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寧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9.096
摘 要 分析對特殊需要少兒進行鋼琴教學的必要性,針對教學現(xiàn)狀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闡述對特殊需要少兒進行鋼琴教育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 鋼琴教學;特殊需要少兒;特殊教育
中圖分類號:G76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19-0096-02
特殊需要少兒(特殊需要兒童)是指在身心發(fā)展過程中或者在學習和生活中與普通兒童相比有很大的差異,需要一些特殊照顧或者幫助的人。這包括高于正常的超常兒童,學習困難的兒童,在視覺和聽覺上有障礙的兒童,也包括在某一個方面或者某個時期在發(fā)展或學習中需要短期或者長期的各種特殊服務的非殘疾兒童?,F(xiàn)在許多國家用“特殊需要兒童”代替了“特殊兒童”和“殘疾兒童”的稱呼,主要是為了消除這種稱呼對殘疾兒童及其家長等造成的消極影響。本文所說的特殊需要少兒主要對象包括學習障礙、情緒障礙、語言障礙甚至智力障礙的少兒。對這些特殊需要少兒進行鋼琴教育,就必須想辦法克服障礙。在實際教學中,特殊需要少兒對音樂的需要遠遠超過常人的想象。通過用音樂的方法與少兒建立溝通的橋梁,幫助特殊需要少兒走出內心世界。
1 對特殊需要少兒的音樂教育現(xiàn)狀分析
在發(fā)達國家,對特殊需要少兒的教育分為兩部分,在日常學習中他們會有一部分時間在普通班里學習,而另一部分的教育是特殊教育教師實施的。隨著年齡和教育程度的增長,情況有所好轉,會逐漸納入正常學生的教育中。而現(xiàn)階段,我國對特殊需要少兒教育不僅缺乏充裕的資金支持,并且沒有建立較成熟的運作模式。我國的特殊教育學校招收的大部分學生是在聽覺上或者視覺上有障礙,有的存在語言障礙、智力落后等。而對于在學習上或者情緒上有障礙的少兒缺乏家長和社會的重視,導致這些兒童得不到有效的幫助。我國缺乏專門針對學習障礙和情緒障礙特殊兒童進行教育的學校,只能在普通班里學習。但是普通班級的教育根本滿足不了特殊需要少兒的需求。
已經有人在對特殊需要少兒進行音樂的培養(yǎng),并且在這一方面已經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在我國湖北武漢有一名智力障礙的兒童,由于父親從事樂團工作,經常帶他去參加排練演出,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位智力障礙的兒童從電視中自學能夠指揮樂隊,甚至可以獨立演出。這說明特殊需要少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出與正常人一樣的成績。有實驗研究表明,正常的嬰兒在4個月的時候就已經對聲音有反應,并且在學習、智力、情緒等方面,有障礙的兒童與正常兒童在這方面沒有差別。所以當發(fā)現(xiàn)他們不能正常用語言表達時,可以借助音樂來抒發(fā)內心的想法。音樂的抽象性和不確定性也符合兒童發(fā)展的特點。
2 對特殊需要少兒進行鋼琴教學的方法和建議
音樂對于特殊需要少兒具有重要意義,現(xiàn)在一些特校已經有對特殊需要少兒開設鋼琴課程。正常人在學習鋼琴時都會遇到各種難題,更何況教學的對象是特殊的少兒,所以在鋼琴教學上有一定的難度。在鋼琴教學中,教師是關鍵,要多鼓勵學生,讓特殊需要少兒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取得他們的信任。針對特殊需要少兒的鋼琴教學上提出一些建議,希望有利于鋼琴教學[1]。
避開曲譜,模仿式教學 教師對特殊需要少兒進行鋼琴教學,應該盡量少用曲譜,采取模仿教學。學生跟著教師的指法,對曲子熟悉之后再用曲譜練習。由于特殊需要少兒的溝通能力和控制力較差,教師必須要做到帶領學生分析曲譜,把曲譜拆分開,幫助學生找出樂曲的規(guī)律,認識曲譜、背會曲譜。教師在教學生時應該具備耐心,多鼓勵學生。
選擇適當?shù)那?要選擇適當?shù)那窟M行重復練習,對曲子選擇要精,在課堂上要循序漸進選擇曲目練習,對特殊需要少兒的指法練習可以簡化曲譜。在節(jié)奏上可以采用多種變換的方式,使得學生對鋼琴的指法練習保持新鮮感。在選擇曲目上可以選取一些名曲改編成四手聯(lián)彈,教師與學生可以互換角色。在鋼琴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性的掌控力[2]。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敏感性,是學生學會聆聽音樂,并且有能力學習掌握別人鋼琴演奏的技巧。
