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曉 石進紅
摘要:筆者參加工作十余年了,這么多年的課堂教學也經歷了逐漸變化的過程。從剛參加工作時的“滿堂灌”到今天的“自能高效課堂”,一步一步逐漸把課堂還給了學生;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想也日漸濃厚。但是如何讓自己的課堂真正高效,如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如何讓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得到充分展示也成了筆者一直思考的問題,以及筆者不斷努力的方向。針對這些問題并結合市“三五四”課堂教學模式和“區(qū)自能高效課堂方案”,筆者探索了讓學生感悟生活中的數(shù)學,注重以思維展示為主,讓學生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快樂為主的自能高效課堂策略。
關鍵詞:數(shù)學教學;高效課堂;構建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8-0036
筆者參加工作十余年了,這么多年的課堂教學也經歷了逐漸變化的過程。從剛參加工作時的“滿堂灌”到今天的“自能高效課堂”,一步一步逐漸把課堂還給了學生;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想也日漸濃厚。但是如何讓自己的課堂真正高效,如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如何讓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得到充分展示也成了筆者一直思考的問題,以及筆者不斷努力的方向。針對這些問題并結合市“三五四”課堂教學模式和“區(qū)自能高效課堂方案”,筆者探索了讓學生感悟生活中的數(shù)學,注重以思維展示為主,讓學生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快樂為主的自能高效課堂策略。
一、課堂改革的緣起
多少年以前,我們就一直在說,要向課堂45分鐘要效益,喊了這么多年,往往都是不了了之,“時間戰(zhàn)”“題海戰(zhàn)”成了我們的家常便飯,學生也習慣了這種“美味佳肴”。減負在這里也自然就成了一句空話。再有,很多學生已經明顯表現(xiàn)出不想學習數(shù)學的跡象。表現(xiàn)在上課不想聽講、思考不主動、回答問題不積極、課后不做作業(yè)、對教師的輔導敷衍了事等??v觀目前的各種改革,與其說是教育的改革,不如說是教育的回歸。我們的課堂教學本來就應該是學生的,體現(xiàn)在學生的自主、能動、高效。這一點早在兩千年前孔子與學生論教時就有體現(xiàn)?,F(xiàn)在只是還教育其應有的功能,還教師應有的作用,還學生學習本來的面貌。學生需要學什么,我們真正了解了嗎?生活中需要解決什么問題,我們就考慮了嗎?學生高興怎樣上課,我們能按學生的興趣上嗎?解決以上這些問題,筆者認為這樣的課堂就是高效的。
二、構建自能高效課堂的具體做法
1. 教師備課的改變——充分的課前準備
要構建高效的課堂,充分運用好四十五分鐘的每一秒,充分的課前準備就顯得非常重要。在按照學校計劃要求的備課形式下,我們每一堂課都思考這樣一些問題:這節(jié)課我要如何引入更能激起學生的興趣,本節(jié)課與實際生活的結合點在哪里,學生怎樣學更高興,怎樣讓學生更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等等,對這些問題的思考,使我更能準確了解我這節(jié)課到底要干什么,要怎么干。有效的備課也使得筆者在課堂上能更好地駕馭課堂,真正做到落實課堂的高效,實現(xiàn)更加有效的課堂教學。注意教學中的取舍,努力減少無效勞動,做到“四個到位”:精心備課到位,準確講解到位,能力訓練到位,學法指導到位。
2. 學生學習形式發(fā)生了改變
作為農村中學的學生,其自我表現(xiàn)、自我展示的欲望并不是很強烈,他們已經習慣了教師的諄諄教導,習慣了靜靜的聆聽,習慣了機械被動的學習。為了能改變這種現(xiàn)狀,筆者就開始找一個突破口,首先從形式上入手,借鑒杜郎口中學的教學形式,改變目前學生的座位形式,由秧田式變成就餐式,學生六人一組圍成一圈,由學生自己找喜歡的伙伴組成學習小組,自己推選組長,自己管理小組。這樣也可以形成一種競爭,促進組間的發(fā)展。我們學校在初學杜郎口中學的先進經驗時就以我們班作為了試點。
3. 對課堂進行了創(chuàng)新,變得更加高效
要把數(shù)學課上活,就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獨占式和教師主講式而學生則單向傾聽式的課堂結構,那樣單向注入式的教學方式效果不佳,教師積極性高,學生自主性差,這樣的課堂教學是低下的。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完成對知識的學習,教師進行正確的指導,成為課堂的引導者、組織者,把主要精力放在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能力上,這樣的課堂活而不空,實而不死。給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huán)境。(1)課堂上讓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關注全體學生的參與,調動每一位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2)引導學生在教學重點內容上展開探究,課堂上的探究活動一旦展開就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充分的討論,實驗和研究。(3)巧妙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圍繞某個問題展開討論、辯論、質疑,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4. 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徹底拋棄“一刀切”
