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靜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學會作文是升學考試的需要。在各級語文考試中,作文分數在語文卷面分中所占比重最高,而且所占分數比重還在逐漸加大。小學階段作文分數占語文總分30%左右,初中和高中已經占到一半。以中、高考為指揮棒的科目界定中,語文中、高考的作文分值的比例越來越大。所以作文的成敗影響語文考試的成績高低。而作文評改作為寫作訓練的重要一環(huán),涉及作文的講評指導,對學生習作做出評價與修改,同時它還是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過程。筆者嘗試分析小學生作文評改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踐探究作文評改的更有效的方法與對策,使我們的作文教學更為行之有效。
一、當前教師評改作文存在的幾個問題
1.教師包辦評改,學生很少參與
教師包辦的作文批改方式是目前語文老師最常用的作文批改方式,也是目前社會和家長都認可的作文批改方式。教師收作文、給分數、寫評語、發(fā)作文,整個作文評改過程中,都是教師一手包辦,很少學生參與。原本應該讓學生從作文評改中學到知識、經驗,卻因為教師的包辦,讓學生失去了獲得的機會。作文評改作為寫作的學習過程,其中也應該包括學生自我評改這一環(huán)節(jié),可是教師牢牢占據著主體地位,把學生擋在批改作文實踐的大門之外,使學生成為被動的客體。
2.評價機制比較單一,評價內容不夠全面
教師的評語往往籠統(tǒng)空泛,于學生是隔靴搔癢,無濟于事。長此以往,學生根本無從認識自己作文的優(yōu)劣所在,修改無方,談何提高?雖然教師們也采取了個別面批的方法,但是由于受時間、精力、認識范圍與程度的局限,往往是力不從心、鞭長莫及,也不可能全面提高班級學生的整體作文水平。另外,教師受個人主觀因素的限制,也可能存在評價的偏差,影響到對學生作文的全面評價。
3.分數評語成為作文評改的結束,影響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許多學生只瞧了眼評分或再耳語一番彼此的作文分數就將作文本擱一邊去了,個別學生甚至連作文本也懶于翻動,只等待新的作文題。老師的汗水居然成了無用功,紅紅的眉批總評在學生的眼中竟成了過場。因此這種批改方法如果運用不好,就容易形成教師包辦代替,影響學生寫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筆者對作文評改的幾點嘗試
1.調動學生的評改興趣
首先,要讓學生明白:文章寫完,并不意味著其過程的終結,還有修改這一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古今中外修改文章的典范很多,通過講解這些事例,喚醒自主意識,讓批改之路在思想上暢通無阻。用事實去說明:凡是文章寫得好的人,大都有在修改文章上下過很大工夫。讓學生認識到“好文章三分靠寫,七分靠改”的道理。如: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26課《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主要的內容是葉圣陶老先生幫“我”修改作文,還邀請“我”去他家做客。后來這篇被修改的文章獲獎了,而作者肖復興成了有名的作家。出版的作品主要有系列長篇小說《中學生三部曲》、長篇報告文學《與當代中學生的對話》《和當代中學生通信錄》等。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著名作家都這樣重視修改文章,我們初學寫作的學生,也要像那些著名的作家那樣,嚴肅認真地對待自己的每一篇習作,反復地去修改,使自己的文章盡可能的完美。
2.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能獨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結合所學語文知識,多寫多改,養(yǎng)成切磋交流的習慣。樂于相互展示和評價寫作成果。”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而作為寫作訓練重要一環(huán)的作文評改主角也應該是學生,評改中主要的活動要在學生自身內部和學生之間進行的,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自評反思,學生之間進行互評,文字交流。一方面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和促進反思;另一方面使評價成為多個主體共同積極參與的交互活動。教師在開頭引導學生對題目進行解讀,在評改過程中扮演組織者的角色,在后期對評改進行檢查和指導,對學生的整個評改過程進行引導,教師評價的權威是削弱了,但學生的自我評價意識增強了,審美鑒賞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創(chuàng)設作文的交流空間
