科技投資,2013(20):137-138.
[4]李宏敏.基于翻轉課堂教學理念的課程設計與開發(fā)[D].南寧:廣西師范學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