陪同練習 特殊需要少兒不同于正常少兒,在教課結束之后,學生需要自己重新學習和練習,在學習的內容上閱讀曲譜,明確鋼琴的音準,理解音樂記號的含義。練習新學的曲譜,避免錯誤。這些要求對于特殊需要少兒來說會有些困難,所以在課程講解結束之后,教師要做陪練[3]。
加強示范 教師在對特殊需要少兒進行鋼琴教學時要做好示范。因為特殊需要少兒溝通能力較差,如果在教學中使用大量的詞匯,會加重學習負擔,教學效果也理想。教師在教學中加強示范動作,通過不斷重復示范動作,幫助學生理解,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對特殊需要少兒進行鋼琴教學的意義
對特殊需要少兒進行鋼琴訓練有一定的積極意義,鋼琴中多種聲部的旋律可以提高注意力。鋼琴是和聲樂器,能產生單聲部、雙聲部以及多聲部的旋律,學生可以通過練習單旋律和多旋律,提高聽力。聲部的練習具有很高的要求,這無形中提高了特殊需要少兒在鋼琴練習中的難度,有利于學生鍛煉注意力,對學習障礙和情緒障礙的少兒有一定的幫助作用。對許多輕度障礙的兒童,學習鋼琴有助于恢復成正常兒童一樣;對于中度或者重度障礙的兒童來說,學習音樂體現(xiàn)了自身的價值。通過鋼琴教學,也為特殊需要少兒開辟了一條道路,一方面實現(xiàn)了人生的價值,另一方面鋼琴成為特殊需要少兒傳遞內心想法的載體。
鋼琴教學對特殊需要少兒的身心訓練有很大的幫助。在彈鋼琴時需要雙手配合,在鋼琴的復調樂曲中對雙手操作的要求更加嚴格,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身心發(fā)展的協(xié)調性。鋼琴教學模式一般情況下是“一對一”,有利于教師方面直接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根據不同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特點進行鋼琴教學。,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訓練鋼琴技術,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眼、耳、手等的協(xié)調能力。
4 結語
在對待特殊需要少兒教育上,我國的教育方式比較落后,缺乏資金,沒有建立完善的制度。我國已經開始重視特殊兒童教育,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效。針對學習、情緒等障礙少兒的鋼琴課程提出建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避免使用曲譜,幫助學生劃分曲譜、認識曲譜并且記憶;在選擇曲目上要有一定的依據,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選擇不同類型的曲目,教師也可以對一些世界名曲改編加工成四手聯(lián)彈的曲譜,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以互換角色演奏;在教課結束之后,教師要起到示范作用,并且應該加強陪練的作用。
讓特殊需要少兒學習鋼琴是有必要的,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鋼琴是和聲樂器,具備多聲部,加強多聲部的練習可以提高特殊需要少兒的注意力。鋼琴的學習可以改善特殊需要少兒的發(fā)展狀況,實現(xiàn)人生價值。通過學習鋼琴,特殊需要少兒可以把內心的想法寄托于音樂中,抒發(fā)情緒,也更容易理解他們的需求。學習鋼琴可以有效提高特殊需要少兒的身心協(xié)調性,鋼琴演奏時需要雙手的配合,再加上鋼琴踏板的要求,鍛煉了特殊需要少兒多個部位的協(xié)調發(fā)展。因此,應該加強對特殊需要少兒的教育工作,積極探索教育方式、方法,使這些兒童同普通兒童一樣享受社會的關懷和呵護?!?/p>
參考文獻
[1]尹頌華.淺談特殊需要兒童教育中的鋼琴教學[J].人民音樂,2008(8):62-63.
[2]郭潔.鋼琴在特殊教育領域中的實踐應用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
[3]李冬梅.淺談兒童音樂素質教育中的鋼琴教學[J].技術與市場,2012(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