隨著新課程的深入,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得到許多老師的認可。作文批改也不該一味強調老師改,也應該倡導一種自主合作的批改方式。的確,如果在評改這一環(huán)節(jié)上缺少了學生的參與,作文水平的提高便成了空話。文章只有在不斷的修改中才能得以完善,作文水平也應在不斷的修改中得以提高。學生參加作文批改本身就是一種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式。教師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學生之間的交流空間,讓學生能就作文中的思考、感悟等進行心靈的對話,在思想的碰撞交流中合作學習。“評價重在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在評改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要接觸并評價幾篇作文,鑒賞各類文代表作?!案褂性姇鴼庾匀A”,讓學生對不同角度的作文進行思考和評價,這種思想與思想的交換,可以增長學生的見識,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4.運用“評價主體多元化”作文評改方式
“評價主體多元化”是當前評價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化要求,采用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評價方法”。作文評改不能由教師來充當唯一的角色,作文的評價也不能僅靠一個分數和簡單的評語來承擔,教師要轉變觀念,引入自評和生生互評的評價方法,多點開花,挖掘學生思想的閃光點,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思維能力靈感,通過引導,讓學生多角度地去思考、評改自己及他人的文章。從文章的脈絡結構上把握中心思想,看題目、看句子、看層次、看段落;再次,從文章的寫作手法上著眼,對文章的遣詞造句、布局謀篇、修辭手法的運用等方面加以剖析,其中有亮點欣賞,也有缺點參考,還有別人提供的修改范例,這樣才有多層次多角度的評價,這是單一的教師評改作文做不到的。多元作文評改方式,顯然更為全面準確,評價的內容也更豐富。
5.增強學生的反思意識
作文評改的最終目的是指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提高寫作水平?!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作文的心得很多時候并不是老師傳授的,而且在作文指導中脫離實踐硬塞給學生的方法是機械的,學生并不能很好地去領悟。只有讓學生主動地對自己、對他人的作文進行評價、反思之后得到的領悟感想,才能真正讓學生印在腦海里,更好地轉化為寫作的能力。因此,重視作文反思,增強學生反思的意識,在作文評改中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6.提供作文的展示平臺
評改后的習作,要拿出來亮亮相。教師可以安排一些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朗讀自己的習作,并對學生的習作進行適當的點評,發(fā)掘文章中的閃光點,特別是寫作水平進步最大的學生,要及時表揚,激發(fā)興趣,讓學生愛上寫作?!昂⒆邮强涑鰜淼摹?,任何一篇作文其實都蘊含著學生的心血。動員學生將自己的作文裝訂成冊,經常借助黑板報、學習園地展示學生的作文、作文中優(yōu)美的片段或精彩的語句、一段時間出一本班優(yōu)秀作文集,等等,利用多種形式來展示學生作文的成果。
另外,還可以把修改過的好作文向報紙雜志投稿,當學生看著自己的作文變成了鉛字,那種喜悅是不言而喻的,“成功是最好的老師”,勢必會讓學生認真對待每一次的寫作。
三、筆者作文評改的過程與方法借鑒
1.寫法指導
(1)師生一起解讀作文題目;
(2)教師指導作文技巧及評分標準。
2.互動評改
(1)教師教給學生常用的修改符號,以便學生在修改中運用恰當的符號。把各種常用的修改符號都寫在黑板上,并明確地教給學生使用在什么地方,怎樣用。出示葉圣陶給肖復興批改的習作范文《一幅畫像》。
(2)學生一定要細讀自己的作文,發(fā)現(xiàn)不足,馬上修改,直至文通字順,尤其要注意的是字詞的搭配、標點的應用和語句的通順,這也是作文應達到的最低要求。然后進行自評,給出分數和評語,附在文后。
(3)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交流閱讀評改同組同學作文。
大多數同學經過第一次基本修改后,就再也不會有所進展了。他們的思維會固定。這時,就需要以旁觀者的身份來聽自己的作文。同學們可利用小組自主合作學習模式互相點評作文,再邊聽邊想,思考作文的謀局布篇是否合理,舉例是否圍繞中心,主題是否明確,內容是否充實。作文的血肉就是它的內容,對于內容空洞的作文要重新充實,調整分段。作文的分段起到支撐內容的骨架作用,要分析作文有沒有清晰的層次劃分整理敘述,并在修改作文時對文章的條理性做出調整……小組成員可以共同修改,群策群力,取長補短,獲得不同的寫作靈感。
(4)學生拿回自己的作文,閱讀同學對自己作文的評價,再進行二次修改。
(5)教師收齊學生作文,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改,可詳可略,可點可面。
3.反饋總結
(1)教師選出最具代表的幾篇作文,其中有優(yōu)秀作文,也有二類,三類的典型作文,張貼在課室學習園地;
(2)全班同學利用課余時間閱讀鑒賞代表作文,可以在文后附上評改意見;
(3)教師點評作文,學生在自己作文后面寫下本次作文心得,并最后對自己作文進行反思、修改。
(4)小組推薦與全班投票結合選出代表作與優(yōu)美片斷,編入班級優(yōu)秀作文集。