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計武
2015年9月初,31歲的尹希正式晉升為哈佛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華人終身正教授。此事一經(jīng)報道就引起了廣大網(wǎng)友的熱議。在接受采訪時,尹希說自己從小就對科學很感興趣,而且從未改變。尹希認為現(xiàn)在大家過于強調(diào)后天努力,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識都學會,但人能用在努力上面的時間和精力畢竟有限,因而他認為最重要的是做事專注和選擇有興趣的方向,這樣才能成就一番事業(yè)。
尹希非常享受哈佛大學帶來的與世界頂尖物理學家交流的機會。已成為終身教授的尹希表示,這一體制將有助于他專心進行科學研究,不用求短期成果,而是可以花一段時間甚至數(shù)年,專心投入他目前所進行的弦理論和量子場理論的基礎理論研究。
尹希不滿13歲就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17歲到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31歲晉升為哈佛大學的終身教授,成為哈佛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華人正教授。他在一般人眼里可謂“神童”、天才,無論是在學業(yè)上,還是在事業(yè)上,他都擁有了無與倫比的成功和輝煌。為什么尹希會有如此的成功和輝煌?這是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對自然科學感興趣讓尹希在學習這方面的知識時總是快人一步。從小便在數(shù)學方面顯出天賦的他在學習時總是反應快一些。無論是之前的學習還是現(xiàn)在的工作,他都尊重自己的內(nèi)心,選擇了自己最感興趣的方向,這讓他感覺到非常幸運與幸福,就像他自己所說的:“現(xiàn)在大家過于強調(diào)后天的努力,但人能用在努力上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因而最重要的是做事專注和選擇有興趣的方向?!?/p>
超越常人的專注力讓尹希比常人離成功更近一些。如果一個人對一件事情感興趣,做起此事情來就更加專注。無論是之前的學習還是現(xiàn)在的工作,尹希都非常注重時間管理,他會根據(jù)現(xiàn)有項目和研究需要對時間進行合理分配,必要時也有連續(xù)整晚熬夜的經(jīng)歷。能夠在學習和科研方面連續(xù)整晚熬夜,這足以說明他在做事方面非常專注。
一如既往的勤奮讓尹希的成功水到渠成。尹希讀博時,一位教授在寒假前布置了許多關于弦理論方面的作業(yè),其實當時該教授也認為,作業(yè)有點多,不會有學生全部做完的。然而,讓教授和所有同學都感到驚訝的是,寒假臨近尾聲時,尹希拿出了一沓已完成的多達80頁的作業(yè)——整個寒假他都用來做作業(yè)了。愛迪生說過:“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痹谕ㄍ晒Φ穆飞?,尹希的勤奮無疑是主因,只不過他的興趣和專注可能讓他常常忽略這些。
跟尹希比起來,大多數(shù)人對于自然科學方面的學習,并沒有如此大的興趣和如此多的投入,自然也很難達到如此勤奮、如此專注的程度。因此,尹希的成長軌跡能夠給普通人以啟示:盡量在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中多一點興趣和專注,如果已經(jīng)選擇了心不由衷的專業(yè)或職業(yè),也要基于責任、擔當,慢慢培養(yǎng)自己在此方面的興趣,畢竟有了興趣,做起事來才更加專注,為了心儀的目標去努力,即使再累心里也會覺得幸福。
在工作上再多一點專注和勤奮,或者說讓專注和勤奮成為一種習慣,對于期望獲取成功的人們來說更務實一些。尹希是普通人眼中的天才和“神童”,但對于忽略原因和過程,只看結(jié)果的“神童”說法,尹希認為這是片面的。其實這也正契合了魯迅先生所說過的一句話:“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寫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