面向全體學生教學,才能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jù)他們的起點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就能使他們在各自的起點上都有提高,讓他們有所收獲,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還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關注,使他們的能力逐漸提高。
5. 注重學生的課堂展示
首先從最簡單的展示做起。展示學生的作業(yè),每天上課后給學生留幾分鐘的時間把昨天的作業(yè)小組間先進行相互的展示,然后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到前面黑板展示。剛開始,學生在小組中展示非常得好,可聽說到前面當著全班學生的面來展示,參與的學生就不多了。這時,教師一定不能吝嗇自己對學生鼓勵、贊許的語言,要對勇于展示的同學大加鼓勵和贊揚。尤其是對平時學習基礎差、不善言談的學生更要多鼓勵。
一段時間以后,筆者開始讓學生即興展示,即當場布置要展示的內容,給留一定的思考或交流的時間,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思考,這一點學生感到比較困難。畢竟很多學生已經習慣聽教師來分析,自己平時不用怎么思考,只要整理一下教師的思路就可以了?,F(xiàn)在,讓他“暴露”思考的過程,總是有些不是非常主動。遇到這種情況,筆者都是發(fā)揮小組的協(xié)作,大家共同商討,由一位中心發(fā)言人展示。這樣一來,學生慢慢地接受這種做法。以前,每當出示一個問題,要求學生來回答時,許多學生唯恐躲避不了,不敢舉手,不敢抬頭,甚至有的學生此時都不敢大聲喘氣,害怕聲音大了教師聽到會讓他來回答問題?,F(xiàn)在,不但學生敢于展示作業(yè),并且敢于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甚至出現(xiàn)了爭著要來展示的現(xiàn)象,說實在的,當了這么多年教師,筆者從來沒有發(fā)現(xiàn)學生為了展示自己思考或解決問題的方法而爭得面紅耳赤。看到這種場面,筆者感到的是高興,同時發(fā)現(xiàn)了學生的確有非常大的潛力。但是筆者一直認為,展示和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學生充分獨立思考的基礎之上。
6. 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學會“傾聽”
一節(jié)課是否高效,關鍵看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識,能力是否真正得到了提高,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讓他們能靜下心來進行思考、進行討論,進行傾聽別的同學和教師的話語,用規(guī)范的格式進行解題。
三、獲得的課堂效果
通過構建高效課堂的實踐,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我們班的大多數(shù)學生都具備了獨立講解問題的水平,他們的思路變得很有條理性,語言表達變得出口成章、頭頭是道,不再躲避教師的提問,具備了落落大方的素質。
下面是筆者采訪的一些學生的感想:
薛旗:老師,我的學習本來就不錯,以前上數(shù)學課,我很想表現(xiàn)一下可是您沒有給我機會,現(xiàn)在我覺得可以大展伸手了,我覺得現(xiàn)在上完一節(jié)數(shù)學課感到非常開心、快樂。
葉書林:以前看著老師就害怕,本來想好的答案一緊張就忘了,總感覺一節(jié)課非常漫長,現(xiàn)在是不知不覺就下課了。
楊宇耀:現(xiàn)在討論問題比以前積極了,展示的同學也多了,教師講解也恰到好處了。
莊意:我被這種爭先恐后的氛圍感染了上課也更加投入了,我不想落在別人的后面。
李星星:我的數(shù)學一直不好,從小學時就很少回答問題,我害怕學數(shù)學,自從那次展示后得到您的鼓勵,我有信心學好數(shù)學了。
……
在和筆者的交流中,學生流露出的都是收獲與喜悅,甚至是質的飛躍,他們的成績也在不斷地提高,所以筆者感到我們的教學探索是可行的,是得到了絕大部分同學認可的。是她給枯燥的數(shù)學學習帶來了快樂,雖然我們的做法還不成熟,但是,我們都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努力。看來,從形式上已經有了一定的進展,能不能借助這一東風,開展更深入的展示教學,讓其既有形式又有內容,成了我們面對的課題?!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對高效課堂的研究之路還很長,還需要在不斷的學習創(chuàng)新與反思實踐中再提高、再進步。相信學生,給他們一片展示的空間,讓他們的思維在課堂中插上翱翔的翅膀,在數(shù)學的海洋里自由地展翅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